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7 月 28 日早盘,上纬新材股价延续近期强势表现,盘中一度大涨超 17%,再创历史新高。截至午间收盘,该股报 74.73 元 / 股,涨幅达 13.12%,成交金额 11.24 亿元,年内累计涨幅已突破 1026.83%,成为 A 股市场 2025 年以来首只实现 10 倍涨幅的个股。这一现象既反映了资本市场对特定概念的追逐热情,也引发了关于估值合理性与投资风险的广泛讨论。
上纬新材此轮凌厉涨势的直接导火索,是 7 月 8 日发布的一则控制权变更公告。公告显示,上海智元新创技术有限公司(智元机器人运营主体)拟通过上纬新材及核心团队共同出资设立的持股平台,以协议转让和要约收购的方式取得该公司控制权。交易完成后,上纬新材控股股东将变更为智元机器人及其管理团队共同持股的上海智元恒岳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实际控制人变更为智元 CEO 邓泰华,核心团队包括 “稚晖君” 彭志辉等。若交易落地,这将成为具身智能企业在科创板的首单收购案例,具有行业标志性意义。
公开信息显示,智元机器人成立于 2023 年 2 月,作为人形机器人领域的头部企业,其构建了 “本体 + AI” 全栈技术体系,具备核心零部件自研及整机集成制造能力,并自主训练具身基座大模型。这一背景使得市场将上纬新材与当前火热的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概念紧密关联,推动资金集中涌入。公告发布后,上纬新材连续收获 10 个 20% 涨停,奠定了股价暴涨的基础。
在股价持续攀升的过程中,市场交易数据呈现出明显的狂热特征。融资资金的快速涌入是重要表现之一:截至 7 月 25 日,上纬新材融资余额已升至 3.19 亿元,创历史新高。与 7 月 1 日的 0.22 亿元相比,增幅达 13.5 倍,其中 7 月 22 日至 25 日连续四天融资净买入金额累计超 2.8 亿元,显示杠杆资金对该股的强烈追捧。
龙虎榜数据则揭示了游资在此次行情中的主导作用。7 月 25 日三日榜显示,甬兴证券安徽分公司、联储证券上海中山西路等知名游资席位分别净买入超 1.25 亿元、4964 万元,而卖出榜中仅有一家机构席位净卖出 2928 万元,反映出当前交易以短期投机资金为主导,机构参与度较低。
针对上纬新材的异常波动,监管层已采取相应措施。7 月 25 日,上交所通报称,在 7 月 21 日至 25 日期间,对 292 起拉抬打压、虚假申报等证券异常交易行为采取监管措施,并对上纬新材等严重异常波动股票进行重点监控,同时开展 13 起上市公司重大事项专项核查,向证监会上报 3 起涉嫌违法违规案件线索。
公司层面也密集发布风险提示公告。7 月 25 日公告显示,上纬新材当前市盈率为 300.47 倍,滚动市盈率 287.17 倍,而其所处的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业最近一个月平均滚动市盈率仅为 24.8 倍,显著高于行业水平。此外,公司强调控制权变更交易尚需上交所合规性确认、股份过户登记等多项审批,存在不确定性;且收购方暂无未来 12 个月内改变上市公司主营业务的明确计划,与市场对业务转型的高预期形成反差。智元机器人亦澄清,此次收购并非 “借壳”,进一步弱化了短期业务重组预期。
从行业视角看,上纬新材在本轮暴涨前为市值较低的冷门公司,主营业务集中于环保高性能耐腐蚀材料、风电叶片用材料等领域,经营业绩长期呈不稳定状态。当前股价的大幅上涨,更多源于市场对 “控制权变更 + 具身智能概念” 的预期炒作,而非公司基本面的实质性改善。
历史经验表明,当投机情绪主导市场定价、估值脱离企业内在价值时,价格回调的风险往往随之累积。对于投资者而言,此类标的的短期波动更多反映资金博弈逻辑,而非长期投资价值,需警惕情绪退潮后的估值回归风险。
企业资本运作过程中的估值管理、交易结构设计及合规性把控,是影响市场预期与企业长期发展的关键。深入理解资本运作逻辑、掌握 IPO 及并购重组的实务要点,对于企业和投资者均具有重要意义。相关专业知识可参考课程:企业资本运作与 IPO 上市实务研修班。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基于公开资料整理,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