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A股定增市场回暖,新质生产力成为新风口
发布日期:2025-03-26

在资本市场的持续演变中,2025 年A股定增市场迎来显著回暖,这一趋势吸引了众多市场参与者的目光。据统计,2025年一季度虽尚未结束,定增募资规模已突破千亿元,这一数据不禁让人联想起2015年定增市场的黄金时代。不过,此次定增热潮与以往有着本质区别,资金投放更加精准,新质生产力成为重点布局方向。 

一、定增市场回暖:数据彰显活力 

自2024 年四季度 “924行情” 启动后,定增市场逐渐走出低谷。Wind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仅有100家上市公司完成定增,募资总额为1194.85亿元。随后,市场热度回升,2024 年四季度,39家上市公司通过定增成功募资535.67亿元。步入2025 年一季度,定增市场热度进一步攀升,33家上市公司完成定增,募资额达1132.54亿元,较2024 年同期的662.08亿元大幅增长71%,且这一规模已达到2024 年全年1546.27亿元的73%,创下2022 年以来单季度的峰值,资本聚集速度远超市场预期。 截至3 月24 日,以定增股份上市日统计,自2024 年四季度以来,已有77个定增项目顺利落地,A股定增市场实际募资额高达1668.21亿元。从收益情况来看,按最新收盘价计算,在已落地的定增项目中,采用后复权口径统计,有67个项目处于浮盈状态,占比近九成。 此外,定增市场复苏的另一显著信号是百亿级定增项目数量的增加。2025 年以来,已有4家上市公司完成百亿级定增,其中,国联民生表现突出,通过两次定增共募资315亿元,用于收购民生证券股权,进一步优化公司业务布局。

二、机构踊跃参与:公募私募齐发力

在定增市场中,机构投资者的动向至关重要。公募基金作为重要参与者,其参与度是衡量市场热度的关键指标。根据公募排排网数据统计,截至3 月24 日,2025 年以来,12家公募机构参与了17家A股上市公司的定增,合计获配金额55.89亿元。按3 月24 日收盘价计算,这些项目合计浮盈14.00亿元,其中财通基金年内获配定增金额18.45亿元,浮盈5.11亿元。 私募证券管理人在定增市场中同样表现出色。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截至3 月19 日,2025 年以来,17家私募证券管理人通过旗下产品参与了11家A股上市公司的定向增发,累计获配金额9.80亿元。以3 月19 日收盘价计算,这些私募的定增投资已实现账面浮盈5.86亿元。 排排网财富研究部副总监刘有华分析称:“在未来定增市场,机构投资者凭借专业的投资能力和雄厚的资金实力,将继续主导市场,这将有助于提升定增市场的稳定性。”

三、资金流向:聚焦新质生产力

回顾近10 年定增市场的发展历程,可谓跌宕起伏。2015 年至2017 年,定增市场迎来黄金时期,每年融资金额均突破万亿元,2016 年更是达到1.69万亿元的历史峰值。然而,2021 年至2024 年,随着政策收紧,定增市场规模大幅缩水,定增家次和金额近乎腰斩。2023 年8 月,证监会发布《统筹一二级市场平衡优化IPO、再融资监管安排》,进一步收紧监管,导致2024 年全年定增规模降至1730.52亿元,创近年来新低。 但自2024 年9 月起,证监会发布《关于深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改革的意见》等文件,并购重组和定增的政策限制有所放宽,定增市场逐渐回暖。到2025 年一季度,定增市场呈现爆发式增长,单季度规模突破千亿元。 资深投行人士王骥跃指出,2024 年四季度以来定增市场规模回升的主要原因是市场回暖,股价上涨为定增创造了有利的窗口期。刘有华也认为,2025 年定增市场规模显著回暖,得益于市场行情的回升以及政策支持力度的加大,这不仅提振了投资者信心,也为定增市场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从资金流向来看,今年定增资金主要流向三个方向:一是国家队主导的重资产行业,如中国核电通过140亿元定增计划,布局核电站建设,战略投资者均为国家队;二是硬科技赛道,佰维存储作为存储芯片企业,年初推出19亿元定增计划,用于晶圆级先进封测项目;三是部分急需资金支持的传统企业,厦门象屿通过定增募资32亿元,用于偿还债务和补充流动资金。 刘有华预测:“随着全球科技创新的加速,定增市场将更加关注新质生产力和人工智能等高科技领域,这些领域不仅能为投资者带来较高的回报预期,也符合国家战略发展方向。” 展望后市,王骥跃认为,只要市场保持稳定,定增市场将持续活跃,定增投资的关键在于公司的内在质量。刘有华也表示:“随着经济复苏和市场信心的恢复,企业融资需求将增加,定增市场规模有望持续回升。”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基于公开资料整理,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