在调味品行业细分赛道中,藤椒油这一曾经偏居西南一隅的品类,正以年均15%以上的增速快速崛起。近日,来自四川洪雅的幺麻子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幺麻子")正式启动北交所上市辅导,这家由赵麟、赵跃父女掌舵的家族企业,凭借其藤椒油产品占据全国35%市场份额,成为当之无愧的"隐形冠军"。其IPO进程不仅折射出区域特色产业升级路径,更揭示了调味品行业资本化的新趋势。
藤椒油作为川菜"麻味"体系的重要分支,其独特清香与柔和麻感近年来备受消费者青睐。据欧睿国际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藤椒油市场规模突破42亿元,预计2025年将达68亿元,复合增长率达12.7%。这一增长背后,是餐饮标准化与家庭消费升级的双重驱动:连锁餐饮企业为追求出餐效率与口味统一,对标准化调味品需求激增;年轻消费群体则通过藤椒油等特色调味品实现"轻烹饪"需求。
幺麻子精准把握行业风口,构建起"餐饮渠道+零售终端+电商新零售"的全渠道网络。其餐饮渠道占比达65%,与海底捞、九毛九等头部连锁品牌建立深度合作;零售终端覆盖全国30个省级行政区,进入永辉、沃尔玛等主流商超系统;电商渠道增速显著,2023年线上销售额同比增长87%。这种立体化布局使其在区域品牌全国化进程中占据先机。
根据公开披露数据,幺麻子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6.23亿元,同比增长21.3%;净利润1.08亿元,毛利率维持在38.6%的较高水平。对比同行业上市公司,其净利率(17.3%)显著高于天味食品(14.2%)和千禾味业(12.5%),展现出较强的盈利能力。
深入分析其财务结构可见三大优势:其一,现金流健康,经营性现金流净额连续三年高于净利润;其二,应收账款周转天数控制在18天以内,渠道话语权较强;其三,研发投入占比达3.2%,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已形成包含藤椒油、花椒油、木姜油在内的20余个SKU的产品矩阵。这些指标共同构成其冲击资本市场的坚实基础。
选择北交所而非主板或创业板,幺麻子的决策蕴含多重战略意图。从估值逻辑看,北交所对"专精特新"企业给予更高溢价,其调味品细分领域龙头属性符合政策导向;从融资效率看,北交所审核周期较创业板缩短约4个月,且再融资制度更为灵活;从股东结构看,公司现有股东包含洪泰基金、天图投资等知名机构,北交所更适配其产业资本与财务投资者的组合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幺麻子实控人赵麟家族持有公司68.7%股份,上市后需平衡股权集中与治理规范的关系。其招股书披露的"特别表决权安排"显示,赵麟将通过A类股份享有每股10票表决权,这种"同股不同权"结构在保障家族控制权的同时,也对公司治理透明度提出更高要求。
幺麻子的IPO进程为调味品行业提供重要范本:其一,深耕细分赛道构建壁垒,通过工艺标准化(如低温萃取技术)和供应链整合(自建1.2万亩藤椒种植基地)形成竞争护城河;其二,把握渠道变革机遇,在餐饮端建立B端服务能力,在零售端强化品牌认知,在电商端打造爆款单品;其三,善用资本工具,通过股权融资加速产能扩张(拟募资3.5亿元用于年产2万吨藤椒油项目),同时保持财务稳健性。
当前,调味品行业正经历结构性变革,海天味业等龙头加速品类扩张,新锐品牌通过DTC模式抢占心智,区域品牌面临"不上则下"的严峻挑战。幺麻子的案例表明,通过精准定位、渠道深耕与资本运作的三重驱动,区域特色企业完全能够突破地域限制,在资本市场实现价值重估。
对于有意探索资本路径的企业而言,系统掌握IPO实务知识至关重要。企业资本运作与IPO上市实务研修班(点击了解课程详情)汇聚监管机构专家、投行保荐人、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等实战派导师,深度解析注册制改革、财务规范、估值建模等核心模块,助力企业科学规划上市路径,提升资本运作效能。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基于公开资料整理,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