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上半年储能市场:高增长态势延续 超大型项目成行业发展新引擎


截至 7 月 28 日,据 Wind 数据统计,已有 8 家储能企业披露 2025 年半年度业绩预告,其中 4 家企业预计净利润增长超 40%,1 家实现扭亏为盈,储能行业的盈利韧性初步显现。万联证券高端装备行业分析师蔡梓林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全球储能产业正迈入新周期,一方面,储能行业正式进入市场化竞争阶段,市场需求推动全球储能维持较高增速;另一方面,随着市场成熟与需求多元化,行业已从规模扩张转向价值深耕。

全球储能装机量激增,中国企业主导市场

全球储能装机量的快速增长,直接带动了储能电池出货量的高速攀升。据 ICC 鑫椤储能数据库统计,2025 年上半年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达 258GWh,同比增长 106%;其中国内厂家出货 252GWh,同比增长 109%,中国储能电池出货量已占据全球市场的主导地位。与此同时,头部电池厂商保持着快速增长的态势,市场集中度持续提升。

受市场需求旺盛的影响,今年上半年储能电池厂商整体维持着较高的产能利用率,部分企业甚至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在此背景下,以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宁德时代”)、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为代表的头部厂商,上半年继续引领锂电池产能扩张。例如,宁德时代在福州、山东等地新增电池产能项目,进一步夯实了其产能优势。

据高工产业研究院不完全统计,2025 年上半年中国储能系统集成环节新签约、开工、投产项目共 27 个,总投资额合计超 550 亿元。整体来看,2025 年上半年,储能市场延续了高增长态势,在旺盛市场需求的驱动下,行业投资扩产的热情丝毫未减。

深圳市湾众咨询管理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邱思甥对《证券日报》记者分析称,此轮扩产背后,反映出全球储能市场的增长前景被广泛看好,市场对优质产品的需求十分迫切。可以预见,行业竞争的加剧将推动储能市场份额的集中度进一步提升,企业的发展逻辑已从单纯追求规模扩张转向提升项目质量与运营效率,需要通过技术创新、成本控制、商业模式优化等手段在竞争中实现突围。

技术研发加码,行业向大型化、集成化发展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以来储能电池头部企业持续加码新技术研发,重点布局新一代大容量储能电芯,推动储能系统向大型化、集成化方向发展;此外,部分电池企业加速向下游延伸,通过自建储能系统集成产线实现 “电芯 + 系统” 的垂直整合,构建多元化的竞争壁垒。

随着储能市场的深入发展,全球需求分布正发生显著变化。在海外市场方面,除了传统的欧美市场仍是储能需求的重要来源,东南亚、非洲等新兴市场的需求也迅速崛起。

ICC 鑫椤储能数据库显示,今年上半年,全球新兴市场的超大型储能项目密集交付,如宁德时代与 Grenergy 合作的智利阿塔卡马绿洲项目第四期和第六期项目合计 4.75GWh,晶科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与 Metlen 集团合作的智利 1.6GWh 项目,宁德时代与 Synergy 合作的澳大利亚 2GWhCollie 储能项目等,这些项目的交付标志着新兴市场成为全球储能增长的重要引擎。

市场前景广阔,支撑全球能源转型与数字经济发展

蔡梓林表示,海外市场超大型项目的加速交付,进一步推动了全球储能需求格局的变化。部分企业已开始研发适用于数据中心等算力场景的储能产品,为数据中心提供稳定的电力支持,保障其高效运行。未来储能行业有望迎来更加健康、可持续的发展阶段,同时也为全球能源转型与数字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支撑。

在新能源与低碳绿色产业快速发展的浪潮中,储能行业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对于企业而言,把握产业发展趋势,做好资本运作与投资并购至关重要。相关企业可关注 **新能源与低碳绿色产业资本运作与投资并购高级研修班**,提升在该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基于公开资料整理,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