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玛特资本迷局:12 倍涨幅背后的狂欢与危局

Labubu 的热潮席卷全球,不仅让这只丑萌玩偶成为潮玩爱好者追捧的焦点,更推动泡泡玛特股价开启狂飙模式。新款盲盒溢价 26 倍,雕塑拍卖价破百万,资本市场的反应更为热烈,自 2024 年初起,泡泡玛特股价累计涨幅达 12 倍,创始人王宁身家水涨船高,一度跻身中国富豪前十。这场看似全民狂欢的盛宴背后,实则暗藏资本博弈与风险暗流。

泡泡玛特股价的暴涨,机构资金与散户的涌入功不可没。Wind 数据显示,2025 年一季度末,207 只基金持有泡泡玛特,持股总市值近百亿元,较前一年增长 4.7 倍 。其中,景顺长城品质长青 A 等基金重仓持有,三个月内持仓市值增长超 3 亿元。值得关注的是,女性基金经理在重仓者中占比近半,与行业整体 27% 的比例形成鲜明对比。随着 Labubu 热度攀升,散户投资者也纷纷入场,共同推高股价。

然而,104 倍的市盈率(TTM)已远超同行与传统消费巨头。尽管 2024 年营收与净利润实现翻倍增长,但泡泡玛特的高估值面临多重考验。社交媒体上,Labubu 品控问题频发,歪头、掉漆等投诉不断;盲盒营销模式受监管政策约束,未成年人购买限制影响潜在市场;商业模式层面,从产品溢价到概念溢价的转变,本质更趋近金融玩法,与郁金香泡沫、君子兰炒作等案例存在相似性 。这些不确定性因素,为其未来增长蒙上阴影。

更值得警惕的是,大股东与高管在股价高位频繁减持。2024 年 10 月,创始人王宁通过关联公司减持 2170 万股,套现约 15.62 亿港元;首席运营官、海外业务总裁等高管纷纷跟进,累计套现超 17 亿港元 。近期,又有大股东通过大宗交易抛售 1191 万股,涉资 22 亿港元。早期投资机构蜂巧资本也在基金到期前清仓,套现超 21 亿元。大股东与机构的离场动作,与市场的狂热形成强烈反差。

泡泡玛特的股价狂飙,究竟是价值发现还是资本泡沫?在这场击鼓传花的资本游戏中,谁将成为最后的接盘者尚未可知。企业资本运作与股价波动背后的逻辑复杂多变,若想深入了解资本运作与 IPO 上市实务,【企业资本运作与 IPO 上市实务研修班】是绝佳选择。该研修班由专业机构开设,课程聚焦资本运作核心要点,面向企业管理者、投资者等群体,帮助学员掌握 IPO 关键技能,在复杂的资本市场中规避风险,把握机遇。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基于公开资料整理,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