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激烈角逐中,蔚来汽车近期凭借一系列举措成功吸引了市场目光,其市值也再度突破千亿大关。这一成绩的取得,不仅源于产品端的精准发力,更得益于公司在成本控制、运营效率提升等多方面的深度变革。
产品驱动市值上扬
8 月 21 日晚间,蔚来发布全新 ES8,作为一款定位全场景科技旗舰的 SUV 车型,其预售价较上一代 ES8 的正式售价大幅降低 11 万元以上。这一极具竞争力的价格策略迅速在市场中引发强烈反响。二级市场随即给出积极反馈,8 月 22 日,蔚来在港股涨幅一度逼近 10%,8 月 21 日晚间美股收盘涨幅达 9.27%,其间涨幅一度逼近 12%。此前,蔚来发布纯电大三排 SUV 车型乐道 L90 时,也曾在港股、美股迎来大涨。截至 8 月 26 日,蔚来港股股价为 49.54 港元,总市值达 1112.67 亿港元;美股股价为 6.09 美元,总市值为 137.91 亿美元(约合人民币超 1000 亿元),在去年 10 月后的近一年内,成功重返千亿市值俱乐部。
全新 ES8 虽定价降低,但在产品力上却实现了全面升级。外观方面,拥有 5280mm 超长车身和 3130mm 轴距,成为中国最大的纯电 SUV。标志性的悬浮车顶、同级最大纯平侧窗、升级的双层晶钻日行灯、行业最长的光刃尾灯以及智能高清投影大灯,共同塑造出极具辨识度与未来感的车身造型。内饰上,环抱式座舱搭配 “流光三叠” 氛围灯、Skyline 数字天际线,营造出沉浸式豪华体验。同时,选用 Nappa 真皮、金属拉丝音响罩盖、云影真木等材质,从细节处彰显高端品质。
在空间布局上,全新 ES8 提供六座和七座两种选择,座舱面积达 6.2 平米,拥有同级最佳的纵向乘坐空间和 4.7 平米的超大总透光面积,包括 1.4 平方米的同级最大天幕。储物空间同样出色,坐满六人时仍具备 777L 装载能力,前备舱和后备箱的超大容积,可轻松实现 “6 人 12 箱” 的储物需求。在舒适体验上,6 座车型标配三把零重力座椅,第三排座椅支持 130º 大躺角模式,配合智能五区空调、8.8L 电动开合智能冰箱、242 处隔音优化以及同级最大 1.7㎡智能调光隐私车窗,为用户带来尊享级乘坐感受。在视听体验上,蔚来天琴 8.1.4.2 沉浸声系统搭配前后双杜比视界影院,配合全球首发的 “流光溢彩” 观影氛围灯,打造出全感官极致视听盛宴。性能方面,全新 ES8 搭载蔚来最新一代全域 900V 高压架构,标配 102kWh 电池,配合 520kW 前后双电机,零百加速仅需 3.97 秒,CLTC 综合续航里程达到 635 公里,且在底盘调校、空气动力学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优化。
成本控制与运营变革成效显著
蔚来之所以能够在全新 ES8 上实现 “降价增配”,背后是一系列成本控制与运营效率提升措施的支撑。在供应链管理方面,蔚来近期推进组织变革,落地 “基本经营单元”(Cell Business Unit, CBU)经营机制,将公司所有经营活动拆分为多个独立核算的基本单元,每个单元明确 ROI(投入产出比)指标,并建立严格考核与奖惩机制。这一变革推动公司从 “要预算” 向 “拼经营” 转型。例如,李斌亲自参与核心零部件价格谈判,引入立讯精密的成本管理模式,并通过平台化策略降低零部件成本,新平台座椅成本下降 10%,自研智驾芯片的应用更是使单车成本降低超 1 万元。
在生产环节,长期以来,蔚来与江淮的代工合作虽在早期助力其快速实现产品量产,但随着发展,却成为利润的拖累。每卖出一辆车,蔚来需向江淮支付固定代工费用及不低于售价 5% 的毛利分成。据估算,截至 2024 年底,蔚来为此支付的费用超 25 亿元。此外,江淮对供应链的强行规定,导致蔚来在零部件采购上缺乏主导权,供应链管理问题频出。随着 NeoPark 园区竣工、自有生产资质获批,蔚来与江淮彻底分离,江来先进制造公司将注销。这一变革预计到 2026 年可使单位制造成本下降 30% 左右,为实现盈利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在服务与售后领域,蔚来同样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将高成本的自营服务(如喷漆业务)外包,效率提升 75%;迁移售后总仓后租金下降 70%,节约成本超 2 亿元,并实现售后服务业务 2024 年全年盈利。在渠道整合上,合并蔚来与子品牌乐道的交付渠道,偏远地区销售负责人由蔚来区域总经理兼任,有效提升资源复用效率。
研发投入的理性回归
蔚来自成立以来,累计研发投入超过 600 亿元,其中充换电领域累计投入超过 180 亿元。如此高额的研发投入,曾引发外界对于其资金使用效率的质疑。对此,蔚来创始人李斌表示,600 亿研发投入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底层技术研发,这不仅对蔚来自身有利,也为整个行业培养人才、贡献技术力量;核心零部件研发,如芯片、电驱、电池包等;车型研发,包括应用层的软件研发。李斌坦言,虽不能保证每一分钱都高效使用,但从 CEO 角度,已根据不同研发类型设定回报目标与评估周期,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每个项目都进行 ROI 闭环管理,确保资源投入到真正能为用户创造价值、为公司创造收益的项目中。蔚来将通过提效,用更少的经济投入,获得更好的产品研发和技术成果,而非盲目缩减研发范围。
蔚来此次重返千亿市值,是其在产品、成本、运营及研发等多维度协同变革的成果体现。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日益白热化的当下,蔚来正逐步摆脱以往 “烧钱” 的发展模式,回归基本面,通过精细化管理与技术创新,探索可持续的盈利增长路径。对于众多在资本市场寻求突破、在行业竞争中谋求发展的企业而言,蔚来的变革历程具有重要借鉴意义。若想深入了解企业在资本运作、成本控制、研发管理等方面的成功经验与实操技巧,资本运作与并购企业家高级研修班(https://www.bjs.org.cn/cc/16514/705.html)提供了专业学习与交流的平台,助力企业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把握机遇,实现战略目标。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基于公开资料整理,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