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1月22日召开的中国上市公司协会第三届理事会第五次会议上,协会会长宋志平发表主旨演讲,深刻阐述了新时代下培育新质生产力对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并明确指出上市公司应着力加强的五方面建设。这一演讲不仅为上市公司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资本市场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了重要思路。
一、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宋志平在演讲中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在当前全球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的背景下,中国上市公司作为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必须积极响应和践行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决策,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新质生产力为引擎,驱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二、五大建设路径:上市公司发展的“金钥匙”
针对如何培育新质生产力,宋志平提出了上市公司应着力加强的五方面建设:
加强治理,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宋志平强调,良好的公司治理是上市公司稳健发展的基石。上市公司应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优化治理结构,强化内部控制,确保公司决策科学、执行有力、监督有效。
突出主业,提升核心竞争力。在新时代背景下,上市公司应聚焦主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以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
降本增效,提升资源利用效率。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的形势,上市公司应积极推进精益管理,优化生产流程,降低运营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
回报投资者,提高市值管理水平。上市公司应树立良好的投资者关系管理理念,加强与投资者的沟通与交流,积极回应投资者关切,通过提高盈利能力、优化资本结构等方式,为投资者创造更多价值。
稳健经营,强化内控防范风险。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上市公司应保持战略定力,坚持稳健经营,加强风险预警和防控机制建设,确保公司稳健发展。
三、实践案例:新质生产力的生动诠释
会议期间,多位上市公司代表分享了他们在培育新质生产力方面的实践经验。例如,中国核电作为新发展理念的生动实践者,始终秉承“强核强国、造福人类”的企业使命,聚焦服务新质生产力,将提供安全稳定的绿色能源作为公司经营理念和指导产业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特锐德则凭借在创业板上的创新实践,不断推动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将特来电打造成一个技术创新、模式创新的创业典范。
四、展望未来:新质生产力引领高质量发展
展望未来,随着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加速推进,新质生产力将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中国上市公司应继续加强五方面建设,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和创新能力,以新质生产力为引领,推动中国经济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宋志平的演讲为上市公司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思路和指导。在新时代背景下,上市公司应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加强治理、突出主业、降本增效、回报投资者、稳健经营,以新质生产力为引擎,驱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同时,政府、监管机构和社会各界也应给予上市公司更多的支持和关注,共同推动中国资本市场和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基于公开资料整理,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