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举行的“智普惠,新金融”2024中小企业金融论坛暨普惠金融创新发展研讨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教授韩保江发表了一系列引人深思的观点,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他指出,中小企业作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地位和作用不容忽视,而严格的市场保护则是中小企业持续发展和创新的重要保障。
中小企业对我国经济的贡献堪称“56789”——超过50%的税收、60%的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就业机会以及90%以上的企业数量。这些数字不仅彰显了中小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也反映了其在创新方面的巨大潜力。国家知识产权局的数据显示,国内有效发明专利中,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明专利比例高达73.4%,进一步证明了中小企业是推动创新创造的主要力量。
那么,中小企业为何能在创新方面展现出如此强大的活力呢?韩保江教授给出了答案。一方面,中小企业在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时,由于资源和支持有限,只能依靠不断创新来求得生存。这种“背水一战”的态势,使得中小企业在创新方面更加活跃,也更加具有动力。另一方面,中小企业拥有灵活的用人机制,能够吸纳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同时,其“合伙制”或“股份合作制”的组织形式,也有利于形成“激励与约束相容”的动力机制,激发员工的创新积极性。此外,中小企业直接贴近市场,能够敏锐地捕捉到市场需求的变化,从而更容易获得创新刺激和灵感。
然而,尽管中小企业在创新方面展现出巨大的潜力,但其发展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市场准入方面的隐形障碍、不公平待遇等问题限制了中小企业的发展空间。对此,韩保江教授提出了构建对中小企业友好的市场环境的建议。他强调,要给予中小企业市场准入的自由,拆除隐形障碍,减少负面清单中的限制项目,让更多的中小企业有机会进入市场参与竞争。
在监管层面,韩保江教授建议推行柔性执法和小错轻罚的执法理念,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宽松、柔性的发展环境。同时,要构建法治化营商环境,完善法律法规体系,明确市场主体的权利和义务,为中小企业的经营活动提供明确的法律依据。此外,还要确保中小企业在劳动、资本、信息技术、知识、数据等生产要素获取方面与其他市场主体享有平等的机会。
在产权保护方面,韩保江教授指出,企业的产权保护要有力。他建议完善产权制度体系,建立高效的知识产权综合管理体制,对侵犯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和合法权益的行为进行严格监管。同时,要强化惩罚性赔偿与监管约束,设立惩罚性赔偿制度,加大对侵权行为的处罚力度,强化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的刚性约束。
韩保江教授的观点无疑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只有给予中小企业更加严格的市场保护,才能为其提供更加稳定的发展预期。而有了稳定的发展预期,中小企业才能更加专注于创新和发展,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中小企业是推动创新的主要力量,而严格的市场保护则是其持续发展的坚强后盾。让我们共同努力,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创造更加良好的市场环境,让其在创新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稳。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基于公开资料整理,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