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经济崛起:通用航空 ETF 的投资价值与产业机遇


低空经济正成为战略新兴产业与新质生产力版图中的关键一极。作为与半导体、机器人并称的 “新质三剑客”,低空经济近年来在顶层政策定调、地方试点推进、技术突破等多重因素驱动下,完成了从概念探索到产业落地的跨越,步入从 0 到 1 的爆发期。2025 年 7 月 23 日至 26 日,上海国际低空经济博览会汇聚全球近 300 家头部企业,集中展示 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无人机等技术突破,期间 eVTOL 龙头企业接连斩获大额订单,彰显出产业端与资本端对低空经济的高度信心。在这一背景下,首只跟踪中证通用航空指数的通用航空 ETF 南方(159283)于 7 月 30 日正式发售,为投资者捕捉产业红利提供了重要工具。

产业定义与市场潜力:万亿级赛道的崛起

低空经济通常指在距地平面垂直距离 1000 米以下(特殊场景可扩展至 3000 米)的空域内,以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航空器的飞行活动为核心,辐射带动相关领域融合发展的综合性经济形态。其产品涵盖无人机、eVTOL、直升机、传统固定翼飞机等,应用场景贯穿居民消费与工业服务两大领域 —— 从低空旅游、航空运动等消费场景,到物流运输、农林植保、应急救援等工业场景,形成了多元化的需求矩阵。

中国民航局的预测显示,2025 年我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将达到 1.5 万亿元,2035 年更有望突破 3.5 万亿元,增长空间显著。这种增长动力来自供需两端的双重驱动:政策层面,国家及地方密集出台支持政策,从空域管理、基础设施建设到应用场景试点,构建了完善的制度保障;市场层面,消费升级与产业转型催生了对低空服务的旺盛需求,例如无人机物流在偏远地区的高效配送、eVTOL 在城市短途通勤中的潜力,均为产业发展提供了现实支撑。

从产业演进节奏看,低空经济的成长速度快于传统新兴产业。业内分析指出,其顶层政策框架与新能源汽车产业类似,但从概念提出到试点示范的周期更短:新能源汽车相关业态从概念到试点耗时约 6 年,而低空经济自 2021 年国家规划首次提出,至 2025 年 eVTOL、无人机等业态进入试点阶段仅用 3 年,显示出技术迭代与政策推动的协同效应。

产业链结构与核心环节:聚焦 “谁来飞、哪里飞、怎么飞”

低空经济产业链具有长链条、广辐射、强带动的特征,涵盖上游核心零部件及支持系统、中游装备制造及配套服务、下游多业态应用三大环节。其中,核心环节可概括为 “谁来飞”(低空航空器制造)、“哪里飞”(基础设施建设)、“怎么飞”(低空应用与运营),这三大领域构成了产业发展的支柱。

中证通用航空指数的编制方案精准契合这一产业链逻辑,优选通航飞行器制造、通航基础设施、通航应用等核心环节标的,次选航空材料、通航运营保障等配套领域,反映通用航空主题上市公司的整体表现。截至 2025 年 7 月 20 日,该指数成分股中,空管及应用个股 15 只(占比 34.1%)、核心部件个股 12 只(21.7%)、整机制造和基础设施各 8 只(分别占 23.6% 和 12.3%)、通航材料个股 6 只(5.6%)、运营保障个股 1 只(2.6%),形成了对产业链各关键环节的全面覆盖。

与国证通用航空指数相比,中证通用航空指数的差异化优势在于 “纯粹性”。当前由于通航主题样本有限,两指数差异尚不显著,但随着产业发展和上市公司数量增多,中证指数将按规则剔除产业链相关性较低的公司,长期看更能反映低空经济的核心发展脉络。这种聚焦性使其能够更精准地捕捉产业链各环节的演进红利,尤其是在飞行器制造、基础设施等政策优先支持的领域。

军工技术转化:高附加值环节的核心支撑

中证通用航空指数的另一显著特征是高军工占比,其成分股中国防军工行业占比达 73.1%,远高于国证通用航空指数的 52.8%,计算机(8.4%)、通信(6.4%)等科技行业紧随其后。这种行业分布并非偶然,而是由低空经济的技术属性决定 —— 军工技术的民用转化,为低空经济高附加值环节提供了核心支撑。

军工企业在低空经济领域具备天然优势:北斗高精度导航、高性能复合材料、动力系统、智能集群控制等成熟军工技术,经民用适配改造后,可直接应用于低空物流无人机的跨域协同、载人 eVTOL 的安全设计、低空智联网的全域管控等场景。例如,军工领域的可靠性设计标准应用于 eVTOL,可显著提升其飞行安全系数;航天材料技术的转化,则能降低航空器重量、提升续航能力。这种 “军工技术民用化” 的路径,既延续了国防科技的高可靠性,又通过场景创新释放了更大的商业价值,为相关企业开辟了第二增长曲线。

从产业实践看,深圳的发展案例颇具代表性。截至 2025 年 6 月底,深圳低空经济产业规上企业增加值达 213.8 亿元,同比增长 26.4%,链上企业超 1900 家;累计建成低空起降点 875 个、5G-A 通信基站 7340 个、5G-A 通感基站 147 座,无人机物流航线增至 301 条。这种基础设施与产业生态的协同发展,离不开军工技术转化企业的深度参与,印证了军工技术在低空经济中的核心地位。

市场表现与投资逻辑:政策驱动下的板块机遇

复盘 2024 年以来的低空经济板块表现,行情呈现出明显的政策驱动特征,并逐步从题材炒作过渡为板块性机会。2024 年 3 月,低空经济首次被写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板块行情启动;4 月各地集中发布产业政策,发改委明确发展基础具备,板块止跌回升;7 月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再次提及发展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行情企稳;9 月政策密集出台,板块大幅上涨。2025 年上半年,受中美关税、地缘政治等因素影响,板块宽幅波动,但整体维持高位,反映出市场对其长期价值的认可。

从指数表现看,截至 2025 年 6 月 30 日,中证通用航空指数自 2021 年以来累计上涨 6.53%,相对沪深 300 指数跑赢 31.00%,相对中证军工指数跑赢 16.87%,相对国证通用航空指数跑赢 4.17%。同时,指数年化波动率达 31.2%,高于沪深 300 指数的 18.4%,与同类成长型指数相当,符合低空经济处于 0-1 阶段的风险偏好特征。

当前,随着外部宏观压力阶段性缓释,市场风险偏好回升,成长板块弹性凸显。机构人士认为,低空经济作为政策强相关的新质方向,将持续受到国家及地方支持,配套政策体系逐步完善,整机厂商、低空基建等环节有望率先受益。由于行业仍处于发展初期,业绩尚未全面释放,且个股波动较大,借道指数化投资成为分散风险、捕捉板块机会的优选策略 —— 通用航空 ETF 通过覆盖产业链优质标的,能够有效分享产业增长红利。

在低空经济的产业创新与资本运作过程中,把握政策导向与投资逻辑至关重要。相关的实战经验与策略解析,可参考低空经济产业创新与资本运作高级研修班https://www.bjs.org.cn/cc/16516/1228.html)的专业课程。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基于公开资料整理,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