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永辉超市(601933.SH)发布公告称,拟通过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不超过40亿元,主要用于“门店升级改造”“供应链数字化优化”及“补充流动资金”。这一动作被市场解读为“输血续命”,但也引发争议:在传统大卖场模式式微、胖东来等区域零售商逆势增长的背景下,永辉的定增能否真正破解盈利困局?其战略转型路径又折射出零售行业怎样的深层变革?
作为中国连锁超市龙头,永辉曾凭借“生鲜供应链+合伙人制”模式实现高速扩张,2020年门店数突破1400家,营收达932亿元。但近年来,其业绩持续承压,2024年财报显示,公司营收同比下降12.3%至815亿元,净利润亏损13.8亿元,连续第三年处于亏损状态。此次定增的直接动因,可归结为三大核心矛盾:
门店运营效率下滑:
传统大卖场模式受电商、社区团购冲击显著。永辉2024年同店销售额同比下降8.7%,闭店率升至6.2%(2020年为2.1%)。部分老旧门店因装修陈旧、品类单一,客流量较巅峰期下降超50%,但改造成本高昂(单店改造费用约500-800万元),公司自有资金难以覆盖。
供应链成本高企:
永辉的生鲜直采比例虽达60%,但物流损耗率仍高于行业平均水平(8% vs 行业5%)。此外,其“全国统采+区域分仓”模式导致部分区域库存积压,2024年存货周转天数同比增加12天至45天,资金占用压力加剧。
现金流紧张:
截至2024年末,永辉资产负债率达78.3%,短期借款达120亿元,而货币资金仅45亿元,流动性风险凸显。此次定增中,15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直接缓解偿债压力。
资本市场对永辉的定增方案反应谨慎。公告发布后,公司股价单日下跌3.2%,机构持仓比例从2024年初的18%降至12%。投资者担忧在于:定增资金能否精准投入高回报项目,而非“填旧账”;同时,行业整体下行周期中,永辉的转型能否跑赢时间?
永辉的困境并非个例。2024年,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数据显示,传统超市行业整体营收同比下降9.5%,闭店率达10.3%。但区域零售商胖东来却成为例外:其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25%至180亿元,单店年坪效达4.2万元/㎡(永辉为1.1万元/㎡),毛利率稳定在22%-24%(永辉为19.3%)。胖东来的成功,揭示了传统零售转型的两大关键逻辑:
从“规模扩张”到“单店盈利”:
胖东来坚持“区域深耕”,仅在河南许昌、新乡等地布局13家门店,但通过极致服务(如“无理由退货”“免费加工”)和差异化选品(自营品牌占比超30%),构建高黏性用户群体。其会员复购率达85%,远超行业平均的60%。
从“供应链效率”到“用户体验价值”:
胖东来将供应链成本投入转化为用户体验提升。例如,其生鲜损耗率控制在3%以内(通过精准预测+日清销售),但将省下的成本用于提供免费停车、母婴室等增值服务,形成“低价-高质-高流量”的正向循环。
反观永辉,其转型仍困于“规模陷阱”:
门店改造同质化:2023年推出的“Bravo YH”精品超市,虽引入进口商品和餐饮区,但单店投资超2000万元,回收周期长达5-7年,且未形成差异化记忆点;
数字化流于表面:其“永辉生活”APP用户数虽达5000万,但月活仅800万,线上订单占比不足15%,远低于盒马的35%;
组织变革滞后:合伙人制在扩张期有效激励门店,但近年因考核指标单一(侧重销售额),导致部分店长为冲业绩忽视用户体验,与胖东来“员工幸福-顾客满意-企业盈利”的三角模型形成鲜明对比。
根据定增方案,40亿元资金将分配至三大领域,其战略意图与执行风险值得深入剖析:
门店升级改造(18亿元):
目标:将300家传统门店改造为“社区生活中心”,增加餐饮、亲子、健身等业态,提升客单价与停留时长。
挑战:社区商业竞争激烈,美团闪电仓、京东到家等即时零售平台已占据“30分钟生活圈”心智。永辉需避免“为改造而改造”,需通过数据精准定位周边需求(如老龄化社区侧重健康食品,年轻社区强化预制菜)。
供应链数字化(12亿元):
目标:建设智能仓储系统(如AGV机器人分拣)、升级采购预测算法,将存货周转天数缩短至35天以内。
挑战:供应链数字化需与门店运营深度协同。例如,盒马通过“30分钟达”倒逼供应链“日配”模式,而永辉若仅优化仓储效率,未解决“门店动销慢”问题,可能陷入“库存周转快但销售增长慢”的怪圈。
补充流动资金(10亿元):
目标:缓解短期偿债压力,为战略转型争取时间。
风险:若主营业务盈利未改善,流动资金可能仅用于“续命”,而非投入长期竞争力建设。
永辉的案例折射出中国零售业正在经历的范式转变:
竞争维度升级:
过去比拼“供应链效率”(如成本、速度),现在需构建“用户体验价值”(如情感连接、场景创新)。胖东来的“服务溢价”、盒马的“鲜度信仰”均属此类。
技术角色转变:
数字化不再仅是降本工具,而是创造新价值的关键。例如,山姆会员店通过大数据精准选品,将会员续费率提升至85%;永辉若仅用数字化优化旧流程,可能错失转型机遇。
生态协同需求:
零售商需与品牌商、物流商、技术服务商共建生态。例如,美团与永辉合作试点“即时零售+社区团购”模式,使部分门店线上订单占比提升至25%,验证了生态协同的潜力。
永辉的转型困境为零售企业提供了三大战略启示:
用户价值校验:所有战略举措需回答“为用户创造了什么独特价值?”而非“企业能节省多少成本?”。
组织能力校验:转型需匹配相应的组织架构与文化。例如,胖东来的“高福利-高效率”文化,是其服务战略落地的基石。
财务可持续性校验:避免“为转型而转型”,需确保投入能产生正向现金流。永辉若无法在3年内实现门店改造项目的盈利,可能陷入“转型-亏损-再转型”的恶性循环。
对于希望系统掌握战略落地方法的企业高管与决策者,战略落地总经理高级研修班提供了从战略解码到执行监控的全流程工具,涵盖“用户价值设计、组织变革管理、财务健康度评估”等核心模块,助力企业在变革中实现可持续增长。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基于公开资料整理,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