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制造业版图中,立讯精密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名字。这家市值近 3000 亿的科技企业,从一家为富士康提供连接器的小厂,成长为苹果等众多知名企业的核心供应商,背后离不开一位传奇女性 —— 王来春。她从富士康的打工妹起步,凭借着坚韧的性格与卓越的商业智慧,主导了 16 次投资与并购,成为了业内隐形又低调的并购女王。
20 世纪 90 年代,深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吸引了无数怀揣梦想的年轻人。1994 年,富士康在深圳设厂,王来春成为了富士康的第一批员工。潮汕出身的她,家境并不富裕,艰苦的成长环境赋予了她坚韧不拔的品质。
在富士康,王来春展现出了非凡的工作能力,她将线材损耗率从 3% 降至 0.5%,这一出色表现让她得到了郭台铭的全厂通报表扬,并一路晋升至大陆员工当时能达到的最高职位 —— 课长。然而,王来春并不满足于做一个高级打工者,1997 年,在听过郭台铭 “没有人是天生穷命” 的演讲后,她深受鼓舞,决定辞职创业。
创业之路并非一帆风顺,王来春的决定遭到了全家的反对,唯有二哥王来胜倾其所有积蓄支持她。王来春承诺与二哥平分未来的收益,这份承诺也为日后兄妹俩的成功奠定了基础。二哥王来胜至今仍担任立讯精密的副董事长,兄妹二人多次入选富豪榜。
1999 年,王来春和王来胜共同收购了立讯有限公司股权,开启了创业之旅。初期,立讯精密主要为富士康提供连接器,业务紧密跟随富士康的布局,“富士康开到哪,立讯精密就跟到哪”。郭台铭也对这位昔日的优秀员工予以支持,立讯精密在短短几年内从富士康获得的订单就超过 10 亿元。
王来春有着远大的商业抱负,她深知代工企业若仅满足于按客户要求生产,将难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长久立足。她曾说:“我觉得代工是没有灵魂的,但给客户提供解决方案是有灵魂的。” 于是,立讯精密开始从 “客户需要什么” 向 “我们能给客户提供什么” 转变,致力于开发高端、高附加值的产品。
2010 年,立讯精密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凭借着前期积累的资金和市场资源,王来春开启了一系列并购之旅,先后主导了 16 次投资与并购,完成了对上游产业链的整合,逐步占领行业龙头位置。
为了进入苹果供应链,立讯精密展开了针对性的并购。2011 年,收购昆山联滔电子 60% 股权,昆山联滔是苹果连接线的主要供应商之一,此次收购让立讯精密成为苹果的间接供应商。2016 年,收购苏州美特,布局苹果声学模组,为获得 AirPods 订单奠定了基础。2020 年,收购江苏纬创和昆山纬新切入整机组装领域;2023 年底,收购昆山世硕,进一步扩充了 iPhone 组装线份额。
在汽车领域,立讯精密同样通过并购加速布局。2013 年并购德国 SUK,切入汽车塑胶件领域;2018 年收购采埃孚 TRW 车身控制系统事业部,拓展汽车电子业务;2024 年 9 月,斥资约 40 亿元收购德国知名汽车零部件供应商莱尼集团,借此切入全球顶级车企供应链,加速汽车业务的全球化布局。2025 年,分阶段收购闻泰科技消费电子 ODM 业务,强化了安卓生态系统集成能力。
这些并购不仅让立讯精密扩大了业务规模,更重要的是,通过整合并购企业的资源,公司加大了研发投入,研发费用率从上市初期的不到 2% 提升至 2020 年前后的 7% 以上。立讯精密也从单纯的代工企业,转变为能为客户提供系统解决方案的科技企业,成为了苹果 AirPods 核心代工厂、iPhone 第二大代工厂以及苹果 Vision Pro 头显主要供应商。
尽管立讯精密在苹果供应链中占据重要地位,但随着全球贸易形势的变化以及苹果业务的调整,“果链” 企业面临着较大的经营风险。为了降低对苹果的依赖,立讯精密早在多年前就开始了全球化布局与业务多元化战略。
在贸易摩擦背景下,立讯精密前瞻性地在东南亚、印度、墨西哥、北非及东欧等地布局产能。2024 年,其境外销售额达到 2354.67 亿元,占总营收比重为 87.60%,海外布局不仅降低了人力成本,还有效分散了市场风险。
同时,立讯精密积极拓展新业务领域。在 AI 眼镜领域,立讯精密凭借为苹果 Vision Pro 代工积累的高端头显制造经验,早在 2021 年就通过旗下子公司积累 AR/VR 相关技术专利。2024 年推出业界首款 PVG 光波导 AR 眼镜 “云雀”,并与 XREAL 共建全球首条全自动化光学产线,完善了智能眼镜的产业链布局。
此外,立讯精密赴港上市也与其全球化战略紧密相关。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拥有高度国际化的资本市场和丰富的投资者资源。通过在港股发行上市,立讯精密能够进一步拓宽资本市场融资渠道,为海外业务拓展、新技术研发和全球产能布局提供资金保障。同时,还可借助港股市场灵活的股权激励工具,吸引和留住海外高精尖人才,助力公司全球化发展。
目前,立讯精密对苹果的业务依赖度已从 90% 以上降低到 75% 左右,特斯拉、比亚迪等知名车企已成为其客户,公司正逐步构建起 “制造 + 科技” 双轮驱动的全球化产业生态。
从打工妹到并购女王,王来春和立讯精密的发展历程,是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典型案例。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外溢、全球贸易摩擦加剧的大背景下,立讯精密通过持续的并购整合、加大研发投入以及全球化布局与业务多元化战略,成功实现了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服务业的转型,在全球制造业竞争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对于企业管理者而言,立讯精密的成功经验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尤其是在资本运作与并购领域,王来春展现出的战略眼光和整合能力,值得深入学习。如果您想进一步了解资本运作与并购相关知识,提升企业管理与战略规划能力,欢迎关注资本运作与并购企业家高级研修班,该课程将为您提供专业的理论知识与实战案例分析,助力您在商业道路上取得更大的成功。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基于公开资料整理,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