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行还在狂飙!股价涨幅登顶,总市值与工行仅差 0.15 万亿:银行板块估值重构下的龙头博弈


2025 年 9 月中旬,A 股银行板块迎来 “大象起舞” 的罕见行情 —— 中国农业银行(以下简称 “农行”)股价持续狂飙,截至 9 月 18 日收盘,农行 A 股股价报 4.86 元 / 股,较 8 月初的 3.62 元 / 股累计上涨 34.2%,同期沪深 300 指数涨幅仅为 8.5%,农行股价涨幅在 A 股上市银行中登顶;总市值达 2.85 万亿元,与 “宇宙行” 中国工商银行(以下简称 “工行”)的 2.99 万亿元总市值差距缩小至 0.15 万亿元,创下 2010 年农行上市以来两者市值最接近的纪录。这一现象不仅打破了银行板块 “低波动、低弹性” 的传统认知,更反映出在宏观政策引导、资金配置需求变化及银行基本面分化的背景下,A 股银行板块正迎来估值重构,头部银行的市场地位与竞争格局也随之生变。

一、股价与市值表现:农行 “狂飙” 的量化特征与市场对比

(一)股价涨幅:领涨银行板块,跑赢大盘指数

从股价表现来看,农行的上涨呈现 “持续性强、涨幅显著” 的特征。8 月 1 日至 9 月 18 日,农行 A 股股价从 3.62 元 / 股一路攀升至 4.86 元 / 股,期间仅出现 3 次单日跌幅超 1% 的调整,最大回撤幅度不足 5%,上涨趋势极为稳健;累计涨幅 34.2%,不仅远超同期 A 股上市银行平均涨幅(12.8%),还大幅跑赢沪深 300 指数(8.5%)、上证综指(7.2%),成为 A 股市场中表现最亮眼的大盘蓝筹股之一。

从细分板块对比来看,农行的涨幅在国有大行中遥遥领先 —— 同期工行股价上涨 18.5%,建行上涨 16.3%,中行上涨 14.7%,交行上涨 12.1%;即便是以 “高成长” 为标签的股份制银行,如招商银行、平安银行,同期涨幅也仅为 22.6%、19.8%,均不及农行。湘财证券银行业分析师在最新研报中指出,“农行此次股价领涨,打破了过去‘工行稳坐市值第一、招行领涨股份制银行’的固有格局,反映出市场对银行板块的估值逻辑正在从‘规模优先’转向‘质量与成长并重’”。

(二)市值差距:与工行 “贴身肉搏”,龙头地位博弈加剧

市值层面,农行与工行的差距持续缩小。截至 9 月 18 日,农行 A 股总市值 2.85 万亿元,工行 A 股总市值 2.99 万亿元,两者差距仅 0.15 万亿元,较 8 月初的 0.42 万亿元大幅收窄;若以港股市值计算(农行港股总市值 2.68 万亿港元,工行港股总市值 2.81 万亿港元),差距进一步缩小至 0.13 万亿港元,创下历史最低值。

从市值变动趋势来看,8 月初至 9 月 18 日,农行 A 股市值增加 7100 亿元,工行 A 股市值增加 3800 亿元,农行的市值增长规模是工行的 1.87 倍。市场人士分析,若农行股价继续保持当前涨幅,而工行增速放缓,未来 1-2 个月内,农行有望超越工行,成为 A 股市场市值最高的银行股,甚至跻身 A 股总市值前三(当前 A 股总市值前三为贵州茅台、宁德时代、工行)。

(三)交易活跃度:成交量与资金关注度同步提升

伴随股价上涨,农行的市场交易活跃度也显著提升。9 月 18 日,农行 A 股成交额达 286 亿元,创下 2015 年以来的单日成交额新高;8 月 1 日至 9 月 18 日,农行 A 股累计成交额达 3280 亿元,较去年同期的 1250 亿元增长 162.4%,资金关注度大幅提升。

从资金流向来看,北向资金与险资是推动农行股价上涨的核心力量。截至 9 月 18 日,北向资金持有农行 A 股数量达 18.6 亿股,较 8 月初增加 5.2 亿股,累计净买入金额达 89 亿元;险资方面,据银保监会数据,2025 年二季度险资增持农行股票 12.3 亿股,持仓占比从 3.2% 提升至 4.5%,成为农行前十大流通股东中增持幅度最大的机构。

二、驱动逻辑:政策、基本面与资金面的三重共振

(一)宏观政策引导:稳增长与低利率环境的双重利好

2025 年下半年以来,国内宏观政策的调整为农行股价上涨提供了重要支撑,核心体现在两大方面:

  1. 稳增长政策加码,利好县域与普惠业务:农行在县域市场与普惠金融领域具有天然优势 —— 截至 2025 年 6 月末,农行县域贷款余额达 8.2 万亿元,占全行贷款总额的 38%,在国有大行中占比最高;普惠小微贷款余额达 2.1 万亿元,同比增长 25.3%,增速高于全行贷款平均增速(12.8%)。2025 年 7 月,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巩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的若干政策措施》,明确提出 “加大对县域经济、乡村振兴、普惠小微的金融支持力度”,并对相关贷款实施 “定向降准”(县域贷款占比超 30% 的银行可享受 0.5 个百分点的降准优惠),农行成为政策最大受益方之一。据测算,此次定向降准可为农行释放长期资金约 800 亿元,降低资金成本约 15 亿元,直接提升净利润水平。

  1. 低利率环境下,高股息资产吸引力凸显:2025 年 6 月以来,央行多次降息,银行间市场利率持续下行,7 天逆回购利率降至 1.8%,10 年期国债收益率降至 2.5% 以下。在 “资产荒” 背景下,高股息率的银行股成为机构资金的 “避风港”。截至 9 月 18 日,农行 A 股股息率达 5.8%(以 2024 年每股分红 0.2222 元计算),不仅高于工行的 5.2%、建行的 5.1%,还远超 10 年期国债收益率与银行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对险资、社保基金等追求稳定收益的长期资金具有极强的吸引力。

(二)基本面支撑:营收与利润增速领先,资产质量持续优化

农行股价的狂飙并非单纯的政策驱动,而是有坚实的基本面作为支撑。2025 年半年报显示,农行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 3860 亿元,同比增长 11.2%;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480 亿元,同比增长 12.5%,营收与净利润增速均在国有大行中排名第一,且连续 6 个季度保持两位数增长,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上半年上市银行营收平均增速 6.8%,净利润平均增速 8.5%)。

从业务结构来看,农行的增长动力主要来自三大板块:

  1. 县域金融业务:上半年县域业务实现营收 1520 亿元,同比增长 14.3%,占总营收的 39.4%,其中县域个人贷款(含农户贷款、县域消费贷款)余额同比增长 18.7%,带动零售贷款利息收入增长 16.2%。

  1. 普惠金融业务:上半年普惠小微贷款利息收入达 320 亿元,同比增长 28.5%,同时因风险控制得当,普惠小微贷款不良率仅为 1.2%,低于全行贷款不良率(1.45%),实现 “量增、价稳、质优” 的良性循环。

  1. 中间业务:上半年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达 680 亿元,同比增长 15.8%,其中理财业务收入增长 22.3%(农行 “农银汇理” 理财产品规模突破 2.5 万亿元),银行卡业务收入增长 18.6%,中间业务占比从 2024 年的 16.8% 提升至 17.6%,业务结构持续优化。

资产质量方面,农行也表现亮眼。截至 2025 年 6 月末,农行不良贷款率为 1.45%,较 2024 年末下降 0.08 个百分点,连续 8 个季度下降;拨备覆盖率达 286%,较 2024 年末提升 12 个百分点,风险抵御能力进一步增强。良好的资产质量与盈利能力,为股价上涨提供了基本面背书。

(三)资金面推动:机构配置需求提升,散户资金跟风入场

从资金层面来看,农行股价的上涨是 “机构主导、散户跟进” 的结果。一方面,险资、社保基金等长期资金因 “资产荒” 持续增配高股息银行股 —— 据测算,2025 年上半年险资在银行板块的配置比例从 18.5% 提升至 22.3%,其中农行是增持重点;另一方面,北向资金也持续加仓,认为农行在县域与普惠领域的优势 “具有稀缺性”,且估值仍处于历史低位(截至 9 月 18 日,农行市净率 0.85 倍,低于工行的 0.92 倍、建行的 0.88 倍,仍处于破净状态)。

散户资金的跟风入场进一步放大了上涨行情。随着农行股价持续领涨,社交媒体与股票论坛中关于 “农行补涨机会” 的讨论热度显著提升,某股票社区数据显示,9 月以来关注农行的用户数量增长 120%,日均发帖量增长 180%,大量散户投资者因 “股价低、市值大、风险小” 选择入场,推动成交量持续放大。

三、对银行板块与 A 股市场的影响:估值重构与格局重塑

(一)银行板块估值重构:从 “规模导向” 到 “特色优势”

农行的股价狂飙,正在推动银行板块估值逻辑的转变。过去,银行股的估值主要依赖 “资产规模、网点数量” 等传统指标,工行因 “规模最大” 长期享有估值溢价;如今,市场更关注银行的 “特色业务优势、盈利增速、资产质量”,具备细分领域竞争力的银行开始获得更高估值。

从估值水平来看,截至 9 月 18 日,农行市净率 0.85 倍,虽仍低于 1 倍的 “净资产线”,但较 8 月初的 0.65 倍提升 30.8%,估值修复幅度显著;同期工行市净率从 0.78 倍提升至 0.92 倍,涨幅 17.9%,农行的估值修复速度远超工行。这种差异反映出市场对 “县域金融、普惠金融” 等特色业务的认可 —— 在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等国家战略推动下,具备县域资源优势的农行,未来增长空间被持续看好,估值溢价逐步显现。

此外,农行的上涨还带动了整个 “县域金融概念股” 的活跃,常熟银行、张家港行等深耕县域市场的城商行、农商行,同期股价涨幅也均超 20%,银行板块内部呈现 “特色业务驱动估值分化” 的新格局。

(二)A 股市场风格切换:大盘蓝筹股重获关注

农行作为 A 股市场的 “超级大盘股”(总股本 3509 亿股),其股价持续狂飙也推动 A 股市场风格从 “中小盘成长” 向 “大盘蓝筹” 切换。8 月 1 日至 9 月 18 日,上证 50 指数(以大盘蓝筹股为主)上涨 15.6%,远超创业板指(上涨 8.2%)、中证 1000 指数(上涨 7.5%),市场资金开始从高估值成长股向低估值蓝筹股转移。

这种风格切换的核心原因在于 “性价比”—— 当前 A 股市场中,部分成长股估值仍处于历史高位(如新能源、AI 板块平均市盈率超 50 倍),而银行股平均市盈率仅 6.8 倍,市净率 0.75 倍,处于历史最低 10% 分位,估值安全边际显著。在宏观经济复苏节奏放缓、市场风险偏好下降的背景下,低估值、高股息的大盘蓝筹股成为资金的 “避险选择”,农行作为银行板块的领涨龙头,自然成为资金配置的核心标的。

(三)银行龙头格局博弈:工行 “第一” 地位受挑战

长期以来,工行凭借 “资产规模最大、全球市值最高” 的优势,稳坐 “全球银行龙头” 宝座。但此次农行的崛起,正在挑战工行的龙头地位 —— 从市值差距缩小,到营收、利润增速领先,再到特色业务优势凸显,农行与工行的 “龙头之争” 已进入白热化阶段。

从未来发展来看,两者的竞争焦点将集中在三大领域:一是县域与普惠金融,农行具有先发优势,而工行也在加大县域市场投入,2025 年上半年工行县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 16.5%,增速较去年提升 3.2 个百分点;二是数字化转型,工行在金融科技投入上力度更大(2024 年金融科技投入超 400 亿元),而农行则聚焦 “数字乡村” 建设,推出 “农银 e 管家” 等特色数字化产品,上半年县域数字化客户数增长 22%;三是国际化业务,工行海外资产规模与网点数量领先,而农行则重点拓展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的县域相关业务,海外营收占比逐步提升。

业内人士认为,农行与工行的 “龙头博弈” 并非零和游戏,而是将推动整个银行板块的竞争力提升 —— 两者在特色业务领域的竞争,将促使其他银行加快差异化布局,进而推动银行板块整体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增强。

四、资本运作视角:银行股估值提升与企业 IPO 的借鉴意义

农行股价与市值的突破,不仅为银行板块带来估值修复机会,也为其他企业的资本运作提供了借鉴 —— 尤其是在 “低估值、高股息、强基本面” 的逻辑下,企业如何通过业务优化、合规经营、投资者沟通,实现市值的合理提升,成为资本运作的核心命题。

对于拟上市企业而言,农行的案例揭示了三大资本运作启示:一是 “基本面是市值的基石”,只有具备持续盈利能力与良好的资产质量,才能获得市场长期认可;二是 “特色业务是估值的溢价来源”,在同质化竞争中,具备细分领域优势的企业更容易获得估值溢价;三是 “投资者沟通是市值管理的关键”,农行通过定期披露县域业务、普惠业务的进展,主动向市场传递成长逻辑,有效提升了投资者信心。

对于拟上市企业的管理层、资本运作团队而言,掌握 “基本面优化、估值逻辑构建、投资者关系管理” 的核心能力,是确保 IPO 顺利推进、上市后市值稳定增长的关键。在此背景下,企业资本运作与 IPO 上市实务研修班(课程详情可点击链接了解:https://www.bjs.org.cn/cc/16514/703.html)为相关人士提供了系统学习的平台。该课程聚焦企业 IPO 全周期的资本运作策略,深入解读基本面梳理、估值定价、投资者沟通、上市后市值管理等实战内容,结合农行、工行等大盘蓝筹股的市值管理案例,帮助学员掌握 “从 IPO 筹备到上市后市值提升” 的全流程操作要点,助力企业在资本市场实现价值最大化。

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基于公开资料整理,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