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与格力董明珠持续多年的行业交锋后,宁波富豪郑坚江即将迎来其商业版图中的第三个 IPO。由他掌舵的奥克斯电气,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已成为全球知名空调企业,不仅在 39 个月内实现超 5100 万台空调的销量,近日更正式向港股发起冲击。这位仅拥有初中学历、从汽修工起步的创业者,在连续创业近 40 年后,打造出庞大的奥克斯集团,个人财富达 200 亿元,其商业历程堪称传奇。
从负债小厂到跨国集团:郑坚江的创业进阶之路
1961 年,郑坚江出生于浙江宁波的一个贫困家庭,初中毕业后便踏入社会,先后从事过养鸡、种草、五金加工、汽车修理等多种工作。1986 年,他承包了负债 20 万元、设施破旧的龙观乡钟表零件厂,由此开启创业生涯。面对资金困境,他用一周时间说服信用社主任,获得 2000 元银行贷款,为工厂运转争取到关键启动资金。
凭借灵活的经营思路,郑坚江从零部件加工切入市场,先后涉足录音机、电视机拉杆天线、电表罩壳等产品领域。1991 年,他创办宁波三星仪表厂,进军电能表市场,仅用两年时间就将企业打造成中国电能表行业的头部玩家。1994 年,预判到空调将从奢侈品走向大众消费,郑坚江推出 “奥克斯” 品牌,正式进入空调领域,为日后的产业版图奠定基础。
2001 年,奥克斯喊出 “免检是爹,平价是娘” 的口号,发动大规模 “低价战”,迅速获得市场认可,赢得 “价格屠夫” 称号,一跃成为空调行业头部企业。此后,郑坚江推动奥克斯走上多元化发展道路,业务延伸至地产、医疗、投资、汽车等领域。期间虽经历挫折 —— 如布局汽车产业因未获牌照损失上亿元,但他将这些经历视为 “宝贵财富”,认为 “历练了捕鱼的本领”。
截至目前,奥克斯集团已拥有两家上市公司:2011 年在 A 股上市的三星医疗,以及 2015 年收购后更名为奥克斯国际的香港夜店第一股 MAGNUM ENT。早在 2015 年,郑坚江便提出 “未来 5 年至少拥有 3 到 5 家上市公司” 的目标,如今奥克斯电气冲刺港股,将使其距离这一目标更近一步。
行业交锋与技术沉淀:奥克斯与格力的十余年博弈
在郑坚江的商业历程中,与格力及其掌舵人董明珠的竞争尤为引人注目,双方的交锋已持续十余年。2013 年,董明珠公开指责奥克斯挖走格力人才,揭开了双方长期博弈的序幕。2015 年,格力以侵犯新型实用专利为由将奥克斯诉至法庭,此后双方围绕专利问题多次对簿公堂。
2019 年,竞争从法庭延伸至舆论场:格力公开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局举报奥克斯生产的空调不合格,奥克斯则回应称对方系不正当竞争,已向公安机关报案并提起诉讼。据媒体统计,2017 年至 2023 年 4 月,格力共 27 次起诉奥克斯专利侵权并全部胜诉;奥克斯虽多次反诉,但效果未达预期。
招股书显示,奥克斯在历史知识产权案件中,虽通过非侵权裁决或反诉宣告原告专利无效等方式抗辩部分案件,但仍有若干案件被法院认定侵权,累计支付赔偿金约 1.16 亿元。2025 年 4 月,法院一审判决奥克斯等需向格力赔偿 330 万元,目前奥克斯已提起上诉,双方的诉讼战仍在持续。
持续的纠纷促使奥克斯加强技术研发与知识产权保护。2022 年以来的 39 个月内,其累计投入研发资金超 18 亿元,在宁波、珠海和日本设立三大研发中心,目前拥有注册专利超 12000 项,其中发明专利超 2800 项。在将空调业务重组至奥克斯电气过程中,公司更新部分产品设计以避免侵权,并全面改进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奥克斯电气表示,能否在全球范围内有效获得及行使知识产权,直接关系到其竞争优势的维持。
业绩与市场地位:全球第五的空调巨头
经过多年发展,奥克斯电气已形成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其产品覆盖家用空调和中央空调,远销 150 多个国家和地区,广泛应用于家庭住宅、办公楼宇等场景。2022 年至 2025 年 3 月的 39 个月内,累计销量超 5100 万台,其中 2024 年家用空调销量超 1710 万台、中央空调超 160 万台。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按 2024 年销量计算,奥克斯电气在全球空调市场排名第五,市场份额达 7.1%;在中国大众市场(每台价格低于 2500 元)家用空调领域,其以 25.7% 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一。
业绩方面,奥克斯电气表现稳健增长:2022 年至 2024 年,收入分别约为 195.28 亿元、248.32 亿元、297.59 亿元,净利润分别约为 14.42 亿元、24.87 亿元、29.1 亿元;2025 年前三个月,收入和净利润分别约为 93.52 亿元和 9.25 亿元。业绩记录期内,公司累计派发股息约 37.94 亿元,郑坚江家族获得超 36 亿元分红,截至 2025 年 3 月,公司现金储备超 31 亿元。
当前,全球空调行业参与者超 100 家,美的、格力、海尔、小米等企业竞争激烈,奥克斯电气面临不小的市场压力。在此背景下,其选择冲刺港股,既是对自身业绩的信心体现,也是进一步完善资本布局、提升全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对于希望在资本运作与并购领域持续深耕的企业而言,系统的理论与实践指导至关重要。相关企业可关注 **资本运作与并购企业家高级研修班**,提升资本战略规划与执行能力,在复杂的市场竞争中把握机遇。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基于公开资料整理,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