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发表署名文章,明确提出着眼于“长钱更多、长钱更长、回报更优”等目标,继续积极创造条件吸引更多中长期资金进入资本市场。这一战略部署不仅为A股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更标志着我国证券市场机构化转型步入了快车道。
为了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中国证监会和相关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指导意见》和《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这些政策文件的出台,从提高中长期资金实际投资比例、建立适配长期投资的考核制度、持续优化资本市场投资生态等方面入手,为中长期资金入市提供了坚实的政策保障。
在“长钱更多”方面,《实施方案》明确了公募基金和保险资金未来三年每年至少增长10%和30%的具体投资A股目标。这一安排不仅为A股市场带来了万亿元级别的增量资金预期,更体现了政策层面对资本市场长期稳定发展的坚定信心。据统计,截至2024年底,公募基金持有A股市值已达5.89万亿元,而按照新的增长目标推算,公募基金有望每年为A股带来约5900亿元资金。同时,保险资金方面也有望在2025年新增约5040亿元的投资A股规模。
在“长钱更长”方面,《实施方案》对中长期资金实施长周期考核作出了具体安排。明确要求公募基金、国有商业保险公司、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年金基金等都要全面建立实施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并大幅降低国有商业保险公司当年度经营指标考核权重。这一举措旨在减少短期考核对中长期资金权益投资积极性、稳定性的制约,推动中长期资金逐步提高A股投资比例,有效增厚长期收益。
随着中长期资金的加速入市,证券市场的机构化转型也在稳步推进。机构化是成熟证券市场的标志和关键,加速证券市场机构化转型是健全完善各项制度、推动市场长期稳定发展的关键一招。中长期资金的入市将有助于优化投资者结构,引导市场树立价值投资与长期投资的理念,有效降低市场波动性和投机性。同时,机构投资者的专业性和理性也将为市场带来更多的稳定性和确定性。
在“回报更优”方面,证监会正持续优化资本市场投资生态,着力推动上市公司质量和投资价值提升。通过优化政策与提升资金质量,推动资本市场投资从“短期化”向“长期化”转型。这一转型不仅有助于提振投资者信心,更好地发挥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更将为中长期资金提供更为广阔的投资空间和更为稳健的投资回报。
展望未来,随着中长期资金加速入市和证券市场机构化转型的深入推进,我国资本市场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这不仅将为投资者提供更多机遇和收益,也将为实体经济的稳健发展提供更为坚实的支撑。同时,我们也期待在政策层面和市场层面的共同努力下,我国资本市场能够不断迈向更加成熟、更加稳健的发展阶段。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基于公开资料整理,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