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牧行业经历周期性波动的背景下,新希望通过战略聚焦与深度变革,实现经营状况的实质性好转。轻装上阵的新希望,在明确饲料和生猪养殖两大核心主业后,凭借降本增效、技术创新与海外市场开拓的组合拳,时隔 3 年再次实现一季度盈利,向市场传递出企业走出低谷、稳健发展的积极信号。
降本增效,夯实养殖核心竞争力
新希望围绕生猪养殖降本增效展开系统性布局。财务总监史涵数据显示,公司养猪成本持续优化,2024 年前 25% 优秀产线成本为 13.6 元 / 公斤,2025 年一季度降至 12.5 元 / 公斤 。企业设定目标,到 2025 年底优秀产线成本达 12 元 / 公斤,总体成本控制在 13 元 / 公斤以内,力图跻身行业养殖成本第一梯队。
在种源改良方面,新希望自 2023 年起加大投入,以 “高性能 + 高健康” 为育种方向,纯种以丹系为主,父母代融合丹、法系优势 。猪产业育种 - 肉质实验室通过分析终端市场需求,反向指导养殖与育种环节,构建全产业链协同优化模式,确保产品契合市场对高品质猪肉的需求。面对猪价波动,公司管理层保持谨慎态度,强调立足成本穿越养殖周期,专注自身经营能力提升。
技术赋能,探索智能养殖新路径
人工智能、5G 等新技术浪潮下,新希望积极探索数字化转型。技术管理中心引入粪沟机器人、手持估重仪、通道盘估系统等智能化设备,提升生产效率与管理精度 。粪沟机器人实现自主作业,替代人工风险操作;手持估重仪与通道盘估系统减少人工重复劳动,解决盘点难题。
在生猪养殖全流程,人工智能技术得到深度应用。基因选育端借助算法加速优良基因筛选;养殖环节实时监测环境,智能调节设备;出栏阶段精准预测时间与体重,优化销售策略 。不过,公司管理层也理性指出,数字化是降本增效的工具,需避免盲目推崇,应注重技术与实际生产的适配性。
海外突围,打造业务增长新引擎
饲料业务作为新希望业绩稳定器,海外市场正成为增长新极。2024 年饲料业务净利润 9.7 亿元,2025 年一季度达 2.4 亿元,月销量与利润持续改善 。公司明确国内饲料业务 5 年恢复行业领先竞争力的目标,同时发力海外市场,计划未来 3 - 5 年新增 300 万 - 400 万吨产能。
海外饲料行业发展阶段与竞争格局为新希望带来机遇,其吨利水平高于国内。公司将通过新建、收购、合作等灵活方式扩大产能,聚焦核心市场,加强国内外业务在人才、技术方面的协同,推动海外业务实现突破性增长。在农牧行业竞争激烈、市场环境复杂多变的当下,企业如何把握机遇实现增长?【首席营销官 (CMO) 实务与增长战略高级研修班】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与 (美国) 营销国际协会 SMEI 联合开设,为期 1 年,专为企业中高层管理者及营销从业者设计,助力学员提升综合素养与国际化视野,以创新实践引领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抢占先机。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基于公开资料整理,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