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导航Policy navigation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
发布日期:
申报时间
每个月常态化申报
申报条件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
支持内容
 主导产品优先聚焦制造业短板弱项,符合《工业“四基”发展目录》所列重点领域,从事细分产品市场属于制造业核心基础零部件、先进基础工艺和关键基础材料;
 属于产业链供应链关键环节及关键领域“补短板”“锻长板”“填空白”产品;
 围绕重点产业链开展关键基础技术和产品的产业化攻关;
 属于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创新产品;
 符合制造强国战略十大重点产业领域;属于我市重点鼓励发展的支柱和优势特色产业领域。
支持额度

支持额度: 国家级小巨人资金项目匹配金额最高2500万左右

高精尖、技改项目
发布日期:
申报时间
12月
申报条件
项目(含联合实施项目)应为在建项目或2020年开工项目,在建项目开始时间应在2019年1月之后,原则上实施周期不超过3年,对于市政府批准的重点项目、含建筑工程的重大项目或GMP认证要求的医药项目可适当延长。
项目总投资不低于3000万元,联合实施项目总投资不低于5000万元;智能化改造项目总投资不低于2000万元,联合实施项目总投资不低于4000万元;绿色化技术改造项目总投资不低于500万元。
项目应具有完整、详细的实施方案,完成核准或备案,涉及土地、环保和建筑施工的项目各项手续齐备。
联合实施项目的各成员单位应签订项目合作协议或合同,明确各方职责和义务;项目实施方案应包括项目整体方案以及各子项目实施方案。
项目可选择股权投资或以下一种支持方式,包括拨款补助、贷款贴息、以奖代补等,项目单位需根据项目实际情况明确申请资金额度和支持方式。
支持内容
重大关键性产业项目落地 围绕龙头企业,支持符合各区主导产业方向的重大产业项目落地,引入一批国家亟需、能填补国内空白,在关键共性领域有技术突破,对产业上下游、生态构建,或形成特色集聚等有较大拉动的高精尖项目。
存量优质企业转型升级 包括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型技术改造,质量提升,品牌建设和企业迁建及转型等。
产业链协同创新能力提升 围绕核心零部件(元器件)和关键材料等工业“四基”产品,支持生产企业、科研机构、应用单位等组织开展技术熟化、中验证等工程化创新突破,提升关键领域产业链协同创新能力。
产业生态环境提升 包括产业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等创新载体能力提升,产业共性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和公共服务能力提升等。
支持额度

支持额度: 500-3000万

北京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北京市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认定及补贴
发布日期:
申报时间
认定为1月,申请补贴7月
申报条件
 综合得分80分以上(含80分)为评价确认合格
支持内容
北京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北京市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固定资产及软硬件设备购置、装修改造等投入
支持额度

支持额度: 500万

“1+4”政策支持体系
发布日期:
申报条件
 符合下列文件申报要求:

 《关于精准支持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重大前沿项目与创新平台建设的若干措施》

 《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提升创新能力优化创新环境支持资金管理办法》

 《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优化创业服务促进人才发展支持资金管理办法》

 《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促进科技金融深度融合创新发展支持资金管理办法》

 《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一区多园协同发展支持资金管理办法》

支持内容
“1+4”政策有10大支持领域,分别是重大项目支持、创业孵化培育、人才聚集培养、金融科技发展、金融支撑体系、科技信贷创新、创新环境营造、新兴产业发展、国际交流合作、一区多园协同;有48个资金支持方向,如企业改制挂牌、企业制定技术标准、生态智慧园区建设等;81个资金支持内容,如中关村高端领军人才发展支持、创业服务机构举办创新创业活动、投资建设高品质生态型、智慧型园区等;有4大支持对象,分别是企业、人才、科技服务机构、园区载体运营机构,从48个资金支持方向来看,支持企业的有28个、支持人才的有3个、支持科技服务机构的有13个、支持园区载体运营机构的有4个。
支持额度

支持额度: 每个方向支持额度不定,最高的项目支持100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