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市场新举措:为民营企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发布日期:2025-03-04

在近期高规格民营企业座谈会后,资本市场迎来了一系列助力民营企业发展的新举措。中国人民银行、全国工商联、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局等部门联合行动,为民营企业送上了一份份沉甸甸的“大礼包”,破解民营企业长期面临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激发市场活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融资难题迎来新解法

融资难、融资贵,一直是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瓶颈。针对这一问题,证监会副主席李超强调,要加快培育耐心资本,做好民营企业股债融资支持。上海证券交易所副总经理苑多然则从IPO、并购重组、指数化投资等多个方面,提出了拓宽民营企业股权融资渠道的具体方案。

苑多然指出,将支持产业企业发行中小微企业支持债、高成长产业债等重点产品,稳步扩大科创等服务国家战略的创新产品规模,满足企业在重点领域的资金需求。这一举措不仅有助于缓解民营企业融资压力,还能推动ABS市场扩容增类,推进REITs首发和扩募常态化发行,为市场注入更多活力。

同时,针对部分民营企业家出于控制权考虑更倾向于债权融资的情况,专家建议通过强化信用保护工具、构建“制度增信体系”等方式,提升民企债券的认购积极性。此外,鼓励银行、券商等机构在二级市场开展做市交易,建立高收益债券专属市场等措施,也有助于改善市场对民企债券的定价能力,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股权融资渠道持续拓宽

除了债券融资外,股权融资也是民营企业获取资金的重要途径。苑多然表示,将持续拓宽民营企业股权融资渠道,从IPO、并购重组、指数化投资三个方面发力。

在IPO方面,将推动更多优质民营科技型企业在科创板发行上市;在并购重组方面,适当提高科创板上市公司并购轻资产标的、未盈利标的等情形的估值包容性,推动更多代表性案例落地;在指数化投资方面,将大力发展指数化投资,积极推动各类中长期资金入市。

这些举措不仅有助于拓宽民营企业的融资渠道,还能提高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公平营商环境建设仍需加强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缓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外,公平营商环境建设也是提升民营企业家信心的一大关键。政府拖欠企业债务、行业准入障碍和执法不公等问题,仍然影响着企业的正常经营和发展。

因此,专家建议从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知识产权保护、人才保障、技术创新和政策执行等多个层面入手综合施策。建立一个法治透明、竞争公平、人才充足、创新活跃的市场环境,才能持续增强民营企业的活力与信心,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大的动力。

资本市场新起点,民营企业新希望

随着一系列助力民营企业发展的新举措落地实施,资本市场正迎来新的起点。这些举措不仅有助于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还能推动公平营商环境建设,激发市场活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展望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在资本市场的有力支持下,民营企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让我们携手共进,共同书写中国资本市场和民营企业发展的新篇章!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基于公开资料整理,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