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随着中国民航局《低空飞行服务保障体系建设指南》的发布,低空经济正式从政策概念阶段迈入规模化落地期。据测算,到2030年,中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有望突破3万亿元,覆盖物流、旅游、农业、应急等20余个领域,成为继新能源汽车后的又一战略性新兴产业。这场由1000米以下空域(部分场景延伸至3000米)引发的变革,正以“技术突破+政策松绑+资本涌入”为驱动力,重构城市与乡村的生产力分布逻辑。
低空经济的爆发,本质是空域管理权的“还权于市场”。长期以来,中国低空空域因安全管控需求长期处于“严控”状态,通用航空发展滞后于全球水平(每万人保有量0.5架 vs 美国8.3架)。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将“低空经济”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随后政策组合拳密集落地:
空域改革:2024年起,湖南、安徽、广东等省份试点“低空空域分类划设”,将3000米以下空域划分为管制、监视、报告三类,其中报告空域占比提升至60%,企业可自主申请飞行计划;
适航认证加速:民航局简化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适航标准,亿航EH216-S成为全球首个获适航证的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大疆、峰飞等企业产品认证周期缩短40%;
基建补贴:对低空飞行服务站、垂直起降场(Vertiport)建设给予30%-50%的财政补贴,深圳、合肥等城市已规划超200个起降点,形成“15分钟航空出行圈”雏形。
政策红利直接激活市场主体。2024年,中国低空经济领域融资事件达127起,同比增长210%,沃兰特、时的科技等eVTOL企业单轮融资超5亿元;地方政府成立低空经济产业基金规模突破800亿元,其中合肥、苏州、成都等城市基金占比超60%。
低空经济的规模化落地,依赖于三大技术的成熟:
电动化与分布式动力:
eVTOL采用纯电或混合动力系统,较传统直升机能耗降低70%,运营成本下降60%。例如,亿航EH216-S单次充电可飞行30公里,单座成本约100元,仅为直升机(约2000元/座)的1/20。电池能量密度突破300Wh/kg(2020年为200Wh/kg),使载重200公斤的eVTOL续航达100公里,满足城市内物流与短途出行需求。
自主飞行与AI调度:
低空飞行需解决“高密度、高复杂度”的空域管理难题。华为、商汤等企业开发的低空数字孪生系统,可实时模拟10万架次/日的飞行流量,通过AI算法动态分配航线,将碰撞风险降低至10-9/小时(民航客机标准为10-7/小时)。顺丰、美团等企业已试点“无人机+AI调度”物流网络,在深圳实现“3公里15分钟达”,日均配送量超10万单。
5G-A与卫星通信:
低空飞行对通信时延与覆盖范围要求极高。5G-A(5G-Advanced)技术通过通感一体(ISAC)实现“通信-感知-计算”融合,时延降至10毫秒,可支持1000架无人机同时组网飞行。中国卫通联合华为推出低空卫星通信方案,解决山区、海域等无基站区域的信号覆盖问题,为应急救援、偏远物流提供保障。
低空经济的商业价值,正在从单一场景试点向全产业链渗透:
城市空中交通(UAM):
深圳、广州、合肥等城市已开通eVTOL试运营航线。例如,深圳-珠海跨城航线(55公里)飞行时间15分钟,票价约300元,较高铁(2小时)与直升机(1500元)具备性价比优势。据摩根士丹利预测,2040年全球UAM市场规模将达1.5万亿美元,中国占比超30%。
低空物流:
顺丰、京东、美团三大巨头构建“干线-支线-末端”三级网络:干线使用大型无人机(载重1.5吨)连接区域仓,支线采用中型无人机(载重200公斤)连接城市仓,末端通过小型无人机(载重5公斤)完成“最后一公里”配送。2024年,美团无人机在深圳完成500万单配送,用户满意度达98.7%,复购率较传统配送高20%。
农业与应急:
极飞科技、大疆等企业的农业无人机实现“播种-施肥-打药”全流程自动化,单架次作业面积达500亩/日,较人工效率提升100倍。在应急领域,纵横股份的CW-40无人机可在震后30分钟内建立临时通信网络,为救援提供关键支持。
尽管前景广阔,低空经济仍面临三大瓶颈:
安全监管:
低空飞行器数量爆发式增长(预计2030年达100万架),对空域管理提出挑战。需建立“地面基站+卫星+无人机”三级监测体系,并完善事故责任认定、保险赔付等制度。
成本分摊:
eVTOL单架成本约2000万元,是新能源汽车的10倍。需通过规模化生产(年产量超1000架)与共享运营(如按次租赁)降低使用门槛。
生态协同:
低空经济涉及航空、通信、交通、能源等多领域,需打破数据壁垒与利益分割。例如,城市规划需预留起降场空间,电网需适配无人机充电需求,这些均需跨部门协同。
低空经济的崛起,为资本与产业方提供了双重机遇:
上游:电池、电机、飞控系统等核心零部件供应商迎来爆发期。宁德时代、汇川技术等企业已布局航空级电池与电驱系统,预计2030年市场规模超5000亿元;
中游:整机制造与运营服务成为竞争焦点。亿航智能、沃兰特等企业估值超百亿元,而顺丰、美团等运营商通过“硬件+服务”模式构建壁垒;
下游:数据与保险服务衍生新赛道。低空飞行产生海量数据(如航线、气象、设备状态),可开发预测性维护、空域流量预测等SaaS服务;同时,无人机保险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达50亿元。
对于希望把握低空经济机遇的企业决策者与投资者,低空经济产业创新与资本运作高级研修班提供了从政策解读、技术趋势到资本路径的全维度课程体系,涵盖“空域管理实务、eVTOL适航认证、低空物流网络设计、产业基金运作”等核心模块,助力学员在万亿蓝海中抢占先机。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基于公开资料整理,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