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4 月《国务院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业界称 "新‘国九条’")重磅发布以来,资本市场迎来系统性变革。在顶层设计引领下,"1+N" 政策矩阵持续完善,不仅重构了市场基础制度框架,更推动监管逻辑向现代化转型。随着一系列改革措施落地见效,中长期资金加速涌入市场,投资者预期显著回暖,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特别是新质生产力的能力不断跃升,全新生态正在加速形成。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指出,新"国九条" 实施一年间,资本市场生态发生深刻变革。在投融资综合改革推动下,一方面,社保基金、保险资金、公募基金等中长期资金加速布局,机构投资者队伍不断壮大;另一方面,融资市场结构更趋合理,上市融资与再融资活动更显均衡。特别是自去年 9 月 24 日起,市场赚钱效应逐步显现,投资者信心得到有效提振。
市场活跃度显著提升成为改革成效的直观体现。Wind 数据显示,自新 "国九条" 发布以来的 251 个交易日(截至 2025 年 4 月 24 日),A 股市场日均成交额攀升至 1.23 万亿元,较 2023 年全年水平增长 40%;融资融券余额也从阶段性低点的 1.37 万亿元增长至 1.81 万亿元。分红与回购规模更是创下历史新高,2024 年全市场分红总额达 2.4 万亿元,上市公司回购金额达 1476 亿元,超过同期 IPO、再融资及减持规模总和,沪深 300 指数股息率达 3.4%,标志着投融资平衡的市场格局加速构建。
中长期资金作为市场稳定发展的关键力量,在改革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监管部门围绕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出台系列政策举措,建立长周期考核机制,创新推出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证券基金保险互换便利等政策工具,着力构建支持"长钱长投" 的制度环境。截至 4 月 24 日,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政策已惠及超 500 家上市公司,授信额度达 1103.4 亿元;央行组织开展的两批互换便利操作规模超千亿元;第二批保险资金长期股票投资试点机构获批额度 1120 亿元。
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田轩认为,资本市场"长钱长投" 制度体系持续完善,通过实施 3 年以上长周期考核、上调保险资金权益投资比例上限等举措,推动养老金、保险资金等稳定资金持续入市,有效增强了市场内在稳定性,促进了投融资平衡。面对外部环境变化,中央汇金、全国社保基金等机构纷纷表态加码 A 股投资,众多央企积极开展回购增持,充分彰显市场生态优化带来的信心提振。
在服务新质生产力方面,资本市场改革持续发力。"科创板八条"" 并购六条 " 等配套政策相继出台,围绕科技企业融资需求,加快培育长期资本和耐心资本,创新金融产品供给。以广州金控发行全国首单低空经济科技创新公司债券为代表,截至目前科技创新债发行规模已达 1.27 万亿元。股权融资领域,2024 年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新上市公司中高新技术企业占比超 90%,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市值占比突破 40%,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的效能显著提升。
田轩指出,一年来资本市场通过提升上市标准、完善科创属性评价体系,从源头把好企业质量关,市场包容性和适应性不断增强,多层次市场体系更加健全,为科技创新企业提供了有力支持。证监会主席吴清表示,将以深化投融资综合改革为核心,持续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进一步提升市场包容性与规则透明度,完善全链条服务体系,加大对优质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迈向新台阶。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基于公开资料整理,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