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北交所”)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自开市以来,北交所264家上市公司累计发行融资总额已超过540亿元,平均每家企业融资约2亿元。这一数据不仅彰显了北交所在支持中小企业融资方面的强大实力,更为众多“专精特新”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北交所作为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的主阵地,自成立以来便肩负着推动资本市场普惠金融发展的重要使命。其服务对象主要为创新型、成长型中小企业,特别是那些具有“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特征的“专精特新”企业。这些企业往往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和成长潜力,但受限于资金规模较小、融资渠道有限等因素,难以在主板或创业板等市场获得足够的关注和支持。而北交所的设立,无疑为这些企业打开了一扇通往资本市场的大门。
数据显示,北交所上市公司中,民营企业占比超过八成,高新技术产业所属公司占比超九成,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占比超三成。这些企业不仅代表着我国创新型中小企业的中坚力量,更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通过北交所的融资支持,这些企业得以加速技术升级、扩大生产规模、拓展市场份额,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融资总额超540亿元的背后,是北交所持续深化普惠金融制度安排、优化服务体系的努力。北交所通过加强与区域性股权市场(四板)的合作对接,为优质企业提供了快速挂牌的绿色通道机制。据统计,北交所已与28家四板企业签约建立绿色通道机制,其中多家企业已顺利实现挂牌上市。此外,北交所还强化对重点地区企业的培育力度,对注册地在贫困地区的企业实行“专人对接、专项审核”,助力这些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实现脱贫致富。
除了融资支持外,北交所还积极推动企业并购重组活动,助力“专精特新”企业实现快速扩张。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底,北交所上市公司累计披露了120单购买资产的公告,交易金额平均为5600万元。这些并购重组活动不仅帮助企业实现了产业链上下游的整合和优化,还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地位。
业内人士指出,北交所的设立和发展为“专精特新”企业提供了宝贵的资本支持和发展机遇。随着北交所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市场体系的不断完善,未来将有更多优质企业涌向北交所市场,共同推动我国资本市场和实体经济的繁荣发展。
展望未来,北交所将继续秉持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初心和使命,不断优化服务体系、提升服务质量,为更多“专精特新”企业提供强有力的资本支持和发展平台。同时,我们也期待看到更多创新型中小企业在北交所的助力下实现跨越式发展,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综上所述,北交所融资总额超540亿元的背后是“专精特新”企业的乘势腾飞。这一成绩不仅彰显了北交所在支持中小企业融资方面的强大实力,更为我国资本市场和实体经济的繁荣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基于公开资料整理,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