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消费需求升温下的结构性变化
2025年的618大促,在国补政策的加持下再次激发了消费热情。但与以往不同的是,消费者对商品价格的关注之外,开始更重视履约效率、服务体验以及品牌背后的价值认同。这不仅考验着商家的运营能力,也推动着电商平台的角色转变——从“交易撮合者”向“经营赋能者”演进。
在这一背景下,以内容为核心驱动力的兴趣电商平台,如抖音电商,正成为中小商家获取增长的新土壤。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抖音电商平台累计服务商家数量达460万,同比增长50%;超过1000个商家店播销售额破亿元,2.1万个商家销售额破千万元。这些数字的背后,是平台在内容、流量、政策等多维度的持续投入。
内容驱动:让商家被看见、被理解
内容,已经成为连接用户与商家的新桥梁。在抖音电商上,内容不仅是吸引流量的工具,更是构建品牌认知、提升转化效率的关键手段。
以湖北潜江的肥肥虾庄为例,其参与“宝藏原产地”溯源活动期间,仅直播首日就售罄5万多单小龙虾。这背后,是商家基于短视频种草、直播间讲解、数据反馈等多元内容形式的系统化运营。线上销售带来的用户画像,也为线下门店选址和产品定制提供了依据。
同样焕发生机的还有广州老字号“皇上皇”,其通过账号矩阵布局、达人联动和节日营销,成功将广式腊味推向全国市场,年货节期间成交额突破2200万元,其中80%来自省外用户。
内容的力量还体现在阿么手工女鞋的爆款打造中。通过粉丝互动、实时反馈、快速迭代,该品牌将产品研发的“方向盘”交给了消费者,最终打造出适配年轻群体需求的爆款穆勒拖,618首日即售出3000多双。
平台赋能:从降本到增效的全链路支持
中小商家的成长离不开平台的长期“浇水”。抖音电商近年来不断优化商家扶持体系,推出包括免佣政策、推广费返还、运费险降低、保证金减免等多项措施,帮助商家减轻经营负担。
据平台披露,截至2025年5月,已为商家节省成本超110亿元。同时,围绕“FACT+S”模型、“CORE”方法论、“小商家帮扶基金”等机制,平台也在帮助商家建立系统性运营能力。
在618等关键节点,平台进一步加码资源投入,围绕“更大规模、更优货品、更好体验”三大方向,释放亿级现金补贴与千亿级流量资源,助力商家实现爆发式增长与稳定经营并重。
从“爆单”走向“长红”:商家的战略选择
尽管“爆单”仍是商家追逐的目标之一,但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电商环境中,持续稳定的增长才是真正的考验。越来越多的中小商家意识到,仅仅依靠大促节点难以支撑全年业绩,必须通过日常内容运营、用户关系维护和品牌建设来实现“细水长流”。
这种转变要求商家不仅要懂产品、懂价格,更要懂内容、懂用户、懂平台规则。而抖音电商等平台提供的不只是销售渠道,更是一套完整的“经营操作系统”,帮助商家从“被动接单”转向“主动增长”。
正如多位商家所言:“将直播电商列为战略级项目重点培育”“展示自己,拥抱新客群”“用好抖音”,已成为当前中小品牌发展的共识。
平台与商家共生,是电商新时代的核心逻辑
当电商大促回归本质,比拼的不再是短期流量的堆砌,而是平台对商家成长的持续赋能能力。谁能更好地理解用户、服务商家、构建生态,谁就能在存量竞争中赢得结构性机会。
对于希望深入理解平台经济运作机制、掌握企业增长底层逻辑的管理者而言,【战略落地总经理高级研修班】提供了一个系统学习与实践结合的专业路径。课程由中国社会科学院AMP项目联合打造,旨在帮助企业管理者提升战略思维与执行能力,应对复杂商业环境下的挑战。详情请访问这里。
在平台与商家共生共荣的时代,谁能真正读懂用户、服务好商家,谁就能在这场“慢火炖煮”的增长竞赛中走得更远。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基于公开资料整理,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