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周(4 月 7 日至 4 月 11 日),A 股市场先抑后扬,经历了一段跌宕起伏的行情。起初,市场遭遇短暂的急剧下挫,随后一系列维护资本市场稳定的政策 “组合拳” 全面出击,各政策协同共振,迅速扭转局势,推动市场稳步上扬。截至 4 月 16 日收盘,沪指实现了连续七日收阳的出色表现,彰显出强劲的韧性。值得注意的是,清明节假期之前,A 股已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尽管美国悍然宣布实施所谓的 “对等关税” 政策,对全球市场造成冲击,但 A 股凭借自身的强劲内核,展现出了超乎寻常的抗跌能力。
依据同花顺iFinD 数据,上证指数在 4 月 7 日下跌后,开启了连续 7 个交易日的上涨通道。到了 4 月 16 日,A 股三大指数走势出现分化,深证成指与创业板指出现回调迹象。
回顾近一周,A 股市场稳步回升的良好走势,充分印证了政策 “组合拳” 的显著成效。自 4 月 7 日起,面对外部冲击引发的市场波动,我国多部门迅速响应,紧密协作,果断推出一系列稳定股市的关键举措。从政策协同推进,到资金精准投入,再到市场各主体积极参与,各方力量拧成一股绳,共同守护了 A 股市场的稳定秩序,极大地提振了投资者的信心,有效阻断了市场风险向信用风险的蔓延。
协同举措齐发,A 股成功止跌反弹
近期,美国“对等关税” 政策如同一颗重磅炸弹,在全球资本市场掀起了惊涛骇浪,引发剧烈震荡。4 月 7 日,A 股市场也未能逃脱这波冲击,遭遇大幅调整。当日,上证指数和沪深 300 指数跌幅均超过 7%,市场弥漫着恐慌情绪。
然而,关键时刻,一系列政策“组合拳” 重磅出击,为市场注入了一剂强心针。维护资本市场稳定的核心力量纷纷登场:多项重磅政策紧急出台,类 “平准基金” 强势入场,“国家队” 果断出手,央企积极响应增持,银行、保险、证券公司、公募基金以及众多上市公司等市场主体纷纷行动起来,齐心协力力挺资本市场。
在各路资金的全力支持下,4 月 8 日,A 股市场成功止跌企稳,并在此后一路高歌猛进,走出 “七连阳” 的上扬行情。从 4 月 8 日至 15 日期间,上证指数累计涨幅达 5.52%;深证成指累计上涨 5.27%;创业板指累计涨幅更是高达 6.82%;北证 50 指数表现尤为突出,反弹幅度极为强劲,累计涨幅达到 25.10%。到了 4 月 16 日,A 股三大指数走势出现分化,截至收盘,沪指微涨 0.26%,深证成指下跌 0.85%,创业板指下跌 1.21%。
在政策“组合拳” 的有力护航下,A 股市场并未像外围股市那样陷入情绪化的大幅波动。相关报道显示,从振幅数据来看,上证指数在 4 月 8 日至 11 日期间,四天的振幅分别为 1.95%、3.71%、1.20%、1.19%。由此可见,上周 A 股市场堪称全球主要资本市场中,波动最小、运行最为平稳的股市。
光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瑞东指出,在4 月 7 日 A 股市场因外部关税政策扰动而面临严峻挑战的关键时刻,中央汇金充分发挥类 “平准基金” 的关键作用,果断再度增持 A 股市场。这一举措充分彰显了其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的坚定决心,迅速扭转了市场的悲观预期。它不仅及时调节了市场短期波动,更是对中国资本市场长期投资价值的有力背书。受此影响,4 月 8 日,A 股与港股的主要指数均呈现出企稳回升的良好态势,市场从先前的 “恐慌性抛售” 逐步回归至 “理性定价” 状态。
多元政策储备,全力提振市场信心
此次政策“组合拳” 的适时推出,正值美国大幅加税导致全球市场陷入动荡不安的艰难时期。
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认为,多部门联合发布政策稳定资本市场,打出这套政策“组合拳”,充分展现了坚定长期看好中国经济、全力力挺资本市场的决心。这不仅是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 “维护金融市场稳定” 部署的高效落实,更标志着中国资本市场稳市机制建设迈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
在此次稳市行动中,“中国版平准基金” 崭露头角,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4 月 7 日,中央汇金在盘中发布公告称,已再度增持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并明确表示未来将持续增持,致力于维护资本市场的平稳运行。4 月 8 日开盘前,中央汇金进一步明确自身在资本市场中作为 “国家队” 的重要定位,充分发挥类 “平准基金” 的关键作用。与此同时,中国人民银行表态,必要时将为中央汇金提供充足的再贷款支持。
申万宏源首席策略分析师傅静涛表示,中央汇金已逐步成长为稳定A 股市场的核心中坚力量。
除中央汇金外,中国诚通、中国国新等众多央企也纷纷宣布增持股票资产,进一步释放市场利好信号,极大地增强了投资者的信心。中国诚通发布公告称,旗下诚通金控和诚旸投资于当日增持ETF 以及央企股票,坚决维护资本市场的平稳运行。作为国务院国资委资本运营平台,中国诚通坚定看好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前景,并表示后续将持续大额增持央国企股票以及科技创新类股票。
4 月 8 日下午,国务院国资委明确表示,将全力支持推动中央企业及其控股上市公司积极作为,不断加大增持回购力度。
连日来,地方国资委、地方国资运营平台等相关主体也纷纷行动起来。有的召开专题座谈会,有的印发有关市值管理等方面的文件。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北京、上海、浙江、安徽、山东、四川等多地国资委,均已针对推动相关上市公司强化市值管理,切实维护全体股东权益以及资本市场稳定,持续提升投资价值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有力举措。
此次“国家队” 出手极为及时且果断,稳市政策储备丰富,这对整个市场信心的恢复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大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姚余栋认为,通过中国版 “平准基金” 机制,不仅为国内市场筑牢了一道坚固的 “防波堤”,更向全球传递出中国以开放姿态应对保护主义的坚定战略定力。央行、中央汇金、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的协同发力,标志着中国资本市场稳定机制正式迈入 “2.0 时代”。通过制度创新激发耐心资本的活力,运用市场化手段有效平抑市场波动,这既为中国经济转型争取到宝贵的时间窗口,也为全球金融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与方案。
长资入场助力,稳固市场运行根基
此次股市在经历大幅震荡后成功企稳回升,再度让市场深刻认识到,中长期资金在维护市场平稳健康运行方面,发挥着“压舱石” 和 “稳定器” 的关键作用。
4 月 8 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印发《关于调整保险资金权益类资产监管比例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其中明确提出上调权益类资产配置比例上限。通过简化档位标准,将部分档位偿付能力充足率对应的权益类资产比例上调 5%,进一步拓展了权益投资的空间,为实体经济源源不断地提供更多股权性资本。
姚余栋分析认为,《通知》中的这一调整预计将释放数千亿元的增量资金,并通过“集中度比例松绑 + 税延账户合并” 等政策,引导保险资金精准投向新质生产力领域(如半导体、AI 等)。保险资金作为耐心资本,其长期属性与 “平准基金” 的逆周期操作形成互补,进一步夯实市场底部支撑。
4 月 8 日,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表示,近日已主动增持国内股票,并将继续增持;在积极开展股票投资的同时实现基金安全和保值增值。
中国人保、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太保等多家险企也纷纷表态,坚信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坚定看好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前景。中国太保表示,已于4 月 7 日增持了宽基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等产品,未来将继续增持代表中国未来经济发展方向的优质资产。
此外,公募基金也在积极行动。4 月 8 日,博时基金、鹏扬基金、招商基金等宣布运用固有资金投资旗下权益类公募基金,坚定看好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
上市公司也纷纷拿出真金白银大笔回购和增持。据万得资讯不完全统计,上周共有299 家上市公司发布回购公告,137 家公司发布增持公告。各家商业银行加快落地回购增持贷款,其中,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等多家银行授信金额均在百亿元以上。
监管部门也在持续优化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4 月 11 日,深交所召开中长期资金投资策略会。深交所负责人表示,围绕产品供给、优化环境、对接服务等关键领域,助力打通中长期资金入市的卡点堵点,包括在产品端完善股债基衍的产品供给,在制度端优化机制提升交易便利度,在服务端靶向施策构建服务矩阵。深交所将继续携手各方主体,持续优化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以 “长期主义” 之光照亮 “价值投资” 之路,共同推动市场回稳向好。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基于公开资料整理,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