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驱动产业变革的当下,移动机器人赛道正成为资本与市场关注的焦点。深圳市高工产业研究有限公司数据显示,2025 年以来,已有 30 家移动机器人产业链企业成功获得融资,融资案例多达 33 起(不含人形机器人领域),展现出该赛道强劲的发展活力。
从融资金额维度剖析,亿元级融资事件今年已发生 12 起。其中,深圳市元鼎智能创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元鼎智能”)作为泳池机器人领域的龙头厂商,单笔融资近 10 亿元,在众多企业中脱颖而出。此外,杭州蓝芯科技有限公司、云鲸智能创新(深圳)有限公司等企业也跻身亿元级融资行列。千万元级融资事件更为频繁,达 19 起之多,涉及深海智人(广州)技术有限公司、上海库萨科技有限公司、深圳深庭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深圳玄源科技有限公司在此区间内单笔融资额将近 1 亿元。
再看融资轮次分布,今年种子轮融资有 2 起,天使轮融资 6 轮,A 轮融资最为活跃,达 13 起,显示出初创企业在该赛道不断涌现且受到早期资本青睐。B 轮融资有 8 起,C 轮融资 3 轮,E 轮融资 1 起,表明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均能在市场中找到相应的资本支持,资本活跃度贯穿移动机器人企业成长的全生命周期。
中国电子商务专家服务中心副主任郭涛指出:“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传感器等产业链技术的飞速发展,移动机器人正广泛渗透至制造业、服务业、物流业等多元场景。这些领域对移动机器人的需求持续攀升,有力推动了其商业化进程,进而引发资本对该赛道未来发展的强烈看好,带火了融资热潮。”
从融资企业类型细分,在这 30 家获投企业里,机器人本体企业占比极高,多达 27 家,控制系统企业 1 家,传感器企业 1 家,人工智能芯片企业 1 家。在 27 家机器人本体企业中,主营业务横跨工业移动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庭院机器人、特种机器人、智能陪伴机器人等多个细分领域,凸显出移动机器人应用场景的持续多元化。
深圳市湾众咨询管理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邱思甥表示:“移动机器人赛道融资热度居高不下,根源在于其广阔的应用前景与巨大的市场潜力。在工业领域,移动机器人可显著提升生产效率、降低人力成本;物流行业中,能实现仓储和运输环节的自动化;服务领域内,餐饮配送、清洁服务等场景都有其用武之地。随着技术迭代升级与应用场景不断拓展,移动机器人市场正处于高速发展的上升期,自然吸引了大量资本涌入。”
以深海智人为例,其成功获得阿联酋电信集团旗下海底光缆承包商的订单,今年将向中东交付一台价值近千万美元的深海机器人 Phoenix600(凤凰座 600)。这不仅是中国深海机器人首次实现商业化出口,更标志着国产高端装备在全球海洋科技赛道实现了 “零的突破”,彰显出移动机器人在特种作业领域的巨大潜力与市场价值。
泳池清洁机器人行业同样展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TheBusinessResearch 研究机构数据表明,2024 年全球泳池机器人市场规模已达 9.8 亿美元,预计到 2029 年,这一数字将飙升至 19.4 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 14.7%。元鼎智能 CEO 汪洋称:“未来三年是技术从 40 分到 80 分的关键跃升期,比拼的是谁能更快、更稳地实现跨越。竞争核心将聚焦于产品、技术、渠道三重壁垒,而非单纯的低价竞争。” 这揭示了行业在快速发展阶段,技术创新与差异化竞争策略的重要性。
移动机器人赛道正处于技术、市场与资本深度融合的黄金发展期。从融资数据到应用场景拓展,从技术突破到市场规模增长,各方面均呈现出积极向好的态势。然而,行业发展并非一帆风顺,仍面临技术瓶颈、产业链不完善等诸多挑战。但随着资本持续注入与技术创新加速,移动机器人有望在更多领域实现规模化应用,重塑产业格局。
对于希望深入了解智能制造产业资本运作与并购策略,从而在移动机器人等相关赛道把握投资机遇、推动企业发展的人士而言,智能制造产业资本运作与并购高级研修班提供了系统学习与交流的平台。通过该课程,参与者可获取前沿的行业洞察与实操经验,为投身移动机器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基于公开资料整理,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