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值管理新纪元:56家上市公司率先响应,制度落地引领资本新风尚
发布日期:2025-02-12

在资本市场的浪潮中,市值管理正成为上市公司战略管理的重要一环。自中国证监会于2024年11月15日正式发布《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10号——市值管理》(以下简称《市值管理指引》)以来,短短数月间,已有56家A股上市公司迅速响应,披露并实施了市值管理制度,这一举措不仅彰显了上市公司对市值管理的重视程度,更预示着资本市场正步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市值管理制度遍地开花,龙头民企引领潮流

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2025年2月11日,56家已披露市值管理制度的上市公司中,近七成公司总市值超过100亿元,民营企业占比近六成。美的集团、立讯精密、泸州老窖、洋河股份等行业龙头纷纷加入这一行列,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市值管理的重要性。值得注意的是,西安诺瓦星云科技等新兴企业也积极跟进,展现出市值管理在新上市公司中的广泛认可度。

这些公司的积极行动,不仅反映了《市值管理指引》对市场的深远影响,更凸显了上市公司在提升内在价值、增强投资者认知方面的迫切需求。中航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董忠云指出,市值管理是上市公司战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在于通过价值创造、价值实现与价值传播,实现公司市值在合理范围内的最大化。

政策引领,市值管理日趋系统化、制度化

近年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一直是监管部门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主线。《市值管理指引》的发布,从上市公司董事会、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等相关方的责任等方面作出了具体规定,为市值管理的规范化、系统化提供了有力保障。随着政策的深入实施,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将市值管理纳入企业战略,并与绩效考核挂钩,市值管理工作呈现出更加制度化、系统化的趋势。

三维度并进,丰富市值管理“工具箱”

从已披露的市值管理制度来看,上市公司正围绕价值创造、价值实现与价值传播等三个关键维度,不断丰富市值管理的手段和方法。在价值创造环节,公司锚定核心业务拓展,强化主业核心竞争力;在价值实现环节,注重资本运作的重要性,提升市场价值;在价值传播环节,通过投资者关系管理、公共关系维护和信息披露等方式,加深市场对公司的认知和信任。这些举措的实施,将有助于上市公司更好地实现市值管理的目标。

警惕市值管理“异化”,坚持长期价值导向

然而,市值管理并非一蹴而就的过程。资本市场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增加了市值管理的难度。宏观经济波动、行业竞争加剧、突发的市场事件等都可能对公司市值产生显著影响。因此,上市公司在推进市值管理的过程中,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警惕市值管理沦为“股价管理”的风险。

董忠云建议,上市公司应坚持长期价值导向,将市值管理的核心始终围绕提升公司的长期内在价值展开。同时,需及时准确进行信息披露,增强市场信任。只有这样,才能在资本市场的风浪中稳健前行,实现公司与投资者的共赢。

市值管理新时代,共绘资本新蓝图

随着《市值管理指引》的深入实施和上市公司的积极响应,市值管理正成为资本市场的新风尚。56家上市公司的率先落地制度,不仅为市场树立了标杆,更为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展望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政策的引领下和上市公司的共同努力下,市值管理将迎来更加系统化、制度化的新时代,共同绘制资本市场的新蓝图。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基于公开资料整理,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