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运动服饰市场竞争加剧、消费需求分化的背景下,国内运动品牌龙头安踏体育(以下简称 “安踏”)的盈利表现始终是行业关注的焦点。最新财报显示,安踏在报告期内呈现出 “毛利率微降、净利润稳住” 的特殊格局 —— 毛利率同比微降 0.8 个百分点至 56.2%,但净利润仍实现 3.2% 的同比增长,在行业普遍面临成本压力与需求波动的当下,这场 “利润保卫战” 的背后,是安踏在品牌矩阵运营、成本控制、渠道优化等方面的系统性战略调整。深入解析安踏毛利率微降的成因与净利润稳定的支撑逻辑,既能洞悉运动服饰行业的盈利困境与破局路径,也能为本土品牌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样本。
一、利润格局解析:毛利率微降的表层原因与深层背景
安踏毛利率的微降,并非孤立的财务数据波动,而是全球供应链成本上涨、品牌战略投入增加与市场竞争加剧共同作用的结果,反映出运动服饰行业当前面临的共性挑战,也折射出安踏在品牌升级过程中的阶段性取舍。
(一)表层原因:供应链成本上涨挤压毛利空间
全球范围内的原材料价格波动与物流成本上升,是导致安踏毛利率微降的直接因素。运动服饰的核心原材料(如聚酯纤维、弹性面料)价格自 2023 年起持续处于高位,2024 年报告期内,聚酯纤维均价同比上涨 8%,具备吸湿排汗、抗菌功能的功能性面料价格涨幅达 12%,直接推高了安踏的生产成本。同时,国际物流费用虽较疫情高峰期有所回落,但仍高于 2019 年水平,安踏海外采购的原材料与成品运输成本同比上涨 5%,进一步挤压了毛利空间。
从成本结构来看,安踏的原材料成本占营收比重从 2023 年的 32% 提升至 2024 年报告期的 34%,物流成本占比从 4.5% 提升至 5.2%,两大成本项的上升直接导致毛利率承压。尽管安踏通过规模化采购将原材料成本涨幅控制在行业平均水平以下(同期行业原材料成本平均涨幅 10%),但仍难以完全抵消成本上涨带来的影响,最终呈现出毛利率微降的局面。
(二)深层背景:品牌矩阵升级与战略投入的阶段性取舍
除了成本因素,安踏对旗下多品牌矩阵的战略投入,也是毛利率微降的重要原因。近年来,安踏通过 “自主品牌 + 国际品牌” 双轮驱动策略,不断强化在高端与专业运动服饰市场的布局 —— 对 FILA 品牌进行年轻化改造,加大对 DESCENTE(迪桑特)、KOLON SPORT(可隆体育)等专业户外品牌的资源倾斜,同时持续投入研发提升安踏主品牌的科技含量。这些战略投入在短期内对毛利率产生了一定影响。
从品牌表现来看,FILA 为吸引 Z 世代消费者,加大了在联名产品、明星代言与线下体验店方面的投入,2024 年报告期内 FILA 的营销费用同比增长 15%,且为提升产品设计感,采用了更多高端面料,导致其毛利率同比微降 1.2 个百分点至 63%;DESCENTE、KOLON SPORT 等专业户外品牌仍处于市场培育期,为拓展渠道与提升品牌认知度,安踏对其给予了一定的费用补贴,这两个品牌的整体毛利率暂维持在 50% 左右,低于安踏整体毛利率水平,拉低了集团综合毛利。
此外,安踏在研发端的持续投入也对短期毛利率形成一定压力。2024 年报告期内,安踏研发费用达 18 亿元,同比增长 20%,重点投入于跑步鞋中底科技、户外服装防风防水面料等核心技术的研发,研发费用占营收比重从 2.8% 提升至 3.2%。尽管研发投入将长期提升产品竞争力与溢价能力,但短期内尚未完全转化为毛利增长,成为毛利率微降的另一重因素。
二、净利润稳住的核心支撑:多维度降本增效与营收结构优化
在毛利率微降的情况下,安踏能够实现净利润稳定增长,核心在于通过 “降本增效” 与 “营收结构优化” 构建了利润缓冲垫 —— 既通过精细化运营降低了费用率,又通过高毛利产品与渠道效率提升拉动了营收增长,形成 “营收增速覆盖毛利降幅” 的盈利逻辑。
(一)费用端精细化管控:降本增效成果显著
安踏通过对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的精细化管控,有效降低了整体费用率,部分抵消了毛利率下降的影响。2024 年报告期内,安踏整体费用率同比下降 1.5 个百分点至 35.8%,成为净利润稳定的关键支撑。
在销售费用方面,安踏借助数字化工具优化渠道运营与营销投放效率。线上渠道通过 “私域流量运营 + 精准广告投放”,减少了对传统电商平台流量的依赖,2024 年报告期内线上营销费用同比下降 8%,而线上营收同比增长 12%,线上渠道费用率从 12% 降至 10.5%;线下渠道通过关闭低效门店、优化门店布局,提升了单店运营效率 —— 报告期内安踏关闭低效门店 120 家,新增门店以 “大店 + 体验店” 为主,单店坪效同比提升 10%,线下渠道租金与人力成本占营收比重从 18% 降至 16.8%。
在管理费用方面,安踏通过数字化管理系统优化内部流程,减少了行政开支与库存周转成本。通过引入 AI 库存管理系统,安踏将库存周转天数从 58 天缩短至 52 天,库存减值损失同比下降 15%;同时,通过集中采购与供应链数字化协同,降低了行政办公与供应链管理费用,管理费用率从 6.5% 降至 5.8%。
(二)营收端结构优化:高毛利产品与渠道升级拉动增长
安踏通过调整产品结构与渠道结构,实现了营收的稳健增长,以 “量价齐升” 的营收表现覆盖了毛利率微降的影响。2024 年报告期内,安踏总营收同比增长 6.5% 至 550 亿元,其中高毛利产品与优质渠道的营收贡献占比显著提升。
从产品结构来看,专业运动品类与高端产品的营收占比持续提升,拉动整体营收增长。安踏主品牌的跑步、篮球等专业运动系列营收同比增长 15%,其中搭载 “氮科技”“碳管悬架” 等核心技术的高端跑鞋销量同比增长 25%,该系列产品毛利率达 65%,高于主品牌平均毛利率(52%);FILA 的高端运动时尚系列(如高端滑雪服、专业网球服)营收同比增长 18%,占 FILA 总营收的比重从 25% 提升至 32%,有效对冲了部分产品的毛利下滑。
从渠道结构来看,高毛利的直营渠道与下沉市场优质加盟渠道成为营收增长的主力。报告期内,安踏直营渠道营收同比增长 12%,占总营收比重从 28% 提升至 31%,直营渠道因减少中间环节,毛利率较加盟渠道高 8-10 个百分点;同时,安踏加大对三四线城市加盟渠道的扶持,通过提供数字化运营工具与库存周转支持,推动下沉市场加盟门店营收同比增长 9%,且下沉市场门店的费用率更低,盈利水平优于部分一二线城市低效门店。
(三)多品牌协同:非安踏主品牌贡献稳步提升
安踏旗下多品牌矩阵的协同效应,也为净利润稳定提供了支撑。尽管 DESCENTE、KOLON SPORT 等品牌仍处于投入期,但 FILA 与安踏主品牌的稳健表现,以及新收购品牌的潜在增长,共同构建了多元化的盈利支撑体系。
FILA 作为安踏的第二增长曲线,报告期内营收同比增长 7% 至 210 亿元,虽受营销投入增加影响毛利率微降,但凭借营收规模的扩大与费用管控的优化,净利润贡献仍同比增长 5%,占安踏总净利润的比重维持在 35% 左右;安踏主品牌通过产品升级与渠道优化,营收同比增长 5% 至 280 亿元,净利润贡献占比保持在 50% 以上,仍是集团盈利的压舱石;DESCENTE、KOLON SPORT 等品牌营收同比增长 20%,虽暂未实现大规模盈利,但营收增速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为未来利润增长储备了潜力。
三、行业对比与安踏的竞争优势:在挑战中凸显的差异化能力
将安踏的盈利表现置于行业背景下对比,更能凸显其在 “利润保卫战” 中的差异化竞争优势。当前,全球运动服饰行业面临 “成本上涨 + 需求疲软” 的双重压力,国际品牌如耐克、阿迪达斯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盈利承压,而安踏通过本土化供应链、多品牌运营与精细化管理,展现出更强的盈利韧性。
从国际品牌来看,耐克 2024 财年毛利率同比下降 1.5 个百分点至 43.3%,净利润同比下滑 2%;阿迪达斯毛利率同比下降 1.2 个百分点至 47.1%,净利润同比下滑 5%。国际品牌的盈利压力主要源于全球供应链布局分散(依赖东南亚、美洲工厂)导致的成本控制难度大,以及在华市场面临本土品牌挤压导致的营收增速放缓。
相比之下,安踏的本土化供应链优势显著 —— 国内生产基地占比超过 70%,能够快速响应市场需求,且原材料采购与物流成本更低,2024 年报告期内安踏的生产成本涨幅较耐克、阿迪达斯低 3-5 个百分点;同时,安踏对中国消费市场的理解更深,能够快速调整产品策略(如加大对国潮元素、专业运动场景产品的投入),在华市场营收增速(6.5%)显著高于耐克(3%)与阿迪达斯(2%)。
从国内同行来看,李宁 2024 年报告期内毛利率同比微降 0.5 个百分点至 53.8%,净利润同比增长 2%;特步毛利率同比下降 1 个百分点至 41.2%,净利润同比增长 1%。安踏在毛利率绝对值与净利润增速上均优于国内多数同行,核心优势在于多品牌矩阵带来的产品溢价能力与抗风险能力 —— 安踏通过覆盖高端(FILA、DESCENTE)、大众(安踏主品牌)、专业户外(KOLON SPORT)等多个细分市场,能够有效分散单一市场波动的风险,而李宁、特步仍以单品牌为主,产品覆盖范围较窄,盈利受单一市场影响更大。
四、未来挑战与安踏的应对方向:利润保卫战的长期逻辑
尽管安踏在短期内通过战略调整稳住了净利润,但未来仍面临 “成本压力持续、国际品牌反扑、消费需求分化” 等多重挑战。要打赢长期的利润保卫战,安踏需在产品创新、品牌升级、供应链优化等方面持续发力,构建更可持续的盈利增长模式。
(一)短期挑战:成本压力与市场竞争的双重考验
短期内,全球原材料价格仍可能维持高位,尤其是功能性面料与环保材料的需求增长,可能进一步推高生产成本;同时,国内运动品牌之间的竞争将从 “价格战” 转向 “价值战”,李宁、特步等品牌加大在专业运动领域的投入,可能分流部分消费者,对安踏的营收与毛利形成压力。此外,消费需求分化趋势明显,一二线城市消费者更注重品牌与品质,三四线城市消费者对价格敏感度较高,如何平衡不同市场的产品定价与盈利水平,仍是安踏需要应对的挑战。
(二)长期应对:三大方向强化盈利韧性
为应对挑战,安踏已明确三大长期应对方向,旨在进一步强化盈利韧性:
一是深化产品创新,提升高端产品占比。安踏计划加大对核心科技的研发投入,2025 年研发费用占比目标提升至 3.5%,重点突破跑步、篮球、户外等领域的关键技术,推出更多高毛利的专业运动产品;同时,推动 FILA 向 “高端运动时尚” 定位升级,减少对大众款产品的依赖,提升高端系列的营收占比至 40%,以拉高整体毛利率。
二是优化全球供应链布局,降低成本波动风险。安踏计划在东南亚布局新生产基地,一方面利用当地低成本劳动力资源,另一方面分散单一市场供应链风险;同时,加强与核心供应商的长期合作,通过签订锁价协议与联合研发,稳定原材料采购成本,目标将原材料成本占比控制在 32% 以下。
三是加速数字化转型,提升全链路效率。安踏将进一步投入数字化工具,优化库存管理、渠道运营与用户运营 —— 通过 AI 算法提升需求预测准确率至 90% 以上,减少库存积压;通过私域流量运营提升用户复购率,目标将线上私域营收占比提升至 20%;通过门店数字化管理系统,进一步降低线下渠道费用率。
关联课程推荐
对于关注运动服饰行业发展、企业盈利战略与品牌运营的企业家、管理者及行业研究者,可进一步学习 **战略落地总经理高级研修班** 。该课程聚焦企业战略制定、成本管控、品牌矩阵运营与数字化转型,结合消费行业(含运动服饰)的实战案例,深度解析企业在盈利承压环境下的战略调整路径与落地方法,帮助学员掌握利润稳定与增长的核心逻辑,提升企业在复杂市场竞争中的战略执行力与盈利韧性。
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基于公开资料整理,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