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交所官网信息显示,上海巴兰仕汽车检测设备股份有限公司(下称 “巴兰仕”)的北交所 IPO 审核状态已于近日更新为 “注册生效”。此次 IPO,巴兰仕计划募集资金 3 亿元,拟投向汽车维修保养设备智能化改造及扩产项目、举升设备智能化工厂项目以及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旨在通过资本注入推动业务升级。然而,深入剖析其招股书及相关公开信息可见,公司在迈向资本市场的进程中,仍面临着外销结构依赖、应收账款高企、研发能力不足及专利纠纷等多重风险挑战,这些问题对其未来的持续经营与市场竞争力构成了潜在制约。
根据招股书披露,巴兰仕专注于汽车维修、检测、保养设备的研发、生产与销售,核心产品包括举升机、拆胎机、平衡机及养护类设备。2022 年至 2024 年,上述四类产品的销售收入合计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分别为 92.41%、91.66% 和 90.89%,构成公司营收的绝对主力。尽管主营业务聚焦度较高,但公司业绩并非一帆风顺。2022 年,巴兰仕主营业务收入同比下降 13.23%,公司将其归因于下游市场需求萎缩导致客户订单减少,叠加当年上海工厂临时停工及港口出口受阻等外部因素。
从具体产品表现看,2022 年拆胎机、平衡机、养护类设备的销售收入分别较上年减少 5409.70 万元、2983.27 万元和 1359.89 万元,销量则分别下降 12677 套、11284 套和 16953 套,销量与收入的同步下滑反映出市场需求波动对公司业务的直接冲击。
业务模式层面,巴兰仕对境外市场存在高度依赖。2022 年至 2024 年,公司外销收入占比分别为 75.91%、74.06%、75.59%,长期维持在七成以上,收入主要分布于欧洲、南美洲、亚洲等地区。这种市场结构使其易受全球贸易环境变化的影响,公司亦在招股书中提示,若未来美国或其他地区贸易政策收紧、加征高额关税,可能导致其产品海外需求下降。
更值得关注的是,公司外销以贴牌模式为主,境外客户多为当地品牌商。在此模式下,公司无法直接面向终端用户建立品牌认知,仅承担生产加工环节,附加值较低。财务数据显示,2022 年至 2024 年,巴兰仕综合毛利率分别为 23.62%、27.04% 和 28.55%,而同期同行业可比公司均值为 26.30%、30.63%、33.73%,显著低于行业水平,印证了贴牌模式下利润空间被压缩的现状。此外,若主要贴牌客户因经营不善、需求变化或转向竞争对手减少合作,公司业绩将面临直接波动风险。
随着经营规模扩张,巴兰仕的应收账款问题逐渐凸显。2021 年至 2024 年,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余额分别为 5085.69 万元、5004.87 万元、5743.06 万元、1.13 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从 6.84% 升至 10.70%;应收账款周转率则呈现波动下降趋势,从 20.42 次 / 年降至 13.06 次 / 年,反映出资金回笼效率的弱化。
尤为突出的是,2024 年末应收账款账面余额较上年激增 96.91%,公司解释为 “销售收入较高导致期末应收账款较大”。但数据显示,2024 年公司营收 10.57 亿元,同比增长 33%,远低于应收账款增幅,二者增速的不匹配暗示应收账款增长并非单纯由营收扩张驱动,可能与信用政策放宽、回款周期延长等因素相关。
业内普遍认为,应收账款的异常增长将加剧资金占用,导致公司现金流紧张,削弱其日常运营与投资能力。同时,坏账风险与管理成本的上升可能侵蚀利润质量,长期或对财务健康及信用评级造成负面影响。财务数据显示,2024 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1.05 亿元,同比下降 37.87%;货币资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同比下降 18.80% 至 1.90 亿元,流动性承压态势已然显现。
在技术驱动的制造业领域,研发投入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支撑,而巴兰仕的研发表现持续落后于同行。2022 年至 2024 年,公司研发费用分别为 2347.79 万元、2844.81 万元和 3582.7 万元,研发费用率仅为 3.65%、3.58% 和 3.39%,均未超过 4%;而同期同行业可比公司研发费用率均值为 8.98%、8.05%、5.79%,显著高于巴兰仕,反映出公司在技术创新上的投入不足。
专利储备方面,截至 2024 年末,巴兰仕拥有境内外专利 226 项,其中发明专利 20 项。值得注意的是,19 项专利为继受取得(含 5 项发明专利),占发明专利总数的四分之一,自主研发能力的薄弱可见一斑。
更为严峻的是,公司深陷专利侵权纠纷。截至 2025 年 6 月 13 日,巴兰仕面临营口大力汽保设备科技有限公司及奈克希文股份公司的起诉,涉诉产品为免撬棍拆胎钩及拆胎机(2024 年相关收入合计 1314 万元),原告索赔金额共计 2493 万元。若法院判定侵权成立,公司不仅需支付赔偿,还可能面临涉诉产品禁售的风险,对业务连续性造成直接冲击。
巴兰仕在 IPO 进程中暴露的系列问题,折射出企业在资本运作、风险管控及长期战略规划上的挑战。对于拟上市或正处于资本运作关键阶段的企业而言,如何构建健康的业务结构、优化财务状况、提升核心竞争力,是成功登陆资本市场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命题。相关企业可关注企业资本运作与 IPO 上市实务研修班(https://www.bjs.org.cn/cc/16514/703.html),系统学习资本运作策略与 IPO 实操要点,为企业资本化之路奠定坚实基础。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基于公开资料整理,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