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科技浪潮的推动下,智能手机市场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近期,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发布的市场监测服务数据显示,2025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市场营收同比增长10%,首次突破1000亿美元大关,创下同期历史最高纪录。然而,与营收增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仅3%,平均售价同比上涨7%,接近350美元。这一“量缓价升”的现象,揭示了智能手机市场正在经历一场结构性调整,AI手机与折叠屏机型则成为这场变革中的新增长点。
Counterpoint Research的数据显示,2025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呈现出明显的“量缓价升”特征。出货量增长放缓,而营收和平均售价却持续攀升,这背后反映出高端市场的强劲表现。融资渠道的拓宽、以旧换新计划的升级以及更大力度的促销活动,共同降低了消费者进入高端市场的门槛,推动了高端化进程的速度超出预期。
具体来看,全球智能手机市场排名前五大品牌——苹果、三星、小米、OPPO、vivo均实现了营收同比增长。其中,苹果表现尤为亮眼,占据全球智能手机市场营收的43%,增幅达13%。OPPO手机的平均售价在第二季度同比增长14%,为前五大品牌中增幅最高,而其营收也同比增长10%。vivo则在营收和出货量上均实现了正增长,显示出其在全球市场的强劲竞争力。
智能手机市场“量缓价升”的现象并非偶然,而是市场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随着智能手机普及率接近饱和,增量市场逐渐转向存量市场,厂商的竞争焦点也从单纯追求市场份额转向提升产品价值和用户体验。
一方面,硬件和营销成本的增加推动了手机价格的上涨。高端机型在摄像头、处理器、屏幕等关键部件上的投入不断加大,同时营销费用也水涨船高,这些成本最终转嫁到了消费者身上。
另一方面,芯片、AI等技术的进步加速了消费升级。AI技术的融入使得手机在拍照、语音识别、智能助手等方面实现了质的飞跃,而折叠屏机型的出现则满足了消费者对大屏和便携性的双重需求。这些技术进步不仅提升了产品的附加值,也激发了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北京钉子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创始人丁少将在接受采访时指出,手机行业结构化调整显著,整体市场处于高端化升级发展区间。价值增长取代数量增长已成为手机行业的新常态。
展望未来,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的高端化趋势将延续。Counterpoint预计,2025年营收增幅将跑赢销量增长,AI手机与折叠屏机型将成为市场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AI手机将在拍照、语音识别、智能推荐等方面实现更加智能化的应用。消费者对于具备AI功能的手机需求将持续上升,这将推动厂商在AI技术上的投入和创新。
同时,折叠屏机型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成本的降低,折叠屏手机的价格将更加亲民,市场接受度也将不断提高。未来,折叠屏手机有望在高端市场占据一席之地,成为厂商竞争的新焦点。
面对市场变革,中国手机企业需要多措并举以应对挑战。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刘兴亮建议,企业应通过推广以旧换新、分期付款政策等方式降低用户升级门槛;强化线上线下促销策略,精准锁定中高端消费者;推出技术领先、差异化明显的高端机型,打造品牌认同感与溢价能力。
此外,企业还应考虑供应链多元化布局,如拓展印度、东南亚等市场,以降低政策冲击对价格竞争力的影响。通过这些策略的实施,中国手机企业有望在全球市场中占据更加有利的地位。
在智能手机市场风云变幻的当下,企业需要更加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创新的营销策略来应对挑战。首席营销官(CMO)实务与增长战略高级研修班为企业高管提供了系统学习营销策略、品牌建设和增长战略的平台,助力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可持续发展。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基于公开资料整理,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