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金融:重塑金融业态,引领服务新阶段

发布日期:2024-12-10

在迈向金融强国的征途中,数字金融正以破竹之势引领金融服务迈向智能化、高效化的全新阶段。2023年10月,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提出金融强国建设的“五篇大文章”,数字金融作为其中的关键篇章,其发展动态备受瞩目。近日,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副研究员申宇婧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近一年来,数字金融在政策支撑、技术深化、服务创新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正逐步重塑金融业态,引领金融服务迈向新阶段。

自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金融强国建设目标以来,国家层面密集出台多项政策,力促金融服务数字化转型。2024年初,国家数据局、中央网信办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了《“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明确提出支持金融机构融合利用多源数据提升金融服务水平,推动金融信用数据和公共信用数据、商业信用数据共享共用。这一举措为数字金融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支撑和政策保障。

在政策的引领下,地方政府也纷纷加大数字金融创新的力度。以北京为例,中共北京市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联合中国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等部门印发了《北京市推动数字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从加大核心要素供给、激发数字金融发展动能,创新产品和服务、提升数字金融服务质效,完善行业环境、优化数字金融发展生态,坚守风险底线、保障数字金融发展安全等四方面提出15项措施,为数字金融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与此同时,数字技术对金融业的渗透进一步加强,金融业的技术采纳率以及金融发展的科技含量显著提高。申宇婧指出,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正在赋能金融业务提质增效,AI在金融业务数据分析、信用信息评价、金融风险管理、全流程客户服务等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此外,数字金融对科技金融、绿色金融、养老金融的赋能作用也进一步增强,推动了金融服务的创新和发展。

在科技金融方面,数字金融通过提高对科技企业的风险评估能力和信用评价体系,为成长早期的中小科技企业提供了更加精准的资金供给,助力科技企业发展壮大。在绿色金融方面,数字金融与绿色金融的结合更加深入,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金融科技手段在绿色金融发展中有了更广泛的应用,有效降低了“洗绿”“漂绿”风险,缓解了绿色金融市场的信息不对称。在养老金融方面,数字技术的赋能推动了线上化、智能化、生态化的养老金融新发展模式形成,为老年群体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

然而,数字金融的发展仍面临多重挑战。申宇婧表示,一方面,数字金融监管需要进一步完善,以适应数字金融的创新发展;另一方面,数字金融发展不均衡的问题也需要关注,包括地区差距扩大、城乡发展不均衡以及大型金融机构与小型金融机构数字化能力差距等问题。未来,需要完善数字金融监管体系,加强对数字金融的风险防范,同时提升数字金融在不同地区、不同人群中的接纳度,促进数字金融的均衡发展。

综上所述,数字金融以其独特的创新魅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正在引领金融服务迈向新阶段。未来,随着政策的持续推动和技术的不断创新,数字金融将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的智能化和高效化水平,为实体经济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数字金融的引领下,中国的金融服务将开启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基于公开资料整理,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