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0日,资本市场传出中国一汽拟收购零跑汽车10%股份的消息,引发行业高度关注。这一战略合作始于2025年3月双方签署的《战略合作谅解备忘录》,当时已明确将在新能源乘用车联合开发及零部件领域展开深度合作。根据公开信息,首个合作项目红旗G117车型的开发工作已实质性启动,预计2026年下半年通过一汽海外渠道上市销售17。值得注意的是,零跑汽车2025年上半年实现扭亏为盈,营收达242.5亿元,净利润0.3亿元,毛利率提升至14.1%,为此次资本合作奠定了财务基础5。
中国一汽的转型焦虑与破局之道
作为年产超300万辆的传统汽车巨头,中国一汽面临新能源转型压力。2024年其新能源销量占比仅10.6%,与行业平均25%的渗透率存在明显差距12。通过入股零跑,一汽可获得三大核心价值:
技术赋能:零跑"四叶草"中央集成架构等智能电动技术
产品矩阵:快速补充新能源车型,支撑2025年345万辆销量目标
机制创新:借鉴新势力灵活的开发运营模式6
零跑汽车的商业化进阶路径
零跑正从单一车企向"技术供应商"转型,其商业模式创新体现在:
平台授权:红旗G117项目采用技术许可模式
联合开发:智能座舱、电驱系统等研发分成
零部件供应:自研三电系统的规模化输出19
这种多元化变现模式有望将技术合作毛利率提升至20%,远超整车销售17。
产品规划
合作首款车型红旗G117定位中高端纯电市场,将采用零跑电子电气架构,同时融入红旗设计语言。该车型开发周期仅18个月,显著短于传统车企36个月的研发节奏1。
产能布局
一汽将开放长春基地产能,初期规划年产5万辆。零跑金华工厂则负责核心三电系统供应,形成"北整南零"的协同生产体系4。
海外拓展
借助一汽在东南亚、中东的渠道网络,合作车型2026年将率先进入泰国、沙特等市场,目标年出口3万辆5。
行业范式转变
此次合作标志着新能源汽车产业进入"技术变现"新阶段。传统车企与新势力的关系从竞争转向竞合,产业分工更趋专业化19。
估值重构机遇
零跑技术输出能力获市场重估,其平台授权业务可比估值达300-400亿元,占总市值25%-30%6。对于关注产业并购机会的投资人,需要重点关注技术作价、业绩对赌等核心条款。
风险警示
合作面临文化融合、知识产权保护、渠道协同等多重挑战。特别是当零跑技术同时供给多个主机厂时,可能引发同业竞争问题20。
在汽车产业深度变革期,战略并购已成为企业获取核心技术、完善产业链布局的关键手段。资本运作与并购企业家高级研修班(课程链接:https://www.bjs.org.cn/cc/16514/705.html)系统解析车企并购估值模型、技术作价方法、跨文化整合等核心议题,助力企业家把握产业重组窗口期。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基于公开资料整理,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