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出行与本地生活服务市场深度融合的浪潮下,滴滴的国际化战略正经历关键突破。当地时间 6 月 16 日,滴滴在巴西的外卖服务 99 Food 正式于中部城市戈亚尼亚上线,标志着滴滴时隔两年后再度进军巴西外卖领域。此次回归,不仅是对 2023 年因对手 “二选一” 策略被迫暂停业务的回应,更彰显了滴滴深耕拉美市场、构建 “一站式” 生活服务平台的决心。然而,美团旗下 Keeta 同期宣布入驻巴西,使得这一市场的竞争格局骤然升温,滴滴外卖在巴西的前景充满变数。
2018 年,滴滴通过收购巴西共享出行公司 99 强势进入当地市场,彼时正值全球出行行业扩张热潮,滴滴凭借在中国积累的技术优势与运营经验,迅速在巴西出行市场站稳脚跟。短短两年间,其在巴西的活跃用户突破 3000 万,覆盖城市超 2000 个,业务范围从传统网约车拓展至网约摩托车,契合巴西交通拥堵、摩托车出行普及的国情,市场份额一度攀升至 35%,成为当地出行领域不可忽视的力量。
2019 年,滴滴顺势推出外卖业务 99 Food,试图复制出行领域的成功。但巴西外卖市场的复杂性远超预期。本土巨头 iFood 自 2011 年成立以来,已构建起深厚壁垒,市场占有率长期稳定在 80% 左右,与众多连锁餐饮品牌签订独家合作协议,形成近乎垄断的格局。据统计,2019 年巴西外卖市场订单量达 30 亿单,其中 iFood 独占 24 亿单,而滴滴 99 Food 仅分得 1.5 亿单,市占率不足 5%。面对激烈竞争,iFood 于 2022 年实施 “二选一” 策略,进一步挤压新进入者空间,滴滴无奈暂停 99 Food 业务,专注出行与杂货配送。
暂停外卖业务的两年,滴滴并未离场,而是通过精细化运营与业务拓展为重返战场蓄势。在用户端,滴滴持续优化出行服务体验,借助大数据与 AI 算法提升叫车响应速度与路线规划效率,用户满意度从 75% 提升至 85%,活跃用户数增长至 5000 万,月均订单量稳定在 1.2 亿单以上,为外卖业务储备了庞大潜在客群。
运力建设方面,滴滴将网约摩托车骑手数量扩充至 70 万,覆盖城镇超 3300 个,形成密集配送网络。这些骑手不仅熟悉当地路况,且经过严格培训,配送准时率达 90% 以上。同时,滴滴推出数字钱包 99Pay,支持账单缴纳、话费充值等功能,用户绑定银行卡数量超 1500 万,为外卖支付环节奠定基础。此外,滴滴针对 iFood 未充分覆盖的中小城市与夜间配送市场发力,在中小城市的订单量年增速达 40%,夜间订单占比从 15% 提升至 30%,成功撕开市场缺口。
此番回归,滴滴具备清晰的竞争优势。首先是协同效应。出行与外卖业务在用户、运力、技术层面高度互补。用户侧,滴滴出行 App 拥有海量活跃用户,可通过精准推送实现外卖业务高效导流。据内部数据,墨西哥市场通过 App 内推广,外卖新用户获取成本降低 40%。运力端,骑手可在出行低谷期承接外卖订单,提升工作饱和度与收入。以哥伦比亚为例,实施 “出行 + 外卖” 联动后,骑手月均收入增长 25%,平台配送成本降低 18%。技术层面,滴滴的智能调度系统可根据实时路况与订单密度优化骑手路线,配送时长缩短 15 分钟以上。
其次,墨西哥市场的成功为巴西业务提供蓝本。2018 年进入墨西哥后,滴滴通过差异化定位(聚焦中低端市场、推出特色餐品)与本地化运营(与当地网红合作、适配节日促销),迅速打开局面。目前,滴滴在墨西哥外卖市场占有率超 50%,日均商单超 30 万,构建起 “出行 + 外卖 + 金融” 的一站式服务生态,相关经验可直接移植至巴西。
尽管优势明显,但滴滴在巴西仍面临严峻挑战。iFood 作为本土霸主,品牌认知度极高,85% 的巴西消费者首选其下单,且在一二线城市拥有深厚商户资源,与麦当劳、肯德基等国际连锁及本地知名餐厅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同时,iFood 持续投入技术研发,推出智能厨房系统提升出餐效率,配送时长平均较滴滴短 10 分钟。
美团的入局使竞争更趋激烈。美团在国内积累了丰富的外卖运营经验,其先进的商家管理体系与高效的配送团队是潜在威胁。5 月 12 日,美团在 “中国 - 巴西商业研讨会” 上签署投资协议,计划在巴西复刻其在香港、中东的成功模式,凭借精细化运营与大规模补贴快速抢占市场。
此外,巴西市场特性增加运营难度。巴西地域广阔,不同地区消费习惯、基础设施差异大。北部偏远地区网络覆盖不足,影响订单处理;南部高收入地区对品质与配送时效要求极高。且巴西物流成本高昂,配送成本占订单金额 30% 以上,如何平衡成本与服务质量是关键问题。
为应对挑战,滴滴需强化差异化定位。一方面,深耕中小城市与下沉市场。巴西中小城市外卖渗透率不足 30%,市场空白大。滴滴可凭借现有配送网络优势,针对当地特色餐饮、小型商家推出定制化服务,如为地方小吃摊提供简易线上开店工具,降低入驻门槛。另一方面,拓展品类边界。除传统餐饮外卖,发力生鲜杂货、即时零售等高频需求场景,与出行服务形成协同。例如,用户在叫车途中可下单周边便利店商品,实现 “人到货到” 的便捷体验。
本地化深耕同样关键。在产品设计上,结合巴西多元饮食文化,推出 “巴西烤肉套餐”“热带水果拼盘” 等特色餐品,适配当地口味。营销层面,与巴西知名足球明星、网红合作,开展线下推广活动,提升品牌知名度。在运营环节,组建本地团队负责商家拓展与客户服务,深入了解当地商业规则与消费心理,确保运营策略精准落地。
滴滴外卖重返巴西,是其国际化战略的重要一步,也是对全球本地生活服务市场格局的一次冲击。通过发挥协同优势、借鉴区域经验,辅以差异化定位与本地化深耕策略,滴滴有望在巴西外卖市场分得一杯羹。但面对 iFood 的垄断根基与美团的强势入局,最终成败取决于战略执行的精准度与对市场变化的响应速度。这一案例不仅为滴滴自身发展提供关键契机,也为中国互联网企业出海提供宝贵参考。
若想深入学习如何在复杂国际市场制定精准营销策略,构建竞争优势,可关注首席营销官 (CMO) 实务与增长战略高级研修班(点击查看详情:https://ss7.portal.vixue.tech/preview/441/16515/709),该课程将系统解析全球市场的营销趋势、用户洞察与增长策略,助力企业在海外市场实现突破式发展。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基于公开资料整理,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