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加速渗透的当下,一家专注于燃油车核心零部件的企业 —— 科马材料,以年入 2.5 亿元的业绩规模,持续推进已长达 14 年的 IPO 进程,引发市场对传统汽车零部件企业资本化路径的关注。作为国内离合器摩擦片、变速器零部件领域的重要供应商,科马材料的业务布局与行业趋势形成的张力,以及其在 IPO 道路上的坚持与博弈,成为观察传统制造业企业资本运作的典型样本。
一、业务基本面:燃油车产业链中的细分领域深耕者
科马材料的核心产品聚焦于汽车传动系统关键部件,其中离合器摩擦片与变速器用摩擦材料占据业务主导地位。这类产品作为燃油车手动变速器、自动变速器(AT)的核心耗材,直接影响车辆动力传递效率与行驶安全性,其技术壁垒主要体现在材料配方、生产工艺与匹配性能上。
从市场定位来看,公司已进入多家主流车企的供应链体系,客户覆盖商用车与乘用车领域。数据显示,其年营业收入稳定在 2.5 亿元左右,业务结构呈现出典型的 B2B 模式特征 —— 对下游整车厂商与变速器总成企业的依赖度较高,订单周期与汽车行业产销节奏高度同步。在产品竞争力方面,科马材料通过多年技术积累,形成了针对不同车型、不同工况的摩擦材料解决方案,在商用车领域的市场份额具有一定优势。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业务与燃油车产业深度绑定。随着新能源汽车(尤其是电动车)对传统燃油车的替代加速,以电机、电控系统替代传统发动机、变速器的技术路线,直接对离合器、摩擦片等产品的市场需求形成冲击。这一行业趋势下,科马材料 “死磕燃油车” 的业务战略,既使其在传统领域建立了竞争壁垒,也面临着市场空间收缩的长期挑战。
二、14 年 IPO 长跑:历程与核心争议点
科马材料的 IPO 征程始于 2010 年前后,期间经历了多次申报材料更新、反馈意见回复与审核环节调整,成为 A 股市场中 “马拉松式” IPO 的典型案例。梳理其漫长的资本化进程,可发现几个关键节点与核心争议点:
其一,持续经营能力的稳定性。在新能源汽车替代效应逐步显现的背景下,审核机构对其未来业绩成长性的关注贯穿始终。尽管公司目前仍保持 2.5 亿元左右的年收入规模,但近五年营收复合增长率已呈现放缓趋势,部分年份甚至因下游车企减产出现波动。如何在燃油车市场萎缩的大环境下维持业务韧性,成为 IPO 审核中的核心关注点。
其二,客户集中度与供应链风险。科马材料的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长期维持在 60% 以上,其中对某商用车集团的依赖度超过 30%。这种高度集中的客户结构,使得公司业绩易受单一客户订单调整、采购政策变化的影响。审核过程中,监管层多次要求公司说明客户稳定性、供应链替代风险及应对措施。
其三,技术迭代与产品结构转型。面对新能源汽车传动系统的技术变革,科马材料虽已尝试拓展混动车型用摩擦材料,但相关业务收入占比仍不足 5%。市场质疑其在纯电驱动技术路线下的产品布局滞后,而公司则强调燃油车存量市场(尤其是商用车、特种车辆领域)仍有十年以上的稳定需求周期,现有技术积累可平滑过渡至混动车型领域。
其四,财务规范性与内控有效性。在多轮审核反馈中,公司的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比例、关联交易定价公允性等财务指标均被重点问询。作为一家存续超过 20 年的制造企业,其历史财务数据的合规性梳理与内控体系的完善,成为 IPO 进程中的重要障碍。
三、行业趋势与 IPO 前景:传统赛道中的资本化可能性
从行业环境来看,科马材料的 IPO 前景与燃油车产业链的存续周期深度绑定。尽管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已突破 30%,但商用车、低端乘用车领域的燃油车需求仍将长期存在 ——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测,2030 年前燃油车在商用车市场的占比仍将保持在 70% 以上,这为科马材料等企业提供了缓冲期。
同时,行业集中度提升趋势为细分领域龙头带来机遇。随着中小摩擦材料企业因环保标准升级、成本压力退出市场,科马材料在细分领域的市场份额有望从当前的 8%-10% 进一步提升,形成规模效应以对冲行业整体下行压力。
在资本层面,监管层对传统制造业企业 IPO 的审核逻辑已从 “规模导向” 转向 “专精特新” 导向。科马材料若能证明其在摩擦材料配方、生产工艺上的核心技术优势(如耐高温、长寿命产品的研发能力),并展示出向混动车型、工业机械传动领域的拓展成果,或将获得审核认可。此外,其在细分领域的长期深耕所形成的客户粘性与供应链协同能力,也是差异化竞争的重要筹码。
然而,挑战依然显著。新能源汽车对传统传动系统的替代速度可能超预期,若公司转型进度滞后于行业变化,即便成功上市,其估值也可能面临持续压制。同时,14 年 IPO 进程中暴露的历史遗留问题处理难度,以及当前资本市场对传统制造业的估值偏好降低,均增加了其资本化的不确定性。
对于长期关注企业资本运作的从业者而言,科马材料的案例折射出传统制造业在产业变革期的资本化困境与突围路径。其经验与教训,可为类似企业提供重要参考。若想深入了解企业资本运作与 IPO 上市的实务要点,可关注企业资本运作与 IPO 上市实务研修班(https://www.bjs.org.cn/cc/16514/703.html),系统学习 IPO 全流程操作、审核要点与风险应对策略。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基于公开资料整理,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