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玉涛接受《中国银行保险报》采访: 详解“十五五”科技金融新方向

发布日期:2025-11-28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十五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并将科技自立自强水平大幅提高列入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十五五规划建议中,有46次提到科技61次提及创新6次提到新质生产力,凸显了我国对科技发展的重视。

 

近日,《中国银行保险报》围绕“十五五”规划建议中科技金融与金融科技的发展路径,专访了多位行业专家。北京新创科技金融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甘玉涛在接受采访时发表重要观点,深入解读“十五五”期间科技金融的战略地位与金融科技的转型方向。

图片1.png 

“十五五”规划建议多次提及科技和新质生产力,其中提到大力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等,并强调科技自立自强对此,北京新创科技金融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甘玉涛认为,十五五规划建议将科技战略重心从跟跑转变为领跑,强调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金融五篇大文章成为核心抓手,科技金融地位凸显:目标是构建同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通过投贷联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供应链金融等模式支持科技企业全生命周期发展。

图片2.png 

本段话节选自:《中国银行保险报》

今年正值《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年)》收尾阶段。金融科技发展已从立柱架梁进入精细装修阶段。展望十五五,金融科技的发展逻辑正在发生根本性转变:从追求技术应用的广度,转向挖掘赋能业务的深度;从解决有没有技术的问题,转向解决好不好用安不安全的价值问题。新的发展规划预计将不再追求数量的快速增长,而是聚焦于发展的质量、效率与安全的平衡。

甘玉涛讲到。

图片3.png 

 

本段话节选自:《中国银行保险报》

针对“十五五”期间科技金融的战略地位与金融科技的转型方向金融行业应该如何做甘玉涛总结说“‘十五五期间,金融科技的发展将更加注重价值创造和风险防控的平衡。首先,大模型应用将更趋务实,从追求技术炫酷转向精准投入、降本增效。其次,数据要素的价值化将成为关键,金融机构需要实现数据要素链、数据资产链与数据价值链的三链融合,让数据真正成为驱动业务发展和风险管理的核心。最后,全面监管与安全屏障将加固,监管将向着主动预警、全面覆盖、精准施策转变,数字化手段将在金融风险早识别、早预警、早暴露、早处置中发挥更大作用。

图片4.png 

本段话节选自:《中国银行保险报》

面向未来,北京新创科技金融发展研究院作为该领域的专业智库,将持续紧密追踪国家政策动态、研判行业创新趋势,致力于深化科技-产业-金融的良性循环研究。 研究院将积极发挥其桥梁与智库作用,为构建与科技创新相适应的金融体制建言献策,为推动科技与金融的深度融合、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持续贡献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