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H” 模式红利释放:A 股公司赴港上市浪潮持续升温


2025 年以来,A 股公司赴港上市的步伐显著加快。同花顺 iFinD 数据显示,截至 8 月 3 日,年内已有 10 家 A 股公司成功登陆港股市场,另有超 80 家 A 股公司处于赴港上市的不同阶段,涵盖已提交上市申请、通过聆讯、正在筹划等多个环节。这一现象不仅反映出企业对全球化资本布局的迫切需求,更凸显了 “A 股 + H 股” 双市场模式在当前资本市场环境下的独特优势。


政策护航:为企业赴港上市搭建便捷通道

近年来,一系列支持 A 股公司赴港上市的政策密集出台,为企业跨境融资提供了有力支撑。2024 年 4 月,中国证监会发布 5 项资本市场对港合作措施,明确提出支持内地行业龙头企业赴港上市,从国家战略层面为企业 “出海” 铺路。同年 10 月,香港证监会和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联合发布优化新上市申请审批流程时间表,通过简化程序、缩短审核周期等方式,提升了市场准入效率。


政策红利的持续释放,为企业赴港上市创造了良好的制度环境。中国投资协会上市公司投资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支培元指出,随着 A 股与港股市场互联互通机制的不断深化,两地投资者群体的交叉渗透日益增强,为企业在港融资提供了更广阔的资金池。同时,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其成熟的市场机制、多元化的投资者结构以及与全球资本市场的紧密联动,能够帮助内地企业更好地融入国际资本体系,提升全球资源配置能力。


企业动因:全球化布局与资本效能提升的双重驱动

从企业层面来看,赴港上市已成为推动全球化战略的重要抓手。以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例,其港股上市募资金额主要投向欧洲工厂扩建等海外项目,通过 “资本 + 产业” 的双重出海模式,加速了全球产能布局。财务数据显示,2025 年上半年,宁德时代海外收入达 612.08 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 34.22%,较 2024 年上半年的 30.48% 显著提升,全球化布局成效持续显现。


值得注意的是,“A+H” 模式还为企业带来了估值溢价空间。截至 8 月 1 日,宁德时代 H 股收盘价为 403 港元 / 股,较其 A 股收盘价 263.07 元 / 股存在明显溢价,这一差异既反映了国际市场对优质企业的认可,也体现了双市场上市在提升企业价值评估维度上的优势。


对于正在筹划赴港上市的企业而言,拓展海外市场份额是核心诉求之一。安徽华恒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氨基酸市场的头部企业,其 L - 丙氨酸产品全球市场份额已位居第一。2024 年,公司海外市场营业收入达 10.32 亿元,同比增长 30.34%,占全年营收比例达 47.4%;2025 年上半年,其在欧洲、美洲和亚洲等地区的业务持续拓展,进一步巩固了市场地位。华恒生物相关负责人表示,赴港上市旨在借助国际资本市场的资源与机制优势,优化资本结构,提升品牌全球影响力,为全球化战略提供资本支撑。


模式价值:构建 “双市场韧性” 的战略意义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认为,“A+H” 模式为企业构建了 “双市场韧性”,这既是企业全球化进程的必然选择,也是国家金融战略布局的重要体现。通过双市场上市,企业能够在融资灵活性、投资者结构、风险分散等方面形成互补:A 股市场为企业提供了稳定的本土资金来源和与国内产业链的深度绑定,港股市场则为其打开了国际融资渠道和全球投资者基础。


香港作为 “连接内地与全球的支点”,其制度创新与资金池功能持续为中国企业出海提供支撑。一方面,香港市场的国际化规则体系有助于企业提升公司治理水平,接轨国际标准;另一方面,其汇聚的全球机构投资者能够为企业带来长期稳定的资本支持,降低对单一市场的依赖度。


展望未来,随着监管环境与市场生态的进一步成熟,“双市场韧性” 有望成为更多行业龙头的标配战略。对于计划布局海外市场或寻求资本国际化的企业而言,把握 “A 股 + H 股” 模式的红利,需要对上市流程、合规要求、投资者沟通等环节进行系统规划。


若想深入了解企业资本运作与 IPO 上市的实务要点,可关注企业资本运作与 IPO 上市实务研修班(点击查看详情:https://www.bjs.org.cn/cc/16514/703.html),获取专业指导与实战经验分享。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基于公开资料整理,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