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证监会网站发布的关于 Aux Electric CO.,Ltd.(奥克斯电气有限公司)境外发行上市备案通知书,标志着奥克斯距离香港交易所上市又近一步。根据港交所上市规则,企业需在聆讯审批日期至少 4 个营业日之前提交 “备案通知书”,这意味着奥克斯已满足香港上市聆讯的前置要求,最快将在近期进入聆讯环节。这是奥克斯在 2025 年内第二次向港交所发起冲击,其首次递交的上市申请于今年 1 月 15 日提交,6 个月后因未通过而失效,7 月 16 日公司再度递交申请,计划发行不超过 5.175 亿股境外上市普通股,募集资金主要用于全球研发、智能制造体系及供应链管理升级,以及销售及经销渠道拓展等。
低价策略奠定市场地位,业绩增长依赖海外扩张
奥克斯成立于 1994 年,是一家专注于家用和中央空调设计、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的专业化空调提供商,业务覆盖 150 多个国家和地区。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2024 年按销量计算,该公司已成为全球第五大空调提供商,市场份额达 7.1%。这一市场地位的取得,与其长期坚持的 “低价策略” 密不可分。
上世纪 90 年代,国内空调市场被美的、格力等国产品牌及部分欧美品牌占据,空调在普通消费者眼中仍属奢侈品。1994 年,创始人郑坚江瞄准空调行业更高的利润空间,成立奥克斯电器,为打开市场,果断采取 “价格战” 策略。2002 年,郑坚江公布《空调成本白皮书》,披露 1.5 匹空调成本为 1748 元,而当时市场同类产品售价普遍在 2500 至 3000 元,随后将 40 多款空调降价 30%,主张 “合理定价”,由此获得 “价格屠夫” 称号。尽管这一策略引发行业不满,却成功帮助奥克斯打开市场,奠定了其在中低端市场的地位。
从业绩数据来看,奥克斯近年来保持增长态势。2022 年至 2024 年及 2025 年一季度,营收分别为 195.28 亿元、248.32 亿元、297.59 亿元、93.52 亿元;经调整净利分别为 14.49 亿元、25.11 亿元、29.35 亿元(2025 年一季度未单独披露)。不过,与行业龙头相比仍有明显差距,格力电器 2022-2024 年收入分别为 1902 亿元、2050 亿元、1900 亿元,美的集团同期收入分别为 3457 亿元、3737 亿元、4072 亿元,奥克斯的规模尚不足龙头企业的五分之一。
家用空调是奥克斯最主要的收入来源,过去三年销量分别为 1020 万台、1400 万台、1710 万台。值得关注的是,海外市场成为其增长引擎,2022 年至 2024 年及 2025 年一季度,海外销售收入分别为 83.86 亿元、104.12 亿元、146.81 亿元、53.36 亿元,占总收入比例分别为 42.9%、41.9%、49.3%、57.1%,已贡献近半收入,成为支撑业绩增长的核心动力。
家族控股与分红争议:高负债下的资本运作谜题
奥克斯的股权结构呈现出典型的家族控股特征。IPO 前,64 岁的郑坚江通过 Ze Hui、China Prosper 及奥克斯控股控制公司约 96.36% 的投票权,直接和间接持有 85% 股权;其弟弟郑江持股 10%,妻子的兄弟何锡万持股 5%,家族合计持股 100%,这种高度集中的股权结构确保了创始人对企业的绝对掌控,但也可能引发市场对治理结构合理性的关注。
与家族控股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公司的财务状况。2022 年至 2024 年及 2025 年一季度,奥克斯资产负债率分别高达 88.3%、78.8%、84.1% 和 82.5%,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格力同期资产负债率约 60%,美的约 65%)。同期流动负债分别为 31.9 亿元、20.29 亿元、24.70 亿元及 7.9 亿元,短期偿债压力显著。
在此背景下,奥克斯在上市前的大额分红引发市场争议。2024 年,公司使用现金及银行结余向股东宣派一次性股息 37.94 亿元,占 2022 年至 2024 年净利润总和(68.95 亿元)的 55%。由于家族 100% 持股,这笔分红几乎全部流入郑坚江家族口袋。分红后,公司账面现金从 51.03 亿元降至 29.08 亿元,资金实力进一步削弱。
市场对这一操作的质疑集中在两点:一是高负债下分红是否合理,是否会影响企业运营资金的稳定性;二是分红与 IPO 募资的时间衔接,公司在分红后不久启动 IPO,募集资金用于研发、供应链升级等,这种 “先分红后融资” 的模式可能被解读为家族通过资本市场套现,而非将利润用于企业再发展。
二次冲击 IPO 的挑战:行业竞争与市场信任
奥克斯二次赴港 IPO 面临的挑战不仅来自内部财务结构,还包括外部行业竞争与市场信任度问题。
在行业竞争层面,奥克斯长期与格力存在 “空调大战”。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曾多次公开指责奥克斯,一方面认为其低价策略牺牲产品质量,损害消费者权益并扰乱市场秩序;另一方面指控奥克斯不正当获取格力专利技术,侵犯商业机密。截至目前,双方仍有一项关于压缩机专利的诉讼未了,这类纠纷可能影响投资者对奥克斯知识产权合规性的判断。
从市场定位来看,奥克斯依赖低价策略占据中低端市场,这一模式在原材料价格波动时面临较大成本压力,且难以支撑高研发投入,导致其在高端市场的竞争力薄弱。相比之下,格力、美的通过技术研发和品牌建设,在高端市场占据优势,毛利率显著高于奥克斯,这种差距可能影响投资者对其长期盈利能力的预期。
此外,首次 IPO 申请失效的原因虽未公开,但港交所对企业财务稳健性、治理结构、关联交易等方面的严格审核,可能是重要因素。二次申请中,公司需向市场清晰解释高负债的合理性、分红的商业逻辑以及与格力的诉讼进展,以重建投资者信任。
尽管面临挑战,奥克斯的海外市场拓展成果为其提供了一定支撑,若能在 IPO 募资后提升研发与智能制造水平,优化产品结构,或可打开新的增长空间。
对于企业而言,在 IPO 过程中,妥善处理资本运作相关事宜至关重要。想要系统学习相关知识和实务操作,可参考企业资本运作与 IPO 上市实务研修班,助力企业顺利应对上市过程中的各类挑战。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基于公开资料整理,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