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资本市场的版图上,一股强劲的赴港上市浪潮正汹涌而来。数据显示,仅4 月 22 日至 28 日这短短一周时间,便有 8 家 A 股企业齐刷刷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截至 5 月 5 日,已有 46 家 A 股公司将赴港上市提上日程,其中 7 家更是已顺利拿到中国证监会境外发行上市备案通知书,成功迈出关键一步。这场资本市场的 “出海” 热潮,正深刻重塑着中国企业的全球化布局。
消费科技双引擎驱动,行业巨头竞相登场
细观这波赴港上市大军,消费与科技领域成为绝对主力。海天味业、东鹏饮料、安井食品等消费行业的国民品牌赫然在列,这些企业凭借深厚的市场根基与强大的品牌影响力,正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国际市场。而在科技赛道,宁德时代、蓝思科技、恒瑞医药等行业领军者,也纷纷踏上赴港上市之路,涵盖新能源、芯片、医药等前沿领域,彰显着中国科技企业的创新实力与全球野心。
高盛亚洲消费零售专家Sushil Bathija 指出,消费零售企业的赴港选择,源于多重战略考量。国际化扩张需求促使企业急需对接国际资本,优化股东结构;香港资本市场灵活的融资与激励机制,更为企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加之消费零售企业普遍具备现金流稳健、增长潜力大的优势,使得港股市场成为其理想的资本舞台。
在半导体领域,江波龙、纳芯微等行业头部企业集体出击,背后折射出产业变革的汹涌浪潮。随着AI、5G、智能汽车等新兴技术的蓬勃发展,半导体产业迎来关键转型期,企业急需借助港股资本力量,加速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
全球化布局加速,海外市场成增长新引擎
强化全球化布局,是众多A 股企业赴港上市的核心诉求。浦银国际首席策略分析师赖烨烨指出,港股上市不仅能拓宽企业境外融资渠道,提升资源配置效率,更能助力企业深度融入国际市场,增强全球竞争力。
以中伟股份为例,其海外营收从2017 年的 2.02 亿元飙升至 2024 年的 178.84 亿元,占总营收比重达 44.5%,海外市场已然成为企业增长的核心驱动力。此次赴港上市,中伟股份志在搭建国际融资平台,提升全球品牌形象,进一步巩固其在国际市场的领先地位。
和辉光电、广和通等企业同样成绩亮眼。和辉光电2024 年境外营收占比达 27.29%,广和通境外销售收入更是占比 60.72%,其覆盖 3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销售网络,正是企业全球化战略的生动写照。这些企业纷纷表示,赴港上市将为其全球化征程注入新动能,助力品牌影响力迈向新高度。
政策红利叠加市场优势,港股魅力持续升级
政策与市场的双重利好,成为推动A 股企业赴港上市的关键因素。自去年 10 月起,港交所大幅优化审批流程,降低 A 股企业发行 H 股门槛,为企业上市之路扫清障碍。
港股灵活高效的再融资机制,更是吸引企业的重要砝码。锦天城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李云龙介绍,H 股上市公司上市 6 个月后即可通过 “闪电配售” 快速融资,“先旧后新” 的操作模式能实现资金快速回笼;无锁定期的配售股份与灵活的定价机制,也极大提升了市场参与度。
此外,港股市场汇聚全球资本,多元化的投资者结构为企业提供了更广阔的融资空间与更合理的估值体系。比亚迪3 月在港配售募资 435 亿港元,吸引中东主权基金等国际长线投资者,便是港股市场强大吸引力的有力证明。加之近期 AH 股溢价不断收窄,港股正成为 A 股企业实现价值重估的理想之地。
在政策东风与市场机遇的双重驱动下,A 股企业赴港上市的热潮仍在持续升温。这场资本盛宴不仅将重塑企业发展格局,更将为中国资本市场的国际化进程注入强劲动力,值得市场各方持续关注。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基于公开资料整理,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