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租赁:转型“新引擎”,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发布日期:2024-12-04

在我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与完善的背景下,融资租赁作为传统金融的重要补充,正展现出其在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方面的独特价值。近日,第十七届中国融资租赁年会上,与会代表纷纷表示,融资租赁业要立足实体、服务实体,走专业化、差异化、特色化、产业化、国际化发展道路,为企业设备更新和产业转型升级赋能增效,为新质生产力培育提供切实支持。

融资租赁:实体经济的“助推器”

融资租赁作为一种与实体经济紧密连接的金融工具,其在促进设备更新、拉动社会投资、激发市场活力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据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租赁业工作委员会统计,截至2023年底,我国融资租赁行业总资产达到8.3万亿元,同比增长7.31%;2023年新增业务额约2.9万亿元,同比增长7.85%。这些数据充分展示了融资租赁行业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方面的强劲动力。

融资租赁不仅为企业提供了急需的资金支持,更通过引入先进设备和技术,助力企业提升生产效率、优化产业结构。特别是在当前全球经济复苏乏力的背景下,融资租赁成为众多企业转型升级、开拓市场的“助推器”。

绿色租赁:引领产业绿色发展

随着全球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理解和实践,绿色租赁作为融资租赁领域的重要分支,正逐步成为引领产业绿色发展的新力量。据《2024中国绿色租赁年度发展报告》数据,截至2023年底,我国绿色租赁市场总体规模已突破1.63万亿元,资产主要集中在清洁能源、基础设施绿色升级、绿色交通等领域。

绿色租赁的发展不仅有助于推动绿色低碳项目的落地实施,更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提升资金使用效率,为产业的绿色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未来,随着国家对绿色低碳发展的持续推动,绿色租赁的市场空间将进一步拓展,其在引领产业绿色发展方面的作用也将更加凸显。

风险把控:融资租赁的“生命线”

在融资租赁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风险把控成为行业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特别是在绿色金融领域,由于绿色低碳项目往往具有投资周期长、技术风险高等特点,融资租赁企业在开展绿色租赁业务时,更需要强化内部管理效能,提升项目风险的辨识与控制能力。

为此,业内专家建议,融资租赁企业应深入理解绿色低碳经济的发展本质,构建一套完备的评估机制,以加强对项目风险的辨识、量化及控制。同时,探索将环境、社会及治理(ESG)因素纳入风险评估体系之中,以全面提升绿色租赁项目的风险防控水平。

回归本源:融资租赁的“新篇章”

近年来,随着监管政策的不断完善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融资租赁行业正逐步回归本源,将“真做租赁,做真租赁”的理念贯穿于展业的各个环节。优化租赁业务结构、加强租赁物的规范性和适格性成为全行业合规发展的核心要点。

以金融租赁公司为例,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已明确要求金融租赁公司降低售后回租业务占比,提升直租业务占比。这一政策的出台,不仅有助于推动融资租赁行业的合规发展,更通过优化业务结构,提升了融资租赁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效率。

融资租赁展望未来

综上所述,融资租赁作为传统金融的重要补充,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未来,随着绿色金融、数字金融等新兴领域的不断发展,融资租赁行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市场机遇。同时,我们也应看到,风险把控、合规发展仍是融资租赁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只有不断提升专业能力与服务水平,才能确保融资租赁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赋能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基于公开资料整理,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