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者” 追觅造车底气何在?

在全球汽车产业加速向电动化、智能化转型的当下,新势力不断涌入赛道。2025 年 8 月 28 日,知名科技企业追觅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正式官宣造车,计划打造全球超豪华新能源汽车品牌,其首款超豪华纯电产品对标布加迪威龙,预计 2027 年亮相。追觅科技表示,将长期投入汽车领域,目前造车项目已组建近千人团队,且团队规模仍在持续扩张。作为智能硬件领域的佼佼者,追觅此番跨界进军汽车行业,看似出人意料,实则有着深厚的底气与战略考量。这一举措不仅标志着智能硬件企业正式跨入汽车制造业,也预示着中国高端智能电动车市场即将迎来一位兼具科技基因与国际化视野的新玩家。

一、技术迁移与复用:智能硬件技术的 “降维打击”

从技术层面看,追觅的跨界具备显著的可迁移优势。其在智能硬件领域深耕多年,积累了深厚的技术实力,这些技术在汽车领域有着极高的复用价值,为其造车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石。

(一)高速数字马达技术:高性能电驱系统的技术蓝本

追觅在高速数字马达领域成果斐然,自主研发的 20 万转以上超高速马达已广泛应用于扫地机器人、智能清洁等产品线。该技术体系对电动汽车的高性能电驱系统具有重要意义。汽车的电驱系统类似于人的 “心脏”,决定着车辆的动力性能。超高速马达所涉及的大功率、高转速电机设计与管理经验,正是打造超跑级动力总成的关键。以布加迪威龙为例,其燃油发动机具备超高转速与强大功率输出,而追觅的高速数字马达技术有望在纯电领域实现类似的高性能动力输出。截至 2025 年 5 月份,追觅已获得全球授权专利 3155 件,累计申请专利 6379 件,这些专利成果中,与高速数字马达相关的技术可为电动汽车的高性能电驱系统提供技术蓝本,助力追觅在动力性能上实现突破。

(二)AI 算法与智能感知技术:赋能智能座舱与自动驾驶

在智能感知与 AI 算法方面,追觅同样成绩突出。其视觉识别、场景建模、自主路径规划等技术已在服务机器人中实现商用。在汽车领域,这些技术可无缝迁移至高级别辅助驾驶系统(ADAS)及智能座舱交互体验的研发。例如,在智能座舱中,追觅的视觉识别技术可用于实现驾驶员疲劳监测、手势控制等功能,提升人机交互体验;在自动驾驶方面,场景建模与自主路径规划技术有助于车辆更精准地感知周围环境,实现自动泊车、自适应巡航等高级驾驶辅助功能。公司迄今累计申请的专利中,约 45% 为发明专利,多覆盖传感器融合、电机控制与人机交互等电动车核心领域,为其在智能座舱与自动驾驶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

二、团队架构:“智能 + 制造” 双基因驱动

在团队构建方面,追觅汽车组建了一支涵盖研发、制造与质量控制的跨行业人才队伍,形成 “智能 + 制造” 双基因驱动的组织架构,这为其造车提供了强大的人才与组织保障。

(一)智能硬件核心研发人员:带来创新思维与技术积累

原智能硬件业务的核心研发人员,为追觅汽车团队注入了创新思维与智能硬件技术积累。他们熟悉智能硬件的研发流程与技术趋势,能够将在智能清洁设备等领域积累的经验运用到汽车的智能化研发中。在智能座舱的交互设计上,他们可以借鉴智能扫地机器人的人机交互逻辑,打造更便捷、人性化的汽车交互界面;在传感器融合技术上,他们能够将服务机器人的多传感器协同经验,应用于汽车的环境感知系统,提升传感器数据处理的准确性与效率。

(二)传统整车制造领域资深专家:保障制造专业性与成熟度

来自传统整车制造领域的资深专家,保障了追觅汽车在研发、量产及品控各环节的专业性与成熟度。汽车制造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从车身设计、底盘调校到生产工艺、质量控制,都需要丰富的经验与专业知识。这些资深专家在汽车制造的各个环节拥有深厚的专业背景,能够确保追觅汽车在制造过程中遵循汽车行业的标准与规范,提升产品的可靠性与耐久性。在车身结构设计上,他们能够运用专业知识,设计出既满足轻量化要求又具备高安全性的车身;在生产工艺上,他们可以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

三、全球化渠道与品牌认知:潜在的市场优势

追觅科技在全球市场的布局与品牌影响力,也为其造车后的市场推广与销售提供了潜在优势。

(一)全球化渠道:助力汽车业务 “出海”

目前追觅业务已覆盖全球 100 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超过 6000 家线下门店,服务家庭超 3000 万,会员数量突破 1100 万。这一成熟的全球营销网络,为追觅汽车的国际化推广提供了强大支撑。在海外市场,追觅可以借助现有的线下门店,设立汽车产品展示区,让消费者近距离体验其超豪华纯电汽车产品;通过线上渠道,追觅可以针对汽车产品开展精准营销,利用大数据分析消费者需求,推广汽车产品。特别是在欧洲与亚太市场,追觅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品牌知名度与用户基础,有望成为其超豪华纯电产品的首批重点投放区域。

(二)品牌认知:高端智能形象的延伸

在智能硬件领域,追觅定位高端,坚持价值超越价格,在多个进入的市场都迅速跻身顶端。其品牌在消费者心中树立了高端、智能的形象。这种品牌认知可以延伸到汽车领域,为其超豪华纯电汽车的品牌塑造提供助力。消费者在选择汽车时,品牌是重要的考量因素之一。追觅在智能硬件领域积累的品牌声誉,有助于吸引追求高端、智能产品的消费者关注其汽车产品,降低品牌推广成本,加快市场接受度。

四、产业生态与供应链整合:成熟体系的借力

汽车产业拥有庞大且成熟的供应链体系,追觅科技选择造车,能够充分借助这一产业生态,实现资源的高效整合。

(一)与头部供应商深度协同:保障关键技术与部件供应

追觅科技表示,将积极依托成熟的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与电池、电驱、智能驾驶等关键领域的头部供应商建立深度协同合作。在电池系统方面,与宁德时代等头部电池供应商合作,可以确保获得高性能、高安全性的电池产品,保障汽车的续航里程与电池寿命;在电驱系统上,与精进电动等企业合作,能够获取先进的电驱技术,提升汽车的动力性能;在智能驾驶芯片领域,与英伟达等企业合作,可保障智能驾驶技术的先进性与稳定性。通过与这些头部供应商的深度协同,追觅能够快速获取关键技术与部件,提升产品竞争力。

(二)降低研发与制造成本:资源聚焦技术与体验提升

通过聚焦技术创新与资源高效整合,追觅科技可实现对市场需求的快速响应和供应链体系的精准把控。成熟的供应链体系可以降低研发与制造成本,使追觅能够将核心资源集中用于突破技术瓶颈和提升产品体验。与供应商的长期合作关系可以通过规模采购降低零部件成本;成熟的供应链生产流程可以减少生产环节的浪费,降低制造成本。这样,追觅就有更多资源投入到汽车的智能化技术研发、内饰设计优化等方面,提升产品的整体体验。

五、市场机遇与战略选择:超豪华新能源赛道的潜力

当下,汽车正逐渐成为 “下一代超级智能终端”,是电动化、智能化和数字化技术整合的关键载体,也是科技企业实现生态跨越的战略高地。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5 年上半年,汽车产销分别完成 1562.1 万辆和 1565.3 万辆,同比分别增长 12.5% 和 11.4%,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在这样的行业背景下,追觅科技选择以超豪华新能源车型切入市场,有着深刻的战略考量。

(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 “哑铃型” 消费结构:高端市场潜力大

统计数据显示,2025 年 1-7 月,新能源汽车销量达 822 万辆,同比增长 38.5%,预计全年销量突破 1610 万辆,渗透率超 50%。消费结构呈现 “哑铃型” 特征,高端市场增长潜力旺盛。随着消费者对环保、科技的关注度提升,以及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新能源汽车的高端市场需求逐渐释放。特斯拉的 Model S、保时捷的 Taycan 等车型在高端新能源汽车市场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证明了高端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潜力。追觅科技凭借自身的技术实力与品牌定位,有望在高端新能源汽车市场分得一杯羹。

(二)中国新能源汽车出海浪潮:全球化布局的契机

中国新能源汽车凭借技术与成本优势加速出海,欧洲、东南亚、拉美为主要市场。追觅科技本身具有全球化渠道与品牌认知优势,在新能源汽车出海浪潮下,其超豪华纯电汽车产品可以借助这一趋势,快速进入海外市场。在欧洲市场,追觅可以凭借其智能化技术与高端品牌形象,与当地传统豪华汽车品牌竞争;在东南亚市场,追觅可以利用其性价比优势,开拓新兴市场。这为追觅科技的全球化布局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尽管追觅科技在技术、团队、渠道、产业生态及市场机遇等方面具备诸多造车底气,但汽车行业是一个长周期、重投入、慢回报且竞争激烈的行业,超豪华车对安全、耐久的要求远高于家电,且品牌认知跨越难度大,追觅科技造车的商业化逻辑能否跑通仍待时间验证。不过,若追觅能成功将智能硬件领域积累的技术、供应链与全球运营经验有效复用于造车,并妥善应对车辆安全、耐久性验证与超高端品牌塑造等挑战,它或许将不再仅仅是一家 “跨界者”,而更有可能成为全球电动超跑格局中一个不容忽视的新生力量 —— 一个真正源自中国、具备全球技术话语权的高端性能品牌。

关联课程推荐

对于关注企业战略转型、技术迁移与产业融合的企业家、管理者及行业研究者,可进一步学习 **战略落地总经理高级研修班**。该课程聚焦企业在复杂市场环境中的战略制定、技术创新与资源整合,结合追觅科技等企业跨界造车的实战案例,深度解析企业如何通过战略布局实现产业跨越,帮助学员掌握战略落地的核心方法与工具,提升企业在新兴领域的竞争力与应变能力,为企业在多元化市场格局中把握长期发展机遇提供专业指导。

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基于公开资料整理,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