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10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深入推进深圳综合改革试点 深化改革创新扩大开放的意见》,明确提出支持深圳深化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制度改革,完善低空飞行监管规则,并探索跨境直升机飞行及公益服务等通用航空业务。这一政策为低空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方向。
政策助力低空经济产业链构建
近年来,随着无人机(UAV)、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等低空航空器技术的快速发展,低空经济逐渐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深圳作为先行示范区,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如《深圳市支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和《深圳经济特区低空经济产业促进条例》,在资金扶持、土地供应、审批流程等方面给予便利,积极构建涵盖研发、制造、应用和服务的完整低空经济产业链。数据显示,2024年深圳新增低空起降设施373个,开通无人机物流航线94条,累计达250条,低空无人机载货飞行77.6万架次,同比增长27%。
应用场景多元化推动产业发展
低空经济的应用场景不断拓展,从无人机配送到eVTOL商业化运营,再到应急救援、医疗救护等领域,低空飞行正在逐步融入日常生活和社会公共服务。例如,深圳市宝安区政府推出了一系列激励措施,包括对eVTOL运营企业的航线补贴和货运运营企业的无人机航线补贴,极大促进了低空经济的多元化发展。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副秘书长袁帅指出,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政策引导是低空经济应用场景成功落地的关键。
通用航空的社会价值与市场潜力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吴琦认为,通用航空业务作为低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泛的应用场景和社会价值。特别是在应急救援、环境监测等领域,通用航空业务不仅能提高社会公共服务水平,还能增强低空经济产业的社会认可度。《意见》鼓励深圳探索开展公益服务等通用航空业务,将进一步丰富低空经济业态,满足社会多样化需求。
如您希望深入了解低空经济产业链的创新发展路径与资本运作逻辑,欢迎报名参加【低空经济产业创新与资本运作高级研修班】。该课程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联合权威机构开设,聚焦政策解读、技术创新、投融资策略与合规运营,适合地方政府、产业园区、科技企业及投资机构相关人士参与学习。通过系统培训,帮助学员掌握低空经济发展机遇,提升综合决策与实战能力。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基于公开资料整理,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