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25年全国两会的日益临近,社会各界对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充满期待。作为观察中国经济的重要窗口,两会不仅承载着制定国家大政方针的重任,更被视为资本市场的投资风向标。
一、资本市场改革步入快车道
在采访中,多位专家表示,资本市场改革正稳步推进,政策端正在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以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持续性。去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明确指出,要深化资本市场投融资综合改革,打通中长期资金入市卡点堵点,增强资本市场制度的包容性和适应性。
据此,专家们预测,今年两会关于资本市场的政策可能关注三个方向:一是平衡资本市场的投资功能与融资功能,推动形成投融资良性循环的生态;二是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预计相关政策将在两会期间再次强调执行和落地;三是增强资本市场的包容性和适应性,进一步支持优质科技企业上市,并适应新业态新产业的变化。
二、三大政策发力点引领经济新航向
振民营:务实政策“筑巢引凤”
民营经济是中国经济结构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尤其是在以创新发展为核心驱动力的新阶段,民营经济更是成为了创新源泉之一。然而,民营企业在发展中也遇到各种问题和困难,需要更加安定和谐的发展环境。
近期,从地方两会到高规格的民营企业座谈会,民营经济都成为了热议话题。专家们预计,有针对性地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可能是本次两会的重要主题。政策层面或将加强政策制度保障,包括加快推进《民营经济促进法》落地、优化市场准入、提供融资支持等;改善营商环境,整治乱收费、乱罚款等行为,治理拖欠民企账款问题;以及提供创新与转型支持,如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和绿色转型等。
促消费:服务型消费成新增掘金点
惠民生、促消费一直是经济政策的重要着力点。随着居民收入增长和消费观念转变,服务消费在总消费中的比重不断提升,成为2025年新增的掘金亮点。
专家们认为,政策主线可能聚焦“促消费”等民生领域,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加码,适时适度推进收入分配改革等,以直接或间接提振消费板块。特别是服务型消费领域,如餐饮、旅游、文化娱乐以及健康、养老、家政等新兴服务消费,均展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相关政策的出台,将有望推动相关行业的优质企业迎来发展机遇。
强科技:“AI+”产业融合值得期待
科技创新是每年两会必谈的重要话题,而今年以来,人工智能(AI)浪潮更是席卷全球,给各行各业带来了蓬勃活力。
专家们预测,对科技创新领域的支持也会是今年两会的重要看点。政策层面或将设立未来产业母基金,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早期投资;提高对未盈利硬科技企业的再融资包容性,放宽并购重组估值限制;扩大社保基金、保险资金对硬科技企业的股权投资比例等。同时,算力基建、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以及“AI+制造”等领域的产业融合,也将成为政策的重点支持方向。
三、展望未来:中国资产重估与经济复苏并行
在采访中,公募首席们对“中国资产重估”仍然充满期待。他们普遍建议投资者采用“杠铃策略”,一方面看好人工智能浪潮下的科技互联网方向,另一方面也对经济复苏背景下消费、地产等顺周期方向高度关注。
专家们认为,随着政策调整和中国在科技领域的突破性成果,投资者正在重拾信心。人工智能的应用将类比本世纪初互联网的普及,对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未来的投资机会也必然孕育其中。同时,经济复苏和企业盈利能力修复也是另一条核心主线,需要持续观察哪些行业和企业能够逐步走出恶性价格竞争,盈利能力得以修复。
随着2025年全国两会的临近,资本市场改革和三大政策发力点备受瞩目。务实政策“筑巢引凤”振兴民营经济、服务型消费成新增掘金点促进消费升级、“AI+”产业融合引领科技创新潮流,这些政策发力点不仅将为中国经济注入新动力,也将为资本市场带来新的投资机会。未来,我们期待中国资产在重估与经济复苏的双重推动下,实现更加稳健和可持续的发展。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基于公开资料整理,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