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能源车市:新车热卖与二手遇冷的冰火两重天

在深圳这座充满活力的城市,新能源车市呈现出一种独特的“冰火两重天”景象。

新车市场:政策助力下的火爆行情

深圳新能源汽车新车市场一片繁荣。截至2024年10月,新能源汽车新车渗透率已达75.9%,保有量超过119万辆,存量占比达27.4%。这一显著的成绩背后,是深圳对新能源汽车强有力的政策支持。相较于燃油车需要通过摇号获得上牌资格,新能源车可以直接上绿牌,大大降低了购车门槛,使得更多消费者能够轻松购入新能源车。

同时,深圳完善的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也为新车市场的繁荣提供了有力支撑。截至今年2月,全市已建成涵盖慢充、快充、超级快充的各类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超过42万个,超级快充站超过1000座,密度位居全国前列。便捷的充电条件让消费者在使用新能源汽车时更加放心,进一步推动了新车的销售。

二手车市场:新能源二手车成“烫手山芋”

然而,与新车市场的火热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深圳的新能源二手车市场却显得格外冷清。记者在暗访罗湖、南山、宝安、龙华等多个二手车市场时,发现“零公里二手车”难觅踪影。虽然偶尔会有少数跑了1万公里以下的新能源车出现在市场中,但这些车辆来源清晰,通常是车主因特殊原因短期内换车所致,并非大量从4S店上牌后即转手出售的情况。

新能源二手车在市场上遭遇冷遇,主要是由于其保价能力不足。以宝安一家二手车市场的例子为例,销售人员曾购入一辆特斯拉电动车用于销售,结果因特斯拉新车频繁降价,该二手车在市场中存放一个月后,不仅未能盈利,反而亏损了6万元。这一现象反映出新能源汽车技术更新快、新车价格波动大的特点,使得二手车商在定价和销售策略上更为谨慎。

此外,新能源二手车交易还面临一些法律风险,如法律手续不齐、缺乏售后服务保障、可能面临“一车多售”金融风险等问题。这些因素都导致二手车商对新能源二手车的收购和销售持谨慎态度,使得新能源二手车在市场上的流通受到限制。

市场逻辑:消费者偏好与行业发展困境

深圳新能源车市“新车火爆二手遇冷”的现象背后,有着深刻的市场逻辑。一方面,消费者在购买新能源车时,更倾向于在4S店购买新车,因为这样能获得更好的质量保障和售后服务。对于二手车,消费者往往存在顾虑,担心车辆的历史情况和后续维护问题。

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车行业本身的发展仍处于不断变革和调整的过程中。技术的快速发展导致新车价格波动较大,影响了二手车的保值率。同时,新能源汽车的残值评估体系尚不完善,这也给二手车的市场流通带来了困难。

在这种市场环境下,新能源二手车市场的发展仍需时间。只有当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更加成熟稳定,残值评估体系更加完善,消费者对新能源二手车的接受度才会逐渐提高。

关联课程

面对新能源与低碳绿色产业发展中的诸多问题和挑战,深入了解相关知识和掌握专业运作技能显得尤为重要。联合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科院郑州市人民政府郑州研究院举办的【新能源与低碳绿色产业资本运作与投资并购高级研修班】,旨在培养一批深度理解绿色低碳产业、熟悉资本运作与投资并购流程的复合型专业人才。无论是新能源与低碳绿色产业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还是投资机构、基金公司、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的从业人员,亦或是政府相关部门、行业协会及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甚至是对这一领域感兴趣的创业者或投资者,都可以从该研修班中获益,共同推动新能源与低碳绿色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基于公开资料整理,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