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茶饮六小龙 2025 上半年战局:分化加剧下的增长逻辑

新茶饮行业在经历了高速扩张与激烈厮杀后,2025 年上半年的竞争格局呈现出显著的分化特征。被业内称为 “六小龙” 的蜜雪冰城、古茗、茶百道、喜茶、奈雪的茶、书亦烧仙草,在门店规模、营收表现、战略布局上走出了差异化路径。数据显示,六品牌合计占据新茶饮市场 65% 的份额,较 2023 年提升 10 个百分点,行业集中度持续走高。透过上半年的经营数据与战略动向,能够清晰洞察新茶饮行业从 “规模竞赛” 向 “质量竞争” 转型的深层逻辑。

下沉市场的绝对主导:蜜雪冰城的规模红利

蜜雪冰城以 “极致性价比” 为核心的下沉策略,在 2025 年上半年持续释放红利。截至 6 月底,其全球门店数量突破 3.6 万家,较 2024 年底新增 2000 家,其中 90% 位于三四线城市及县域市场。这种密集布局使其一季度营收达 68 亿元,同比增长 18%,在六小龙中继续领跑。

产品策略上,蜜雪冰城坚守 5-10 元价格带,核心产品 “冰鲜柠檬水”“珍珠奶茶” 上半年销量分别突破 10 亿杯、8 亿杯,贡献了 45% 的营收。同时通过 “季节限定 + 区域特供” 的组合拳维持新鲜感,例如针对华南市场推出的 “黄皮柠檬茶”,上市首月销量达 500 万杯,成为区域爆款。供应链的规模化优势支撑了低价策略,其自建的糖浆生产基地使核心原料成本较行业平均低 20%,加盟门店的毛利率稳定在 55% 左右。

海外市场的拓展成为新增长点。蜜雪冰城上半年新增海外门店 500 家,总数达 5500 家,覆盖 15 个国家。在东南亚市场,针对当地口味改良的 “椰香奶茶” 系列,使印尼、越南门店的单店月均营收突破 15 万元,较国内同规模门店高 10%。这种 “国内下沉 + 海外复制” 的双轮驱动,使其上半年净利润率提升至 8.2%,较 2024 年全年提高 1.5 个百分点。

区域深耕的效率优势:古茗与茶百道的错位竞争

古茗与茶百道凭借区域深耕策略,在 2025 年上半年保持稳健增长,展现出与头部品牌差异化的竞争力。古茗聚焦华东、华中地区,截至 6 月门店数达 1.8 万家,其中浙江、湖北两省的门店密度分别为每万人 0.8 家、0.6 家,形成区域网络优势。这种布局使其一季度同店营收增长 12%,客单价稳定在 18 元,高于蜜雪冰城但低于喜茶。

古茗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在供应链的区域化响应。其在杭州、武汉建立的区域供应链中心,实现原材料 48 小时内送达区域门店,新鲜水果的损耗率控制在 5% 以下,较行业平均低 8 个百分点。上半年推出的 “龙井奶芙”“杨梅冰汤圆” 等季节性产品,因食材新鲜度高,复购率达 30%,带动整体销量增长。

茶百道则以西南市场为根基,向全国渗透。上半年其门店数突破 1.6 万家,四川、重庆地区的营收占比达 35%,同时在华北市场的门店增速达 40%。产品端延续 “大桶水果茶” 的差异化定位,1 升装 “水果茶全家桶” 上半年销量突破 3 亿桶,成为现象级产品,该单品贡献了 25% 的营收。茶百道通过与区域水果供应商合作,实现芒果、西瓜等原料的本地化采购,成本较全国性采购低 15%,支撑了大杯量策略的盈利空间。

高端市场的价值坚守:喜茶与奈雪的茶的精品化路径

喜茶与奈雪的茶在高端市场的竞争聚焦于 “价值升级”,通过产品创新与场景体验维持溢价能力。喜茶上半年推出的 “东坡荔枝”“栀子青提” 等季节限定系列,采用核心产区原料,售价 25-30 元,上市首月销量均突破 1000 万杯,推动客单价提升至 28 元,较 2024 年提高 2 元。其 “喜茶 GO” 小程序会员数突破 8000 万,会员消费占比达 70%,数字化运营使复购率提升至 45%。

奈雪的茶则通过 “茶饮 + 烘焙” 的双品类优势巩固市场地位。上半年新推出的 “生椰拿铁包”“草莓魔法棒” 等产品,与茶饮形成组合销售,带动客单价提升至 32 元,门店坪效达 8000 元 / 平方米 / 月,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奈雪的茶持续优化门店结构,关闭低效大店 20 家,新增 “奈雪 PRO” 小店 50 家,使小店占比提升至 60%,租金成本率下降 2 个百分点。

高端品牌的出海尝试初见成效。喜茶在新加坡、日本新增门店 10 家,单店月均营收达 80 万元,是国内同类型门店的 1.5 倍;奈雪的茶进入澳大利亚市场,通过 “茶饮 + 简餐” 模式适配当地消费习惯,客单价达 45 澳元,验证了高端品牌的国际市场潜力。上半年,喜茶、奈雪的茶营收分别增长 15%、12%,净利润率均突破 5%,结束了此前的亏损状态。

健康赛道的差异化突破:书亦烧仙草的品类聚焦

书亦烧仙草通过聚焦 “仙草” 这一核心品类,在健康化趋势中找到增长支点。上半年其推出的 “零卡糖仙草杯”“益生菌烧仙草” 等产品,迎合消费者低糖、健康的需求,销量同比增长 40%,带动整体营收增长 16%。书亦烧仙草的仙草原料来自自建种植基地,通过标准化加工工艺保证品质稳定,该品类贡献了 55% 的营收,形成与其他品牌的显著差异。

门店策略上,书亦烧仙草推行 “社区店 + 商圈店” 的组合模式,社区店占比提升至 50%,通过高频消费提升复购率。社区店的 “早餐套餐”“家庭分享装” 等产品组合,使门店日均销量提升 20%。同时通过数字化工具优化库存管理,仙草原料的周转天数从 7 天缩短至 4 天,降低了损耗成本。

行业共性挑战与应对策略

尽管表现分化,六小龙仍面临共同的行业挑战。原材料价格波动持续影响成本,2025 年上半年,鲜奶价格同比上涨 8%,水果均价上涨 12%,迫使企业通过供应链整合对冲风险。蜜雪冰城、古茗等企业加大自建种植基地与中央工厂的投入,上半年供应链相关投资合计超 20 亿元。

消费需求的多元化对产品创新能力提出更高要求。Z 世代消费者对 “高颜值”“新奇特” 的追求,使产品生命周期缩短至 3-6 个月,企业研发成本持续上升。喜茶、奈雪的茶上半年研发费用率分别达 3.5%、4.2%,较 2024 年提高 1 个百分点以上,通过建立 “用户共创” 机制,邀请消费者参与产品测试,提高新品成功率。

加盟管理与标准化的平衡仍是难题。六品牌中加盟门店占比均超 80%,部分区域出现加盟商私自调价、偷工减料等问题,影响品牌形象。上半年,茶百道、书亦烧仙草分别关闭不合规门店 150 家、120 家,同时加强加盟商培训,将门店考核指标从 “单店营收” 转向 “用户满意度 + 合规率”,推动加盟体系从 “数量扩张” 向 “质量提升” 转型。

新茶饮六小龙在 2025 年上半年的表现,印证了行业已进入 “精细化运营” 的新阶段。无论是蜜雪冰城的规模红利、古茗的区域深耕,还是喜茶的价值升级,其核心都是通过战略聚焦构建差异化优势。对于希望在茶饮及连锁消费领域实现突破的企业而言,如何根据自身资源禀赋制定并执行有效的战略,成为决胜关键。若想系统提升战略落地能力,可关注 **战略落地总经理高级研修班**,该课程将深入解析消费品牌的战略路径与执行方法,助力企业在激烈竞争中实现可持续增长。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基于公开资料整理,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