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新”启航,乘“势”而来。
随着资本市场改革的全面深化,资本市场长期向好的底层逻辑将更加稳固,而注册制的推行也标志着我国资本市场正在迈向更加开放、透明和市场化的新时代。
2024年11月22-24日,由北京上市培育培训基地服务中心主办的注册制下企业北交所上市新策略与实务研学营圆满举行,40余名企业家和中高管精英人士齐聚北京,为自我的提升与企业的未来发展,心怀梦想,携手共赴。在三天两夜的行程中,学员们通过对北京证券交易所、北交所“工程投资管控第一股”青矩技术和北京上市培育·培训基地的实地参访与交流学习,更进一步的对企业上市政策、企业新质生产力创新转型、企业资本运作实践操作等方面有了更加深刻的体悟,拓展了思维边界,收获了多渠道信息与知识,对企业上市流程与关键问题也“看得更清、摸得更透”。
研学营第一天:走进北交所&探访上市企业
企业上市是企业从私有化走向公众化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是企业迈向成熟的标志,也是企业家自我的一种“蜕变”。开营第一天,学员们走进位于北京核心金融区的“北京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北交所”)和北交所“工程投资管控第一股”的青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进行参访研学,详细了解了北交所相关上市路径、发行上市条件以及审核流程和规则、日常监管要求等制度特色,触摸和学习到了“上市”的硬核知识。在已上市企业青矩技术公司的参访中,学员们通过企业专业人士的分享,更进一步深度的了解了北交所上市的准入机制、政策详情和企业准备,收获了满满的一手经验和上市知识,对于自己企业未来的上市之路更加有了信心,对上市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有了切实、客观的“科学认识”。
参访,研学,让学员们真正走进了“上市”的节奏,对企业的未来充满了期待,但也对企业当下的问题存在“焦虑与困惑”。晚上,企业家们带着解决问题的心情,继续参加了由北京上市培育培训基地服务中心副主任于明老师主讲的—《注册制下的IPO实务》。于明老师从全面注册制改革、多层次资本市场和股票发行制度等方面做了全面介绍,给大家打下一个坚实的上市知识库,而后进一步详细讲解了IPO审核,发行,上市环节的的操作要点,让同学们从实践到理论,理论应用于实践,有了一个全面的认识。
研学营第二天:乘大势·开新局——《开营典礼》
本期研学营开营典礼上,北京上市培育培训基地指导单位北京市房山区发改委领导、基地的依托单位北京金融安全产业园领导以及知名企业代表、科研院所专家教授共同出席此次开营仪式。庄严肃穆的国歌声为本期开营典礼拉开了序幕,也为各位同学此次的研学之旅,打开了第二篇章——新质生产力专题。
面对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蓬勃发展,企业以“创新”为动力,以“资本”为纽带,不断突破传统边界,探索可持续发展的全新模式,而在新质生产力的强劲驱动下,传统企业正迎来创新转型的黄金机遇。学员们第二天的研学之旅,首先在北京金融安全产业园产业发展中心副总经理宋旭的带领下,进行了园区参访。通过实地的观看和现场交流,学员们对基地的发展定位、功能布局以及在支持中小企业投融资上市方面的实际策略有了更全面的认知和深刻的体会,这为后续的课程学习奠定了实务基础,打开了更广阔的思维视野。
随后,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技术经济研究室副主任朱承亮老师,为学员们继续讲述了《发展新质生产力,提高国际竞争力》的课程,为全体学员带来了一场极具深度与启发性的学术盛宴。通过理论视角,深化了学员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全面理解,尤其是在企业从“技术追赶”转向“技术引领”、从传统竞争优势迈向新质生产力优势的路径选择上,收获了深刻的启发和思维的拓展,为学员今后在实践中实现技术转型与创新驱动提供了具体参考。
知识不停歇,学习在继续。上午的课程结束后,下午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研究员胡洁老师进一步为学员们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多层次资本市场与科技企业多渠道融资》,以深刻的洞见和务实的分析,为学员们解锁了科技企业与资本市场的深度协同关系,激发了对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的全新思考,以全面且高度的视角为大家打开了一扇洞察资本市场与科技创新深度融合的理论窗口,这让学员们在掌握了融资理论框架的基础上,更明确了企业在实际运营中选择资本支持路径的具体指导。
此次研学营不仅仅是理论知识的传授,更是一场思维的碰撞与创新的激发。夜幕降临,研学营第二天的学习虽然暂告一段落,但思维的激荡并未停歇。以“科技·资本·发展”为主题的圆桌对话在浓厚的学术氛围中正式开启,特别邀请到了国内重点院校、科研院所专家教授和企业代表作为对话嘉宾,一起头脑风暴、自由交流,各抒己见,碰撞交流与学习……
“半导体企业的创新有哪些可采取的策略?”“新经济形势下的医药行业该如何进行可持续发展?”“国内产业链价值链方面有哪些比较明显的特点?”…… 现场气氛热烈而充满张力,每位学员带着白天课程中的思考和自身实践中的问题,踊跃参与到对话中。从融资难题到技术创新,从资本市场规则到企业国际化发展,问题多种多样但都得到了专家教授们具有前瞻性、科学性的详细分析与解答,老师的专业与严谨,学员们的专注与热情,为这场对话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研学营第三天:资本运营的实践落地
初冬时节,学员们恰似逐梦的飞鸟,踏入暖光融融的教室,开启本期研学营第三阶段的课程学习。经过前两天的实地参访与交流学习,学员们初步构建了企业上市中关键节点的理论知识体系,但在资本市场加速发展的背景下,企业还面临着创新转型与规范发展的双重挑战。本阶段课程学习通过对资本运作核心逻辑的深入探讨,从财务管理到法务合规,全方位帮助学员掌握企业对接资本市场的关键要领。
中金公司投资银行部高级经理刘临珂老师分享了《北交所上市之路及财务核心要点》,从“827”新政、“深改19条”、“315”新政、新“国九条”政策新变化作为切入点,剖析了我国政策变化对市场的深远影响;通过对北交所上市及在审企业财务情况及市值概览分析,展现了北交所在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中的独特定位和战略意义。这使学员深刻认识到在当下的经济格局中,利用资本市场实现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刘临珂老师通过进一步讲解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的核心成功要素以及上市过程中的财务关注问题,进一步强化了学员对上市财务审核核心要求的理解,帮助学员们在战略规划和具体操作上得到了系统化提升,为实现资本化目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作为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和培育“专精特新”企业摇篮的北交所,在各项利好政策推动下,不断发展壮大,形成良性循环。保荐代表人、注册会计师张国军老师围绕《企业资本市场运作》为主题,紧扣当前全面注册制改革的大背景,结合境内A股资本市场的最新动态,阐明了各板块的政策导向及规则要点,使学员明确了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如何精准匹配资本市场需求。
企业成功完成IPO上市,仅有财务与运营层面的规划远远不够,法律合规问题更是至关重要的决定因素。在资本市场日益规范化与透明化的背景下,如何有效识别并解决潜在的法律风险,直接关系到上市进程的顺利推进。为此,保荐代表人兼律师王志国老师以其丰富的实战经验,为大家带来了《北交所等上市法务解读》分享,阐述了企业在上市过程中可能会面临的实际控制权的认定问题、经营稳定性与独立性、同业竞争与关联交易以及重大违法行为等核心法律事项,并分享了如何通过提前筹划和完善内控体系有效规避这些潜在风险,让学员对企业上市法务有了更全面的认知,启发了大家从法律的视角去重新审视企业内部治理和运营细节。
随着夜幕的降临,研学营第三阶段的课程也顺利完成,由北京上市培育培训基地服务中心主办的2024年11月班《注册制下企业北交所上市新策略与实务研学营》至此圆满收官。
课堂上激荡的思想火花与师生间热烈的探讨,凝聚的是智慧的碰撞,传递的是行稳致远的希冀。本期研学营以其系统严谨且充实的课程安排、深度与广度兼具的专业内容,高度互动的学习氛围,
循序渐进、科学系统的帮助各位学员精准获取了企业在注册制改革浪潮下,企业发展与上市的核心答案,赢得了全体学员的高度认可和一致好评。
一堂知识的赋能,一场思维的启迪,一次格局的升华,希望各位企业家和中高管精英人士带着这份收获在资本市场的实践发展中更加笃定方向、明确路径、所愿皆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