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商业航天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近年来,我国资本市场持续发力,为 “硬科技” 企业提供了强大的支持,商业航天企业更是掀起了一股密集闯关 A 股 IPO 的热潮。这一现象不仅反映了商业航天行业的蓬勃发展,也彰显了资本市场对科技创新的高度重视与积极推动。
2025 年 6 月,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在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 增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的意见》,明确扩大第五套标准适用范围,支持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更多前沿科技领域企业适用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这一政策的出台,犹如一场及时雨,为商业航天企业打开了通往资本市场的大门。
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主要适用于产品技术复杂、资金投入大、研发周期长的企业,此前已在生物医药领域取得积极成效。如今,将商业航天等领域纳入其中,正是顺应了行业发展的需求。商业航天企业大多处于技术研发和市场拓展的关键阶段,短期内难以实现盈利,但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战略价值。政策的调整,使得这些企业能够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加速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同期,证监会主席吴清在 2025 陆家嘴论坛上宣布,创业板正式启用第三套标准,支持优质未盈利创新企业上市。创业板第三套标准的核心条款为 “预计市值不低于 50 亿元,且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低于 3 亿元”,这一标准同样为商业航天企业提供了新的上市选择。通过放宽对净利润的要求,转而以市值和收入作为核心衡量指标,创业板为那些具有高成长性和战略价值的商业航天企业开辟了一条差异化的上市路径。
上交所发布的《科创成长层指引》等系列配套政策,对未盈利上市公司进行差异化统一监管,进一步提升了资本市场对科技创新的适配性和支持效能。在科创成长层的定位、企业入层和调出条件、强化信息披露和风险揭示、增加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等方面,《科创成长层指引》都做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为商业航天企业在科创板的发展提供了更加清晰的指引和保障。
在政策利好的刺激下,众多商业航天企业纷纷加快了登陆 A 股市场的步伐。以蓝箭航天空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例,作为国内领先的航天运输系统创建及运营企业,蓝箭航天一直致力于构建以中大型液氧甲烷运载火箭为中心的 “研发、制造、试验、发射” 全产业链条。该公司成立于 2015 年,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和研发投入,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其研制的我国首款不锈钢运载火箭朱雀二号,以及国内首台 80 吨液氧甲烷发动机天鹊,在技术水平和性能指标上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2023 年 7 月 12 日,朱雀二号遥二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入轨,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枚成功入轨的液氧甲烷运载火箭,这一里程碑式的成就为蓝箭航天的上市之路增添了浓重的一笔。目前,蓝箭航天正积极筹备 IPO 事宜,有望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提升技术研发能力,加速实现商业航天的产业化发展。
江苏屹信航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则专注于卫星物联网载荷的研发与制造。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 “小巨人” 企业,屹信航天的产品在行业内处于国际先进、国内领先地位。2024 年 9 月 20 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快舟一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天启卫星第 29 星、30 星、31 星、32 星发射升空,屹信航天为该组卫星物联网载荷主要参研单位。该公司自 2018 年成立以来,凭借其强大的技术实力和创新能力,已累计交付宇航电子产品超 500 台套,卫星物联网载荷已应用于国内多个卫星物联网星座,每年采集、传输报文数量超百亿条。2023 年年初,屹信航天完成了新一轮融资,目前正积极谋划上市,希望通过登陆 A 股市场,进一步提升公司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推动卫星物联网产业的发展。
对于商业航天企业而言,成功登陆 A 股市场将带来诸多优势。首先,上市可以为企业筹集大量的资金,用于技术研发、设备购置、人才培养等关键领域,加速企业的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以已上市的航天相关企业为例,通过资本市场的融资,企业能够加大在研发方面的投入,不断推出具有竞争力的新产品和新技术,提升自身在行业内的地位。
其次,上市有助于提升企业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成为上市公司后,企业将受到更多投资者和社会公众的关注,这不仅有利于企业拓展市场份额,还能吸引更多优质的合作伙伴,共同推动产业的发展。例如,一些上市的商业航天企业在品牌影响力提升后,与国内外大型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实现了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进一步拓展了业务领域和市场空间。
此外,上市还能规范企业的治理结构,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在上市过程中,企业需要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建立健全完善的公司治理制度,加强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这将有助于企业提升运营效率,增强抗风险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从行业发展的角度来看,商业航天企业的上市也将对整个产业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一方面,上市企业的成功经验将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和人才进入商业航天领域,促进产业的创新发展和资源整合。另一方面,上市企业的示范效应将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协同发展,形成更加完善的产业生态体系。例如,随着商业航天企业对卫星制造、火箭发射等核心环节的投入不断加大,相关的零部件供应商、技术服务提供商等也将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从而推动整个商业航天产业链的繁荣。
商业航天企业密集闯关 A 股 IPO,是资本市场与科技创新深度融合的生动体现。在政策的大力支持下,资本市场正为商业航天企业提供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助力这些 “硬科技” 企业腾飞。而商业航天企业的上市,也将为资本市场注入新的活力,推动我国商业航天产业迈向新的发展阶段。
对于有志于在商业航天领域或其他科技创新领域发展的企业而言,了解资本市场的规则和运作机制,把握上市机遇,是实现企业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若想深入学习企业资本运作与 IPO 上市的实务要点,可关注企业资本运作与 IPO 上市实务研修班(点击查看详情:https://www.bjs.org.cn/cc/16514/703.html),获取专业指导与实战经验分享。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基于公开资料整理,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