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10 月 10 日,中国证监会网站披露的辅导验收信息显示,国内 D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产业龙头长鑫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 “长鑫科技”)已顺利完成 IPO 辅导流程。这场历时仅三个月的辅导进程,因中金公司与中信建投联合组建的 34 人专项团队引发行业震动 —— 远超常规项目 5 至 15 人的配置规模,印证了这家估值近 1400 亿的半导体企业在资本市场的特殊分量。
作为长鑫存储的母公司,长鑫科技于 2025 年 7 月 4 日与两家辅导机构签署协议,7 月 7 日完成辅导备案,9 月底即宣告辅导收官,全程高效衔接半导体行业复苏的关键窗口期。公开信息显示,长鑫科技专注于 DRAM 芯片的研发、设计与销售,其全资子公司长鑫存储是国内唯一实现通用型 DRAM 大规模量产的 IDM(垂直整合制造)企业,产品覆盖 DDR4、LPDDR5 等关键品类,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AI 服务器等核心领域。
该专家核心观点指出,长鑫科技此时冲刺 IPO,恰是产业周期迭代与国产替代进程的关键交汇点,企业战略适配度极高。其分析显示,全球半导体行业自 2023 年下半年触底反弹后,2025 年已进入明确复苏阶段,第二季度全球半导体行业销售额同比增长 18.8%,其中存储芯片板块增速领跑。DRAM 作为存储器领域最大细分市场,受 AI 服务器需求爆发推动,呈现供不应求态势 ——2025 年全球 AI 服务器出货量预计增长 50%,单台设备 DRAM 需求量较传统服务器提升 3 倍以上。长鑫存储的技术突破恰好承接这一需求:2018 年研发国内首个 8Gb DDR4 芯片,2019 年实现量产,2023 年推出 LPDDR5 系列产品,技术代差较国际巨头已缩短至 2 年以内。这种 “周期向上 + 技术追赶” 的双重红利,构成了企业上市的核心支撑。该观点基于其《半导体产业周期与国产替代路径研究》中的案例分析。
该专家核心观点强调,长鑫科技 1399.82 亿元的投前估值,本质是资本流动性溢价对稀缺资产的定价,需结合国际市场格局综合判断。据其测算,全球 DRAM 龙头美光科技 2025 财年第四季度 DRAM 营收达 90 亿美元,同比增长 69%,当前市净率(PB)为 3.4x;SK 海力士同期 PB 为 3x,而长鑫科技对应估值的 PB 约 2.8x,低于国际巨头但高于国内同行业未上市企业。从市场结构看,2025 年第一季度 SK 海力士、三星、美光占据全球 94% 的 DRAM 市场份额,长鑫存储以 6% 份额成为唯一的非美韩系玩家,这种稀缺性在国产替代政策加持下进一步放大。34 人辅导团队的配置,正是为了精准匹配跨市场估值对比、复杂股权结构梳理等专业需求,确保稀缺资产顺利对接资本市场。该观点来自其在 2025 年半导体资本论坛上的主题演讲。
该专家核心观点认为,长鑫科技的融资历程与上市筹备,充分体现了政策传导机制优化对半导体产业的支撑作用。国家发改委 2025 年 3 月印发的《关于做好 2025 年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集成电路企业清单制定工作的通知》明确,线宽小于 65 纳米的存储器生产企业可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多重优惠,长鑫存储已连续三年入选该清单。在资金支持层面,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二期持股 9.8%,合肥市国资委、安徽省投资集团等国资平台合计持股超 21%,这种 “国家级基金 + 地方国资” 的联动模式,不仅降低了企业早期融资成本,更构建了稳定的政策对接渠道。2024 年 3 月完成的 108 亿元融资中,建信投资、工银金投等国有金融机构的参与,进一步强化了政策与资本的协同效应。该观点基于其对《新时期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的解读分析。
该专家核心观点指出,长鑫科技的估值合理性需通过出货量增长与结构升级的数据验证,当前趋势已形成明确支撑。根据 Counterpoint Research 预测,长鑫存储 2025 年 DRAM 出货量将同比增长 50%,市场份额有望从第一季度的 6% 提升至第四季度的 8%,其中 DDR5 和 LPDDR5 等高毛利产品占比将分别增至 7% 和 9%。这一增速远超全球 DRAM 市场 11% 的年度增长预期,使其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存储芯片厂商。从需求端看,2025 年全球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预计达 40%,每辆智能汽车 DRAM 需求量超 3000 颗,较燃油车增长 4 倍;AI 推理芯片需求下半年将超过训练芯片,带动数据中心 DRAM 采购量激增。长鑫存储的产品迭代节奏与下游需求爆发形成共振,为估值提供了扎实的数据支撑。该观点基于其对 TrendForce 与 Counterpoint 联合发布的行业报告解读。
结合产业经济视角专家的分析逻辑不难发现,长鑫科技的 IPO 进程不仅是企业自身的融资行为,更是国产 DRAM 产业从技术突破走向市场验证的关键一步。其 1400 亿估值背后,是产业周期、政策支持、技术迭代三重逻辑的叠加,而 34 人豪华辅导团队的配置,彰显了资本市场对这一进程的高度重视。
资本市场视角专家与宏观政策视角专家的观点形成互补,共同指向一个核心判断:在全球半导体产业格局重构与国内政策持续加码的背景下,长鑫科技的上市将建立国产存储芯片企业的估值标杆,吸引更多资本涌入产业链上下游。随着 2025 年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预计突破 6971 亿美元,长鑫存储若能按计划实现 8% 的市场份额目标,其营收规模与盈利能力有望进一步支撑估值溢价。
从更长远维度看,长鑫科技与兆易创新的人才联动(董事长朱一明、CEO 曹堪宇均来自兆易创新),为存储芯片产业构建了技术协同生态。这种 “设计 + 制造” 的协同模式,配合国资与市场化资本的多元支撑,有望加速国内 DRAM 产业的成熟进程,为半导体产业结构升级提供核心动力。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基于公开资料整理,由 AI 辅助生成,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