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位知名投资人在接受采访时透露,其所在的天使基金近几个月陆续退出此前投资的具身智能项目,原因是该领域商业落地路径尚不明晰。这一言论,瞬间在投资市场上激起千层浪。
资本追求利益无可厚非。但从风险投资行业的长远发展,以及人形机器人产业的成长轨迹来看,单纯基于“赚快钱” 思维做出的投资决策,很可能对风险投资生态与技术创新的良性发展造成阻碍。部分投资人秉持 “短平快” 的投资理念,期望投资的企业能在一年甚至半年内实现盈利回报。这种做法,更像是在股市里投机炒作,背离了风险投资的初衷。
事实上,风险投资与炒股有着本质区别。炒股侧重追求确定性收益,希望快速套现离场;而风险投资则凭借专业的认知与判断力,助力创新活动,并在这一过程中收获回报。中国本土风险投资兴起于信息技术广泛普及的时代,当时美国硅谷引领着全球的创新潮流,催生出众多新颖的商业模式。中国创业者借鉴这些模式,并结合本土市场特点进行改造,凭借中国庞大的市场规模,成功孵化出一批大型企业。
相当数量的中国本土投资人,在这股跟随式创新的浪潮中收获颇丰,享受了“风口” 带来的红利。多数情况下,只要投资者群体持续提供充足的资金,跟随式创新企业就能通过烧钱吸引流量,构建起自身的网络生态,短时间内实现估值大幅攀升,最终通过上市或被并购成功退出,获得丰厚的回报。
然而,当下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商业红利正逐渐消退,新一轮技术革命尚处于孕育阶段。一部分中国风险投资者失去了以往跟随式创新的捷径,赚快钱的逻辑也难以为继。当前,以智能技术为核心的商业化落地路径尚不清晰,这本是风险资本助力创新的关键时期。但部分风险投资者,由于长期习惯获取确定性收益,难以适应新的投资环境。为此,中国政府近年来不断倡导发展“耐心资本”,践行 “长期主义” 投资理念,并出台了一系列改革举措。
风险投资作为推动科技创新和企业成长的关键力量,我国在借鉴硅谷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构建起本土风险投资体系。需要明确的是,“风险” 是对技术与商业创新过程中系统性、结构化不确定性的描述,并非单指投资亏损的风险。风险投资机构的核心能力,在于通过专业的认知和判断,降低创新过程中的高失败率与长期不可预测性,平衡风险与回报。
我国部分风险投资机构,以往主要通过投资模仿硅谷模式的本土企业获利,这类投资经过筛选,相对较为安全。但对于一些缺乏成熟模式借鉴的创业项目,部分机构在投资过程中过度使用对赌、回购条款,甚至采用明股实债的方式,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科技创新的步伐。
如今,智能技术革命已然来临。部分中国风险投资机构仍试图依赖成熟模式进行投资,规避早期投资的风险。但现实情况是,OpenAI 拒绝开源其核心技术,英伟达也禁止向中国出售高端芯片。这种等待、跟随的投资模式,极有可能使我国在 AI 革命中掉队。正如深度求索创始人梁文锋所言,部分中国公司习惯依赖他人的技术创新,通过应用变现赚取利润。他认为,创新不能仅仅依靠商业利益驱动,中国企业必须摆脱搭便车的思维,超越这一阶段。DeepSeek 正是凭借创新精神,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在当前美国实施技术封锁的背景下,对于我国的创新发展而言,若不加快自主创新的步伐,很可能错失参与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机遇。真正的风险投资和创新发展,需要耐心资本的长期支持,秉持以创新为导向的投资理念,而非一味追求短期利益。因此,我们不应轻视中国的技术与产业创新能力。延续过去的拿来主义,虽能在短期内保障个人投资安全,但会让我们错失技术革命的时代机遇。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基于公开资料整理,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