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内宠物饲养率的持续提升与 “宠物拟人化” 消费观念的深化,宠物医疗市场正迎来爆发式增长,而作为核心环节的宠物药赛道,已成为上市公司眼中的 “新蓝海”。据《2025 年中国宠物医疗行业白皮书》数据显示,2024 年中国宠物医疗市场规模突破 1500 亿元,其中宠物药市场规模达 286 亿元,同比增长 23.7%,增速远超传统兽药(畜禽药)市场的 5.2%。在此背景下,多家传统药企、兽药企业加速切入宠物药领域,通过自主研发、合作并购、产品线拓展等方式抢占市场份额,试图在这条高增长赛道上打开新的业绩增长空间。
从行业底层逻辑来看,宠物药赛道的崛起并非偶然,而是 “需求升级 + 供给缺口 + 政策支持” 三重因素共振的结果。一方面,国内宠物数量已进入稳定增长期,2024 年中国城镇宠物犬猫数量达 1.2 亿只,养宠家庭渗透率提升至 38%,且宠物平均寿命延长(犬类平均寿命从 10 年提升至 12 年),老年宠物慢性病(如关节炎、糖尿病、肿瘤)发病率上升,带动宠物治疗性药物需求激增;另一方面,国内宠物药市场长期依赖进口,进口药占比超 60%,且存在 “人用药违规替代” 问题(约 30% 的宠物诊疗中使用人用药),国产替代空间广阔;此外,农业农村部 2023 年发布的《宠物用药品注册办法》简化了宠物药注册流程,缩短审批周期(从原来的 3-5 年缩短至 1-2 年),为国内企业研发生产宠物药提供了政策便利。
一、市场现状:需求细分明确,进口依赖与国产替代并存
当前国内宠物药市场呈现出 “需求分层清晰、进口主导高端、国产聚焦中低端” 的格局,不同品类药物的市场表现与竞争态势差异显著,这也为上市公司布局提供了差异化的切入方向。
(一)治疗性药物:慢性病用药成增长主力,进口药垄断高端市场
治疗性药物是宠物药市场规模最大的细分品类,2024 年市场规模达 168 亿元,占比 58.7%,其中慢性病用药(如关节炎药、糖尿病药、肿瘤药)增速最快,同比增长 35%。从产品结构来看,进口药在高端治疗性药物领域占据绝对优势 —— 例如,法国梅里亚的 “嘉普乐”(犬用关节炎药)、美国礼来的 “宠糖平”(宠物糖尿病药),在各自细分领域的市占率均超 70%,且价格较高(如 “宠糖平” 单支售价约 800 元,是国产同类产品的 3-4 倍)。
国产治疗性药物则主要聚焦中低端市场,以抗生素、皮肤病药为主。例如,瑞普生物的 “宠立维”(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普莱柯生物的 “肤安特”(特比萘芬喷雾剂),凭借性价比优势(价格仅为进口药的 1/2-1/3),在下沉市场(三四线城市宠物医院)的市占率逐步提升。但国产药物在研发能力上仍存在短板,截至 2024 年底,国内宠物治疗性药物获批的创新药仅 12 个,而进口创新药达 58 个,且国产药物多为仿制药或 “人用药改剂型”,缺乏针对宠物生理特征的专属研发。
(二)预防性药物:疫苗与驱虫药需求刚性,国产企业加速突围
预防性药物(疫苗、驱虫药)是宠物药市场的 “刚需品类”,2024 年市场规模达 92 亿元,占比 32.2%,其中疫苗市场规模 48 亿元(同比增长 18%),驱虫药市场规模 44 亿元(同比增长 21%)。与治疗性药物不同,预防性药物的国产替代进程更快,部分国产企业已实现对进口产品的 “弯道超车”。
在疫苗领域,国产企业通过 “技术合作 + 本土化生产” 打破进口垄断。例如,生物股份与荷兰英特威合作生产的 “犬四联疫苗”,2024 年市占率达 45%,超过进口品牌(如美国辉瑞的 “犬六联疫苗” 市占率 38%);科前生物自主研发的 “猫三联疫苗”,2024 年获批上市后迅速抢占市场,首年销售额突破 5 亿元,成为国产猫疫苗的标杆产品。
在驱虫药领域,国产企业则凭借 “多剂型覆盖 + 渠道下沉” 实现增长。例如,海正药业的 “海乐妙”(米尔贝肟吡喹酮片),推出犬用、猫用不同规格,且覆盖口服、外用两种剂型,2024 年销售额达 8.2 亿元;中牧股份通过与线下宠物医院合作,将驱虫药产品打入社区诊疗场景,2024 年下沉市场市占率提升至 32%。
(三)诊断试剂与耗材:伴随诊断需求崛起,国产企业从 “跟跑” 到 “并跑”
随着宠物医疗精细化程度提升,诊断试剂与耗材(如血常规试纸、抗体检测试剂盒、输液器)的需求也在快速增长,2024 年市场规模达 26 亿元,占比 9.1%,同比增长 28%。这一领域的竞争特点是 “进口品牌主导高端医院,国产品牌抢占中小医院与线上渠道”。
进口品牌如美国 IDEXX 的宠物血常规分析仪及配套试剂,在大型连锁宠物医院(如瑞鹏、新瑞鹏)的市占率超 80%,但其设备成本高(单台设备约 50 万元)、试剂价格贵(单次检测成本约 200 元);国产企业则推出性价比更高的产品,例如,万孚生物的宠物抗体检测试剂盒,价格仅为 IDEXX 同类产品的 1/3,且适配国产检测设备,2024 年在线上宠物用品平台(如天猫宠物、京东宠物)的销量同比增长 120%;安图生物推出的宠物血常规试纸,已进入全国 2000 余家中小型宠物医院,2024 年市场份额提升至 18%。
二、上市公司布局动态:多路径切入,传统药企与兽药企业各有侧重
面对宠物药赛道的机遇,不同类型的上市公司基于自身资源禀赋,选择了差异化的布局路径,传统兽药企业凭借 “生产资质 + 渠道基础” 快速切入,而传统药企则依托 “研发能力 + 质量体系” 向高端市场突破,形成了 “双轨并行” 的竞争格局。
(一)传统兽药企业:从 “畜禽药” 到 “宠物药” 的品类延伸
以瑞普生物、普莱柯生物、生物股份为代表的传统兽药企业,是布局宠物药赛道的 “先行者”。这类企业的核心优势在于拥有成熟的兽药生产资质(GMP 认证)、稳定的原料药供应链,以及与农业农村部的政策对接经验,能够快速将畜禽药的生产能力迁移至宠物药领域。
从具体动作来看,这类企业多采取 “仿制药先行 + 逐步布局创新药” 的策略:
瑞普生物:2023 年成立宠物药事业部,2024 年推出 “宠立维”(抗生素)、“宠炎宁”(消炎药)等 10 款仿制药,覆盖犬猫常见疾病,当年宠物药营收达 6.8 亿元,占总营收的 15%;2025 年计划投入 2 亿元用于宠物创新药研发,重点布局肿瘤药与慢性病药,预计 2026 年推出首款自主研发的宠物肿瘤靶向药。
普莱柯生物:依托其在疫苗领域的技术积累,2024 年推出 “猫三联疫苗” 和 “犬细小病毒疫苗”,并通过与线下宠物医院合作建立 “疫苗接种服务网络”,2024 年宠物疫苗营收达 3.2 亿元;同时,其自主研发的 “宠物皮肤病基因检测试剂盒” 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预计 2025 年获批上市。
生物股份:通过 “合作 + 并购” 快速扩大宠物药产品线,2024 年收购小型宠物药企业 “宠安生物”,获得其 5 款驱虫药产品的生产资质,同时与法国诗华动物保健合作生产宠物疫苗,2024 年宠物药营收突破 5 亿元,同比增长 83%。
这类企业的挑战在于 “品牌认知度低”—— 传统兽药企业长期聚焦畜禽养殖领域,在宠物主人与宠物医院中的品牌影响力较弱,需通过渠道建设与营销推广逐步建立信任。例如,瑞普生物 2024 年投入 1.2 亿元用于宠物药营销,包括与宠物 KOL 合作、举办宠物医生培训会议等,以提升产品在终端的渗透率。
(二)传统药企:依托 “人药研发能力” 布局高端宠物药
以海正药业、万孚生物、安图生物为代表的传统药企,则将宠物药视为 “人药业务的第二增长曲线”。这类企业的核心优势在于拥有人药级别的研发能力(如小分子合成、生物制剂技术)、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GMP 认证标准高于兽药),以及成熟的营销团队,能够向宠物药领域输出 “高标准、高附加值” 的产品。
从布局方向来看,这类企业更倾向于切入进口替代空间大的高端领域:
海正药业:将人用抗生素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 改剂型为宠物用药,推出 “海乐妙” 系列,2024 年宠物药营收达 8.2 亿元,其中 “海乐妙驱虫药” 成为国产宠物驱虫药的头部产品;2025 年计划将人用肿瘤药的研发技术应用于宠物肿瘤药,预计 2027 年推出首款宠物 PD-1 抑制剂。
万孚生物:利用其在体外诊断领域的技术优势,开发宠物抗体检测试剂盒、寄生虫检测试纸等产品,2024 年宠物诊断试剂营收达 2.5 亿元,同比增长 120%;其 “宠物新冠检测试剂盒” 在 2024 年宠物新冠疫情中快速获批,成为行业内的 “黑马产品”。
安图生物:依托其在医学检验设备领域的积累,推出宠物血常规分析仪、生化分析仪等设备,并配套自主研发的试剂,2024 年宠物诊断设备及试剂营收达 1.8 亿元,已进入全国 1500 余家宠物医院,逐步替代进口设备。
这类企业的挑战在于 “宠物生理特性研究不足”—— 人药与宠物药在剂量、代谢途径、毒副作用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传统药企需投入资源研究宠物的生理特征,避免简单 “人药改宠物药” 导致的安全性问题。例如,海正药业 2024 年建立 “宠物药理实验室”,投入 5000 万元用于宠物药临床试验,以确保产品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三)跨界企业:通过 “产业链延伸” 切入宠物药赛道
除传统药企与兽药企业外,部分宠物食品、宠物用品企业也开始跨界布局宠物药,试图打造 “宠物食品 + 用品 + 医疗” 的全产业链生态。例如,中宠股份 2024 年与山东农业大学合作成立 “宠物健康研究院”,重点研发宠物保健品与功能性食品(如关节保健粮、肠道调理粮),同时涉足宠物外用药(如皮肤喷剂),2024 年宠物医疗相关营收达 1.5 亿元;佩蒂股份则通过投资宠物药初创企业 “宠药科技”,间接获得 3 款宠物驱虫药的分销权,2024 年宠物药分销收入达 8000 万元。
这类企业的优势在于 “贴近终端消费者”—— 其已有的宠物食品销售渠道(如线下宠物店、线上电商平台)可直接用于宠物药推广,且在宠物主人中拥有较高的品牌认知度;但短板在于缺乏兽药生产与研发能力,多以 “合作分销” 或 “委托生产” 为主,产品竞争力较弱。
三、增长空间与挑战:高潜力背后的 “三道坎”
从市场规模与增长速度来看,宠物药赛道无疑具备 “高增长潜力”,但上市公司要真正实现业绩突破,仍需跨越 “研发壁垒、渠道壁垒、品牌壁垒” 三道关键门槛,这些门槛的高低直接决定了企业能否在赛道中持续盈利。
(一)增长空间:需求、政策、替代三重红利叠加
从短期(1-3 年)来看,宠物药赛道的增长动力主要来自三方面:
需求红利:老年宠物数量增长带动慢性病用药需求,2024 年国内 10 岁以上老年宠物占比达 25%,预计 2027 年将提升至 35%,慢性病用药市场规模有望突破 300 亿元;同时,宠物主人对 “科学养宠” 的认知提升,预防性药物(疫苗、驱虫药)的渗透率从 2020 年的 40% 提升至 2024 年的 65%,预计 2027 年将达 80%,市场规模有望突破 150 亿元。
政策红利:农业农村部 2023 年出台的《宠物用药品注册办法》简化了注册流程,降低了宠物药研发成本,预计 2025-2027 年国内宠物创新药获批数量将达 50 个以上,是 2020-2024 年的 4 倍,推动高端市场增长。
替代红利:进口药价格高、供应周期长(部分进口药需 3-6 个月到货),而国产药在价格与供应稳定性上具备优势,预计 2027 年国产宠物药市场占比将从 2024 年的 40% 提升至 60%,进口替代空间达 170 亿元。
从长期(5-10 年)来看,宠物药赛道有望向 “精准医疗” 与 “个性化用药” 升级,例如宠物基因检测指导下的靶向药治疗、宠物干细胞治疗等新兴领域,市场规模有望突破 500 亿元,成为医药行业的重要细分赛道。
(二)核心挑战:研发、渠道、品牌三重壁垒待突破
尽管增长空间广阔,但上市公司布局宠物药赛道仍面临三大核心挑战:
研发壁垒:宠物药研发需针对不同物种(犬、猫、兔等)的生理特征设计临床试验,且宠物主人对药物安全性的要求极高(“宠物拟人化” 导致对副作用的容忍度低),研发周期长、成本高。例如,一款宠物肿瘤靶向药的研发成本约 3-5 亿元,研发周期约 5-7 年,远超畜禽药(研发成本约 5000 万元,周期约 2-3 年);同时,国内宠物药研发人才稀缺,截至 2024 年底,国内具备宠物药研发经验的研究员不足 1000 人,难以支撑大规模创新。
渠道壁垒:宠物药的销售高度依赖宠物医院(占比超 70%),而国内宠物医院市场集中度低(CR10 不足 15%),大型连锁宠物医院(如瑞鹏、新瑞鹏)掌握渠道话语权,对国产药的准入要求高(需缴纳进场费、提供学术支持等)。例如,某国产宠物药企业要进入新瑞鹏连锁医院,需支付 500 万元进场费,并每年投入 200 万元用于宠物医生培训,这对中小企业形成了较高的渠道门槛。
品牌壁垒:宠物主人对宠物药的品牌忠诚度高,且更信任进口品牌(认为进口药 “更安全、更有效”)。据《2024 年中国宠物主人消费调研》显示,68% 的宠物主人在选择治疗性药物时优先考虑进口品牌,仅有 22% 会优先选择国产品牌;即使国产品牌价格更低,仍有 35% 的宠物主人因 “担心质量” 而拒绝尝试,品牌信任的建立需要长期的市场教育与口碑积累。
四、行业启示:如何打开增长空间?从 “产品驱动” 到 “生态驱动”
对于布局宠物药赛道的上市公司而言,要突破上述挑战、打开增长空间,需从 “单一产品销售” 转向 “全产业链生态构建”,在研发、渠道、品牌三个维度形成协同优势,具体可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一)研发端:“仿创结合”+“产学研合作” 突破技术瓶颈
短期来看,通过仿制药快速占领中低端市场,积累资金与渠道资源;长期来看,加大创新药研发投入,向高端市场突破。例如,瑞普生物 2025 年计划将宠物药研发投入提升至总研发投入的 30%,同时与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合作建立 “宠物药联合实验室”,共享研发资源与临床试验数据,缩短创新药研发周期。此外,可借鉴人药研发的 “License-in” 模式,从海外引进成熟的宠物药技术或产品,快速填补国内市场空白,例如生物股份 2024 年从法国诗华引进宠物疫苗技术,仅用 1 年就实现国产化生产,节省了 3-5 年的研发时间。
(二)渠道端:“线上 + 线下” 融合,构建多元化销售网络
线下方面,加强与宠物医院的深度合作,不仅是 “卖产品”,更是 “提供解决方案”—— 例如,为宠物医院提供免费的药物使用培训、协助建立标准化诊疗流程,甚至共同开展宠物健康科普活动,提升宠物医院的粘性;线上方面,利用电商平台(天猫、京东)与社交平台(抖音、小红书)触达 C 端消费者,通过宠物 KOL 测评、宠物健康知识科普等内容营销,推动 “线上咨询 + 线下购药” 的闭环,例如万孚生物 2024 年通过抖音宠物医生直播,带动其宠物诊断试剂线上销量增长 150%。
对于希望在宠物经济、大健康等领域实现营销突破与战略增长的企业而言,系统的营销能力与战略规划至关重要。若企业希望提升营销策略制定、品牌建设、市场竞争应对能力,可关注首席营销官 (CMO) 实务与增长战略高级研修班(课程链接:https://ss7.portal.vixue.tech/preview/441/16515/709 )。该课程由资深营销专家、行业顾问授课,涵盖宠物经济等新消费领域的营销策略、品牌打造、用户运营、市场竞争分析等核心内容,结合瑞普生物、普莱柯等上市公司的实战案例,帮助营销管理者精准把握行业趋势,制定科学的营销与增长战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品牌与业绩的双重增长。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基于公开资料整理,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