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具身智能作为AI领域的新兴分支,正逐渐成为互联网大厂的“必争之地”。具身智能,即具有物理身体并能够通过感官与现实世界交互的智能系统,涵盖了机器人、智能设备等多个领域,其发展潜力巨大,应用场景广泛。京东、阿里、美团、腾讯等互联网巨头纷纷加大投入,抢占这一技术制高点。
自今年5月以来,京东在具身智能领域的投资动作频频,三个月内连续投资了六家具身智能相关企业,包括智元机器人、千寻智能、逐际动力、众擎机器人、RoboScience等。这些投资覆盖了具身智能的全产业链,从机器人本体、核心零部件到运动控制技术、具身模型、交互大模型等各个环节,展现了京东在具身智能领域的全面布局。
京东集团高级副总裁、京东集团探索研究院副院长何晓冬表示,京东将具身智能视为服务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不仅将提升用户体验,还将反哺京东的服务生态,形成良性循环。以千寻智能为例,其AI模型驱动的自主决策系统能够满足京东在物流科技领域降低人力依赖、提升订单准确性的需求,这正是京东投资具身智能企业的核心逻辑。
除了对外投资,京东还积极构建自身的具身智能业务。今年3月,京东成立了具身智能业务部门,专注于家用场景的研发。在前不久举行的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京东正式宣布旗下大模型品牌升级为JoyAI,并推出附身智能品牌JoyInside,与多家头部机器人、AI玩具品牌展开合作,产品涵盖快递机器人、机器狗、AI潮玩及AI伙伴等,进一步丰富了其具身智能产品线。
京东的积极布局并非个例,阿里、美团、腾讯等互联网大厂也在具身智能领域频频出手。美团作为具身智能领域的活跃投资者,过去三年已投资了30家机器人及相关企业,涵盖配送、服务、清洁、医疗等多个细分领域。美团CEO王兴明确表示,美团希望抓住AI机遇,建设大规模、全品类、有纵深且生态健康的本地商业系统。
阿里的投资布局则显得更为低调且侧重技术与特定领域的深耕。阿里主要投资了逐际动力,并领投了宇树科技的C轮融资,通过投资为自身核心的人工智能和云计算业务拓展应用边界,构建具身智能技术生态。蚂蚁集团也积极布局具身智能产业链,对多个环节的项目开展股权投资,并成立了专门开展具身智能机器人研发的子公司蚂蚁灵波科技。
腾讯自2018年成立腾讯Robotics X实验室以来,正式入局具身智能领域。今年以来,腾讯已投资智元机器人和宇树科技,早前还投资过乐聚和优必选。腾讯的定位是具身智能平台,聚焦于软件能力的不断进化和开放,而非直接参与本体硬件的量产。
今年以来,具身智能领域的融资消息不断。据新战略产业研究所不完全统计,截至2025年6月底,全球人形机器人领域已发生融资事件超过83起,总金额突破140亿元。其中,中国企业占据60%的份额,累计融资额达84亿元,融资频次与金额均已超越2024年全年水平。
下半年,具身智能融资热度持续上升。7月发生超过17起人形机器人相关融资事件,披露的融资总额突破45亿元。云深处科技、星动纪元、众擎机器人、星海图、它石智航、千寻智能等6家企业都获得了5亿元以上的融资。随着融资加速,预计下半年人形机器人整机企业将从100家增至200家,并带动数千家核心零部件企业发展,产业扩张势头强劲。
然而,业界人士也指出,尽管资本密集对机器人产业创新及相关技术的迭代十分有益,但工业机器人已进入成熟期,具身智能和人形机器人仍处在概念期,创新是否有结果还需看具体场景的拓展情况。
在具身智能等新兴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中小企业如何通过资本市场融资实现快速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企业资本运作与IPO上市实务研修班应运而生。该课程旨在融合政策智囊、学术权威、头部企业、金融巨擘、投资专家等资源,培养“资本+科技+数智+创新+资源”五维一体企业家人才,为中小企业发展、创新及上市提供全面解决方案。通过系统化的实战演练和顶尖专家的亲授指导,学员将掌握资本运作的核心技能,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最终实现企业健康快速发展。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基于公开资料整理,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