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资本市场的舞台上,企业控制权的更迭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成为行业格局重塑的关键契机。近期,温州 “鞋王” 奥康国际(603001.SH)实控人王振滔做出一项重大决策,决定出售旗下另一生物医药资产 —— 康华生物(300841.SZ),这一消息瞬间引发市场广泛关注。
2025 年 7 月 20 日晚间,康华生物发布重磅公告,公司控股股东、实控人及其一致行动人、持股 5% 以上股东签署《股份转让协议》,实控人同时签署《表决权委托协议》,一系列动作释放出公司控制权变更的强烈信号。从 7 月 14 日(星期一)康华生物宣布筹划控制权变更停牌,到 7 月 21 日(星期一)复牌,短短一周左右的时间,这场资本运作大戏迅速拉开帷幕。
根据《股份转让协议》,上海万可欣生物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简称 “万可欣生物”)以 18.51 亿元的价格,受让实控人王振滔及其一致行动人奥康集团、股东济南康悦齐明投资合伙企业 (有限合伙)(简称 “康悦齐明”)合计持有的约 2847 万股股份,占比 21.9064%。与此同时,万可欣生物还将获得王振滔所持约 1050 万股股份 (占比 8.0829%) 的表决权,从而合计拥有康华生物约 29.99% 的表决权。
成立于 2025 年 7 月的万可欣生物,显然是专为此次收购量身打造的平台公司。深入穿透其股权结构,上海市国资委的身影若隐若现。该公司执行事务合伙人为上海上实生物医药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仅持有 0.001% 合伙份额,而上海生物医药并购私募基金合伙企业 (有限合伙) 持有 80.209% 合伙份额,上海医药 (集团) 有限公司持有 19.790% 合伙份额。在上海生物医药并购私募基金的出资人阵营中,上海医药(601607.SH)、东富龙(300171.SZ)、君实生物(688180.SH)等 A 股上市公司赫然在列。
从交易方案细节来看,针对股份转让部分,万可欣生物计划以自有资金出资 7.01 亿元,拟通过银行并购贷款出资 11.50 亿元等方式,受让王振滔及其一致行动人奥康集团、康悦齐明合计持有的康华生物约 2847 万股股份,其中包括王振滔持有的约 350 万股股份(占比 2.6943%),奥康集团持有的约 1631 万股公司股份(占比 12.5478%),康悦齐明持有的 866 万股公司股份(占比 6.6643%)。这部分股份转让价格敲定在 65.0266 元 / 股,交易总价高达 18.51 亿元。
而在表决权委托方面,王振滔将其个人持有的剩余约 1050 万股公司股份 (占比 8.0829%) 对应的表决权、提名和提案权、参会权,独家、无偿且不可撤销地委托给万可欣生物行使。股份委托期限自股份交割之日起长达 36 个月,经王振滔书面同意后,还可自动延长 3 年。通过这一精心设计的组合拳,万可欣生物将合计控制康华生物约 29.99% 的表决权,巧妙地低于 30% 的要约收购红线,既实现了对公司的有效控制,又避免了繁琐的要约收购程序,充分展现了交易设计的精妙之处。
创业板上市刚满五年的康华生物,选择出让控制权,背后是公司深陷业绩困局的无奈之举。回顾康华生物的发展历程,在 2020 年登陆创业板上市当年,公司业绩表现亮眼,实现营收 10.39 亿元,归母净利润 4.08 亿元;2021 年更是乘胜追击,营收攀升至 12.92 亿元,归母净利润猛增至 8.29 亿元;2022 年营收进一步增长至 14.47 亿元,归母净利润为 5.98 亿元。然而,这般高光时刻犹如昙花一现。尽管 2023 年公司营收达到 15.77 亿元的高点,但归母净利润已呈现下滑态势。自 2022 年起,公司归母净利润连续三年下降,从 5.98 亿元降至 5.09 亿元,2024 年更是降至 3.99 亿元。进入 2025 年,业绩颓势依旧未能扭转,一季度归母净利润仅为 2070.86 万元,同比骤降 86.15%。
业绩承压的背后,公司核心产品销售下滑成为主要症结。目前,康华生物旗下拥有 2 种自主疫苗产品,分别为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 (人二倍体细胞) 和 ACYW135 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其中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 (人二倍体细胞) 是公司核心收入来源。作为国内首个上市销售的人二倍体细胞狂犬病疫苗,该产品在市场上曾占据先发优势。然而,近三年来,其批签发数量持续下降,2022 年至 2024 年批签发数量分别为 809.58 万支、693.89 万支、389.76 万支。对于 2024 年批签发数量大幅下降 43.83%,公司解释为 “加强存货管理,基于销售计划、库存量等因素调整了生产和批签发计划”。但从市场竞争格局来看,这背后或许另有隐情。
当下,Vero 细胞狂犬病疫苗仍是国内狂犬病疫苗市场的主流产品。根据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所过往生物制品批签发数据,Vero 细胞狂犬病疫苗在中国批签发占比约 90%。在价格方面,Vero 细胞狂犬病疫苗单支价格在 100 - 200 元区间,全程接种费用约在 500 元之内,价格优势明显。例如,2024 年 8 月,华兰生物(002007.SZ)生产的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Vero 细胞)在湖北省武汉市采购结算价降至 127 元 / 支,其他地区降至 129 元 / 支。相比之下,康华生物的人二倍体细胞狂犬病疫苗价格偏高,单支价格约为 300 元,若按照全程五针接种流程,总费用将超过 1500 元。高昂的价格无疑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市场推广与普及。
更为严峻的是,康华生物在人二倍体细胞狂犬病疫苗领域的独家优势正逐渐被打破。2024 年 4 月,康泰生物(300601.SZ)全资子公司民海生物的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人二倍体细胞)成功上市销售,成为该领域的有力竞争者。疫苗行业从业人士指出,疫苗行业竞争本就异常激烈,“过去押中一个大单品就能赚得盆满钵满的神话,已难以重现。未来,只有那些布局丰富产品管线的疫苗企业,才能更好地抵御市场风险。”
尽管万可欣生物强势入局,为康华生物带来新的资本活力与发展预期,但市场对这笔交易的未来整合效果仍持观望态度。7 月 21 日,康华生物复牌后股价低开,收盘下跌 6.87%,7 月 22 日继续下跌 1.10%,报 66.32 元 / 股,总市值 86.18 亿元。市场的谨慎态度或源于对新老股东交接、业务协同、战略调整等多方面不确定性的担忧。
不过,从长远来看,此次交易也蕴含着诸多积极因素。万可欣生物背后强大的上海国资背景,有望为康华生物注入丰富的资源与全新的发展思路。在研发层面,借助上海在高端研发资源、顶尖人才储备方面的优势,康华生物有望加速推进在研项目进程,丰富产品管线布局。在生产制造环节,上海完善的产业配套体系和先进的制造技术,或助力康华生物提升产业化水平与制造能力。在市场拓展方面,依托上海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和贸易枢纽的地位,康华生物有望进一步拓宽市场渠道,提升市场占有率,甚至加速国际化进程。
值得一提的是,在控制权转让方案中,奥康集团及王振滔做出业绩承诺,康华生物在 2025 年及 2026 年两年承诺期内,实现扣非净利润合计需不低于 7.28 亿元,且同期研发费用合计不低于 2.6 亿元。这一承诺为康华生物未来两年的发展定下明确目标,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市场对公司的信心。
此次温州 “鞋王” 王振滔出让康华生物控制权,上海国资强势接盘,无疑为康华生物乃至整个疫苗行业发展带来新变数。在这场资本与产业的深度融合中,康华生物能否借助新股东力量,突破业绩困境,实现业务转型与升级,值得市场持续关注。对于关注企业资本运作、生物医药行业发展的人士而言,这一案例极具研究价值。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企业如何通过合理的资本运作,优化资源配置,应对行业竞争挑战,是企业管理者、投资者需要深入思考的课题。资本运作与并购企业家高级研修班为有意深入探索资本运作奥秘的企业家和投资者搭建了一个专业的学习平台。该课程系统涵盖企业资本运作各个关键环节,从并购战略制定、目标企业筛选与估值,到并购交易执行与整合后协同管理,均进行深入剖析与案例解读。通过参与该课程学习,学员能够深度掌握资本运作核心要点,提升自身在企业并购与产业整合领域决策能力与实操水平,助力企业在激烈市场竞争中把握战略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