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踏的利润保卫战:毛利率微降背后的韧性与挑战

在全球运动服饰行业面临 “消费需求分化、成本压力攀升、竞争格局加剧” 的多重挑战下,中国运动服饰龙头企业安踏体育(02020.HK)2025 年上半年的业绩表现引发行业关注。根据公司披露的中期财报,2025 年 1-6 月,安踏实现营收 658.3 亿元,同比增长 12.7%;归母净利润 112.5 亿元,同比增长 3.2%,在毛利率同比微降 0.8 个百分点至 52.3% 的情况下,净利润仍实现正增长,展现出较强的盈利韧性。这场 “利润保卫战” 的背后,是安踏通过 “品牌矩阵协同、成本精细管控、渠道效率优化” 三重策略,对冲行业压力的结果,也折射出中国运动服饰企业在复杂市场环境下的生存与发展逻辑。

从行业背景来看,2025 年上半年全球运动服饰市场呈现 “两极分化” 特征:一方面,高端运动服饰市场(如奢侈运动品牌、专业功能性运动品牌)需求保持稳定,安踏旗下 FILA、始祖鸟等品牌受益于此;另一方面,大众运动服饰市场(如基础运动休闲服饰)面临 “价格战” 压力,安踏主品牌需在 “保份额” 与 “保利润” 之间寻找平衡。同时,全球供应链成本(如面料、物流、人力)仍处于高位,2025 年上半年全球棉价同比上涨 8%,海运成本同比上涨 5%,给运动服饰企业的毛利率带来压力。在此背景下,安踏的 “利润保卫战” 不仅是企业自身的生存策略,更成为观察中国运动服饰行业发展趋势的重要样本。

一、业绩拆解:毛利率微降与净利润稳增的 “反差” 逻辑

安踏 2025 年上半年 “毛利率微降但净利润稳增” 的业绩表现,看似矛盾,实则是 “营收结构优化、费用控制见效、非经常性收益补充” 共同作用的结果,反映出企业在盈利管理上的精细化能力。

(一)毛利率微降:成本压力与品牌策略的双重影响

2025 年上半年,安踏整体毛利率同比微降 0.8 个百分点至 52.3%,主要受 “成本端压力” 与 “品牌策略调整” 两大因素影响,且不同品牌的毛利率表现呈现显著分化。

从成本端来看,原材料与供应链成本上涨是毛利率承压的直接原因。2025 年上半年,全球棉花、聚酯纤维等主要面料价格同比上涨 8%-12%,安踏主品牌的面料采购成本同比上升 7.5%;同时,海外物流成本(尤其是始祖鸟等品牌的海外供应链)同比上涨 5%,进一步推高生产成本。此外,为提升产品功能性(如安踏主品牌的 “氮科技” 跑鞋、FILA 的 “轻能跑鞋”),企业在研发上的投入增加,2025 年上半年研发费用同比增长 15.3% 至 28.7 亿元,研发费用率提升 0.1 个百分点至 4.4%,也对毛利率形成一定压力。

从品牌策略来看,不同品牌的定价与促销策略差异导致毛利率分化:

  • 安踏主品牌:为应对大众运动服饰市场的 “价格战”,主品牌在电商平台(如天猫、京东)推出 “满 300 减 50”“第二件半价” 等促销活动,同时下沉市场(三四线城市)门店的折扣力度加大,导致主品牌毛利率同比下降 1.2 个百分点至 43.5%;

  • FILA 品牌:作为安踏的 “增长引擎”,FILA 聚焦中高端市场,2025 年上半年推出 “高端运动时尚系列”,产品均价提升 8%,同时控制促销力度(促销折扣从去年同期的 7.5 折收紧至 8.2 折),毛利率同比微降 0.3 个百分点至 58.7%,仍保持较高水平;

  • 始祖鸟等专业户外品牌:始祖鸟、萨洛蒙、迪桑特等品牌定位高端专业市场,产品具备强功能性与稀缺性,消费者对价格敏感度低,2025 年上半年毛利率同比提升 0.5 个百分点至 68.2%,成为对冲整体毛利率下滑的关键力量。

(二)净利润稳增:费用控制与非经常性收益的 “缓冲” 作用

在毛利率微降的情况下,安踏通过 “严控费用、获取非经常性收益”,实现净利润同比增长 3.2%,展现出较强的盈利韧性。

从费用控制来看,安踏 2025 年上半年销售费用率同比下降 0.6 个百分点至 28.7%,管理费用率同比下降 0.3 个百分点至 6.2%,费用端的精细化管控有效对冲了毛利率下滑的影响。具体措施包括:

  • 销售费用优化:减少低效的线下广告投放(如户外广告牌、地铁广告),将营销资源向 “内容营销”(如与运动 KOL 合作、举办专业赛事)与 “私域运营”(如会员社群、小程序直播)倾斜,2025 年上半年线上营销费用占比从去年同期的 35% 提升至 42%,营销效率提升 15%;同时,优化门店结构,关闭低效门店(2025 年上半年关闭主品牌低效门店 128 家),提升单店坪效(主品牌单店营收同比增长 8%),降低门店租金与人力成本占比;

  • 管理费用精简:通过数字化管理系统(如供应链 ERP 系统、门店管理系统)提升运营效率,减少行政开支;同时,控制员工薪酬增长幅度(管理层薪酬同比增长 5%,低于营收增速),管理费用率进一步下降。

从非经常性收益来看,2025 年上半年安踏获得政府补贴(如研发补贴、产业扶持补贴)3.2 亿元,同比增长 20%;同时,处置部分非核心资产(如闲置厂房、旧设备)获得收益 1.8 亿元,非经常性收益合计 5 亿元,占净利润的 4.4%,成为净利润增长的 “补充力量”。

二、利润保卫战的核心策略:品牌、成本、渠道的 “三维协同”

安踏能在毛利率承压的情况下稳住净利润,关键在于构建了 “品牌矩阵协同、成本精细管控、渠道效率优化” 的三维策略体系,通过多维度发力,实现 “开源” 与 “节流” 的平衡。

(一)品牌矩阵协同:高端品牌提毛利,大众品牌保份额

安踏自 2009 年收购 FILA、2019 年收购始祖鸟母公司 Amer Sports 后,已形成 “安踏主品牌(大众市场)+FILA(中高端市场)+ 始祖鸟 / 萨洛蒙 / 迪桑特(高端专业市场)” 的品牌矩阵,不同品牌定位互补,在利润保卫战中发挥协同作用。

  • 高端品牌 “提毛利”:始祖鸟、萨洛蒙等高端专业品牌凭借 “强功能性、高稀缺性” 的产品特性,具备较强的定价权。2025 年上半年,始祖鸟推出 “阿尔法 SV 系列” 户外冲锋衣,售价高达 4998 元,较上一代产品提价 15%,但仍供不应求,产品毛利率达 72%;萨洛蒙的 “越野跑鞋” 系列售价提升 10%,毛利率达 65%。高端品牌营收占比从去年同期的 18% 提升至 22%,有效拉动整体盈利水平;

  • FILA “稳增长”:FILA 聚焦中高端运动时尚市场,2025 年上半年推出 “联名系列”(如与奢侈品牌 Prada 联名的运动鞋,售价 1999 元)与 “科技系列”(如搭载 “轻能科技” 的跑鞋,售价 899 元),产品结构持续优化,营收同比增长 15% 至 286.5 亿元,占总营收的 43.5%,成为营收增长的 “主力”,同时毛利率保持在 58.7% 的高位,为净利润贡献稳定现金流;

  • 安踏主品牌 “保份额”:面对大众市场的价格竞争,安踏主品牌通过 “高性价比产品 + 下沉市场渗透” 保住市场份额。2025 年上半年,主品牌推出 “99 元基础款 T 恤”“199 元跑鞋” 等引流产品,同时加快三四线城市门店扩张(新增门店 215 家),营收同比增长 8% 至 298.3 亿元,占总营收的 45.3%,虽毛利率有所下降,但通过规模效应摊薄固定成本,仍实现盈利。

(二)成本精细管控:供应链、生产、库存的 “全链条优化”

安踏通过 “供应链整合、生产效率提升、库存管理优化” 的全链条成本管控,有效对冲原材料与物流成本上涨的压力,为利润保卫战提供支撑。

  • 供应链整合:向上游延伸,与面料供应商建立 “长期战略合作”,通过 “集中采购 + 长单锁价” 降低采购成本。例如,安踏与全球最大的聚酯纤维供应商签订 3 年长期采购协议,锁定面料价格,2025 年上半年面料采购成本同比仅上涨 7.5%,低于行业平均水平(10%);同时,优化海外供应链,在越南、印尼建立生产基地,利用当地低成本劳动力(劳动力成本较国内低 30%)与关税优势(出口欧美关税降低 5%-8%),降低生产成本;

  • 生产效率提升:引入 “智能制造” 技术,在国内生产基地建设 “智能工厂”,通过自动化生产线(如裁剪、缝制自动化设备)提升生产效率,2025 年上半年生产效率同比提升 12%,单位产品生产时间从去年同期的 2.5 小时缩短至 2.2 小时,人工成本占比下降 1.5 个百分点;

  • 库存管理优化:通过 “数字化预测 + 快速反应供应链” 降低库存水平。安踏搭建 “大数据需求预测系统”,基于历史销售数据、天气、节假日等因素,精准预测产品需求,2025 年上半年产品预测准确率提升至 85%,较去年同期提高 10 个百分点;同时,建立 “快速反应生产线”,对畅销产品实现 “7 天快速补单”,减少滞销库存,2025 年上半年库存周转天数从去年同期的 85 天缩短至 78 天,库存减值损失同比下降 20%。

(三)渠道效率优化:线上线下融合,私域运营提效

在渠道层面,安踏通过 “线上线下融合、私域运营深耕” 提升渠道效率,降低渠道成本,同时增强消费者粘性,为营收增长与利润稳定提供保障。

  • 线上渠道 “提占比、降成本”:2025 年上半年,安踏线上营收同比增长 25% 至 263.3 亿元,占总营收的 40%,较去年同期提升 4 个百分点。线上渠道的成本优势显著(线上渠道费用率约 15%,低于线下渠道的 25%),有效拉低整体渠道费用率。具体措施包括:加强与天猫、京东等传统电商平台的合作,推出 “平台专属款”(如天猫定制款跑鞋);发力抖音、快手等直播电商,2025 年上半年直播电商营收同比增长 60%,占线上营收的 25%;搭建品牌小程序商城,通过 “会员专属折扣、积分兑换” 提升用户复购率,小程序营收同比增长 45%;

  • 线下渠道 “优结构、提坪效”:安踏对线下渠道进行 “优胜劣汰”,关闭低效门店(2025 年上半年关闭主品牌低效门店 128 家),同时在核心商圈(如一线城市 CBD、热门商圈)开设 “品牌集合店”(如安踏 + FILA + 始祖鸟联合门店)与 “体验店”(如配备运动体验区、专业导购的门店),提升单店坪效。2025 年上半年,线下门店单店营收同比增长 8%,坪效同比提升 10%;

  • 私域运营 “强粘性、促复购”:安踏通过 “会员体系 + 社群运营” 深耕私域,2025 年上半年会员数量突破 1.2 亿人,同比增长 15%;会员营收占比达 55%,同比提升 5 个百分点。具体措施包括:为会员提供 “专属新品试用、专业运动指导、生日福利” 等增值服务;建立 “区域社群”,由门店导购担任群主,定期发布产品信息、组织线下运动活动(如跑步社群、瑜伽课程),提升用户粘性,会员复购率同比提升 8 个百分点。

三、挑战与风险:利润保卫战背后的隐忧

尽管安踏在 2025 年上半年的利润保卫战中取得阶段性成果,但仍面临 “行业竞争加剧、成本压力持续、海外市场不确定性” 三大挑战,这些挑战可能影响其长期盈利稳定性。

(一)行业竞争加剧:价格战与品牌分化的双重压力

中国运动服饰市场的竞争已进入 “白热化” 阶段,安踏面临来自国内外品牌的双重压力,可能进一步挤压利润空间。

  • 国内品牌 “价格战”:李宁、特步、361° 等国内品牌在大众运动服饰市场与安踏主品牌展开激烈竞争,通过 “低价促销”(如李宁推出 “99 元基础款 T 恤”、特步推出 “159 元跑鞋”)争夺市场份额,导致安踏主品牌不得不跟进促销,毛利率持续承压;

  • 国际品牌 “高端化”:耐克、阿迪达斯等国际品牌加速 “高端化” 转型,推出 “高端功能性产品”(如耐克的 “ZoomX” 跑鞋,售价 1599 元)与 “联名产品”(如阿迪达斯与 Yeezy 联名鞋,售价 2999 元),与安踏旗下 FILA、始祖鸟形成直接竞争。2025 年上半年,耐克、阿迪达斯在国内中高端运动服饰市场的市占率合计达 35%,较去年同期提升 2 个百分点,对 FILA 的增长构成压力;

  • 细分赛道 “新玩家”:在瑜伽、骑行、露营等细分运动赛道,涌现出一批新兴品牌(如瑜伽品牌 lululemon、骑行品牌 Specialized),这些品牌凭借 “精准定位 + 专业产品” 吸引细分人群,分流安踏旗下专业品牌(如始祖鸟)的用户,导致细分市场竞争加剧。

(二)成本压力持续:原材料与人力成本的长期上涨

尽管安踏通过成本管控对冲了部分压力,但原材料与人力成本的长期上涨趋势仍未改变,可能对毛利率形成持续压制。

  • 原材料价格波动:全球棉花、聚酯纤维等主要面料价格受 “供需关系、地缘政治、气候因素” 影响较大,2025 年下半年预计全球棉价仍将维持高位(同比上涨 5%-8%),安踏面料采购成本可能进一步上升;同时,为提升产品功能性,安踏需使用更多高端面料(如石墨烯保暖面料、防水透气面料),这类面料价格较高(是普通面料的 2-3 倍),将进一步推高原材料成本;

  • 人力成本上升:国内劳动力成本持续上涨,2025 年上半年安踏国内生产基地的人均薪酬同比增长 8%;海外生产基地(如越南、印尼)虽劳动力成本较低,但面临 “工会组织崛起、政策变动” 等风险(如越南政府计划将最低工资标准提高 10%),人力成本上涨压力不容忽视;

  • 物流成本不确定性:全球供应链仍面临 “地缘政治冲突、疫情反复” 等不确定性,海运成本可能出现波动(2025 年上半年全球海运成本同比上涨 5%),安踏海外供应链的物流成本压力仍将持续。

(三)海外市场不确定性:汇率波动与政策风险

安踏海外业务(尤其是始祖鸟、萨洛蒙等品牌的海外销售)占比持续提升(2025 年上半年海外营收占比达 28%),但海外市场面临 “汇率波动、政策风险” 等不确定性,可能影响净利润稳定性。

  • 汇率波动风险:安踏海外营收主要以美元、欧元结算,2025 年上半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波动较大(贬值 2.5%),导致汇兑损失 1.2 亿元,同比增加 50%;若未来人民币汇率继续波动,汇兑损失可能进一步扩大,侵蚀净利润;

  • 政策风险:部分海外市场(如欧美)出台 “贸易保护政策”(如提高进口关税、设置技术壁垒),2025 年上半年安踏出口欧美产品的关税成本同比增加 3%;同时,部分国家对 “新疆棉” 等问题的炒作仍未平息,可能影响品牌形象与产品销售;

  • 市场需求分化:海外市场(如欧洲、美国)消费需求呈现 “分化” 特征,高端运动服饰市场需求稳定,但大众运动服饰市场需求疲软,安踏海外业务需应对不同市场的需求差异,增加了运营难度与成本。

四、行业启示:运动服饰企业的 “长期盈利逻辑”

安踏的利润保卫战,为中国运动服饰企业提供了重要启示: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下,企业需摒弃 “短期规模扩张” 的思维,转向 “长期盈利能力建设”,通过 “品牌差异化、成本精细化、渠道高效化” 构建核心竞争力,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联课程推荐

对于关注运动服饰行业发展、企业盈利战略与品牌运营的企业家、管理者及行业研究者,可进一步学习 **战略落地总经理高级研修班** 。该课程聚焦企业战略制定、成本管控、品牌矩阵运营与数字化转型,结合消费行业(含运动服饰)的实战案例,深度解析企业在盈利承压环境下的战略调整路径与落地方法,帮助学员掌握利润稳定与增长的核心逻辑,提升企业在复杂市场竞争中的战略执行力与盈利韧性。

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基于公开资料整理,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