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圳技术大学技术经理人学院揭牌仪式上,深创投董事长左丁围绕产学研投一体化实践,分享了对科技成果转化的深刻见解,提出构建 “科技 - 产业 - 风投” 创新三角的战略构想,为探索技术成果转化新路径提供了新思路。
大湾区独特的区位优势与产业生态,使其成为技术成果转化的天然试验场。作为国家多重战略的交汇点,大湾区培育出多个万亿级产业集群,形成传统产业、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协同发展的格局。区域内机电技术与数智技术的双重优势,为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发展构建了软硬兼备的环境。这种产业土壤能够为高校、院所研发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快速匹配应用场景,有效打通技术走向市场的 “最后一公里”。数据显示,大湾区在高端制造业、数字经济等领域的产业规模持续扩大,为技术成果转化提供了广阔的落地空间。
风投创投在技术成果转化进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技术成果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面临周期长、风险高、投入大等挑战,而 “死亡之谷” 的跨越需要专业资本的支持。风险投资作为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催化剂,其价值发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特性,与成果转化需求高度契合。大湾区作为全国风投创投的集聚高地,在基金规模、投资数量等关键指标上位居前列,“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的投资策略成效显著。通过对初创科技企业的资金注入与资源整合,风投创投机构助力众多先进技术实现产业化,孵化出一批行业领先企业,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高校院所则是技术成果转化的核心策源地。成果转化的质量取决于成果的原创性与市场适配性,大湾区高度市场化的环境、开放的经济体系以及优质的营商环境,赋予高校院所双重角色 —— 既是技术创新的创造者,也是市场应用的推动者。在人工智能、装备制造、新能源等前沿领域,大湾区高校院所持续输出高质量科研成果,并通过产学研合作探索出 “创新三角” 模式。该模式以高校院所的科研成果为起点,借助风投创投的资本支持,最终在产业端实现技术价值,加速了先进技术成果向新质生产力的转化。
深圳技术大学技术经理人学院的成立,为专业化、国际化技术转移人才培养提供了平台,对促进技术成果资本化、产业化,提升创新体系效能具有重要意义。深创投表示将与高校、企业、金融机构及政府部门协同合作,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全方位服务。在科技成果转化面临诸多挑战的当下,如何系统掌握科创金融与技术转移的专业知识?【技术转移与科创金融高级研修班(博士层次)】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智库专家联合开设,为期 2 年,面向企业高管、政府管理人员、科研人员等,通过融合前沿金融知识与成果转移实践,助力学员构建科技成果商业化全流程能力,适应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培养需求,推动科技创新与金融深度融合。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基于公开资料整理,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